第271章 太子再次遇刺(1 / 2)

顿时眼神变得锋利肃杀,百里绾绾握紧手中的剑。她今日才回都城,又有人要行刺她,这些人是何人?

她悄悄的一点点的靠近那些盯梢暗哨,暗中观察那些人好一会儿,却不见那些人有任何行动,而且那些暗哨对靠近圣女府的人很警惕。那些暗哨看着不像是杀手,反倒像保护圣女府。

又观察了一会儿,确定了她的判断,那些盯梢的人不是杀手,百里绾绾警惕的心堪堪放下。他们是谁的人?她无声地问着自己。

忽然,墨衍白的名字从脑海里一闪而过。之前无影曾说过墨衍白让他们暗中保护圣女府,百里绾绾微微低头,暗夜中情绪不明。

她一闪而过,一道黑影追向太子卫队。

镇北王府。

死士暗室集结完毕,众人随时待命。

镇北王却犹豫不决,因一半幕僚建议大胆放手一搏,另一半幕僚建议放弃行刺,两拨人各持己见,谁也说不了谁。虽然六皇子暗中送来情报,太子今夜秘密出宫,身边明卫只有六七人,暗卫人数不详,而他的态度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支持行刺的幕僚,建议多派出些死士,大胆放手一搏或许可成事。反对行刺的幕僚,认为太子一个月前刚经历行刺,这次明知都城情况复杂,依旧秘密出宫且身边明卫只带了六七人,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认为其中定有诈是陷阱。

镇北王对幕僚们的建议,其实他内心更倾向后者,但心里又存了一丝侥幸。百里绾绾今日回到都城,太子就秘密出宫去圣女府见她,作为男人他很理解太子这个看似冲动的行为。他离开都城去剿匪,也是为了他的美妾李芊芊,但他的大事也没耽误,此行一举两得。

太子这次出宫是临时突然的,他肯定是有准备的,但或许准备的没有那么周全。这次行动风险是极大,如果这样放弃了,他心里不甘。皇帝要收他的兵权,卸了兵权他的下场,要么软禁要么死,他的下场不好过。

镇北王在暗室踱来踱去,他冷不丁的问了声“六皇子那边有多少人?”

“那边三十人。”军师道。

犹豫一瞬,镇北镇转身朝着另外一间暗室的门走去。他推开一扇门,几人走进暗室中,眼前黑压压一片死士随时待命出发。镇北王一瞬不瞬地看着死士,幽幽道“自古成大事,一将成万骨枯,更是成王败寇。无论这次结局如何,本王会善待各位的家人。”

死士本无几人有家人,吃了这碗饭,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密道的门被打开,他们迅速涌入密道。

镇北王命令道:“去解决妓院里那几名东巫人,然后将尸体伪装成杀手,混入案发现场。”

“是。”一名武将离开。

镇北王等人从密室走出来,几人离开暗室回到了书房。本不支持行动的幕僚,神情更外凝重。皇帝削兵权越来越迫切,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霸业向来成王败寇,作为镇北王的追随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踏上这条路就没有回头的机会,结局如何,未来如何,一切不知。荣华富贵险中求,生死有命。

东巫使团官邸。

官邸外站在青安守卫的士兵,也站着东巫国的士兵,两国士兵共同站岗守着该府邸,这座府邸相比其他使团府邸,守卫更加森严。礼部美其名日保护东巫太子的人身安全,实则是监视他们在青安的一举一动。

热气腾腾的浴室,走出一位身躯挺拔的公子。他腰窄肩宽,胸前腹肌棱线分明,面容五官俊朗,墨黑深幽的眼眸透着威压。他取了一套锦色中衣,慢条斯理穿在身上,身上透着矜贵王者之气。

屋外匆匆走来一名东巫的武将,他在门外挺下脚步,“太子,有情报。”

门开了,武将进入屋内,反手关上了门,“刚线人送来情况,青安太子秘密出宫去了青安圣女府。他身边只带了六七名护卫,我们是否行动?”

“只带了六七人?”东巫太子反问。

“是,情报说青安太子身边明卫只有六七人,暗卫有多少人数目不详。”

“传言,青安太子和圣女关系匪浅,圣女多次救过他性命,青安太子心意那名圣女。我听说那位圣女今日才回到都城,青安这位太子如此急迫出宫,定是为了秘密私会佳人,所以他才没有明目张胆带那么多亲卫。殿下,我们要不要行动?”

东巫太子嘴角微微勾了勾,私会佳人或许是真,但这个陷阱也是真。前不久这个青安太子才遭受刺杀,青安内部夺嫡夺权才发生不久,赵思衡这个时候出宫,且身边只带了六七名亲卫,他也是坐在高位也是太子,岂会不会这样的行为,只是迷惑政敌的假象罢了。

他不信青安国那些夺嫡夺权的人看清这个假象,但这里面即是陷阱,但也暗藏生机。如果敢赌,赌赢了,那就是另外的局面了。这样的情报,他若是夺嫡夺权者,放弃自然不甘心,赌一把的可能性极大。

青安太子即将大婚,各邻邦国家使团已抵达都城,如今这里情况复杂,也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既然他东巫不动,可树欲静风不止,定有会人栽赃他的头上。与其被栽赃,倒不如做实了,将这里的水搅得更浑些。

“卡穆,让潜藏在城内的人立即行动,乔装成两拨人,一拨是青安国的人,另一拨是北戎国的人。”

“是,殿下。”武将匆匆离开。

皇城大街。

寒冬腊月,街上行人稀少。一辆普通的马车行驶着,马车前后左右四方,各有侍卫护卫着。

张六顺和王海出了圣女府,同太子亲卫们神情一致,众人眼睛睁得大大的,任何风吹来的动静,都会引起内心的紧张恐慌,大抵风声鹤唳就是如此。

张管家同驱车侍卫一左一右坐着,他手中的剑紧紧握在手里,心里隐隐不安。圣女让他护送太子回宫,这个决定是对的。如今的都城看似风平浪静,暗下却是激流动荡,波涛汹涌。

百里绾绾不远不近地尾随着,她已发现暗处移动的身影。行驶一段路程,那些移动的身影没有任何动静。百里绾绾猜测应是太子暗卫,但她还是躲避着那些人。

太子马车继续行驶,百里绾绾悄悄跟随着。

忽然,密集的暗器射向太子马车,发出“嗖嗖嗖”之声。须臾间,太子亲卫有几人受了伤,顿时冲出来黑压压的一片杀手,他们身着夜行衣蒙着面,执剑冲向太子马车。人数之多达百人,瞬间将太子马车层层包围。隐藏在暗处的太子暗卫全部现了身,他们在外围同杀手厮杀起来。

杀手人数众多,出手阴厉狠绝,太子的人手远少于杀手的数量。片刻间,太子的人趋于劣势,岌岌可危,但太子亲卫一个个以身拼死相护。这时两名身穿四爪蟒袍服饰的人,飞跃杀手层层包围圈,两人落在太子马车前后两方。他们二人手里的利剑迎着冲向来的杀手,剑速极快,一剑封喉,剑起剑落,动作十分利落。冲上来的杀手一拨接一拨,倒在他们两人剑下。

隐藏在暗处的百里绾绾利剑出鞘,她在外围斩杀杀手。她的目光时不时看向那两人,心里猜测看他们两人服饰,他们应该是大内总管身份,那就是英雄榜上的那几位高手。这场刺杀有他们相助太子,太子的人身安全应该有保障了。

百里绾绾在外围解决杀手,同两位大内总管里外夹击杀死。杀手背腹受敌,双方焦灼厮杀着。厮杀的动静过于大,一盏茶的时间不到,巡城禁军便赶到了,杀手反被包围。

杀手一方伤亡惨重,但杀手们仍抵死相拼,奈何大势已去。

太子安然无恙走出马车,犀利肃杀的目光环视现场。太子命人留下活口,只可惜杀手口中含了毒药,在被俘的刹那间他们咬破藏在口中的毒药,瞬间一个个口吐鲜血暴毙。

见太子已平安,又有禁军相护,百里绾绾趁机开溜。

两大内侍总管看着那个敏捷的身影,犀利的眼神若有所思。他帮太子抵御杀手却不现真身,战事结束又偷偷溜走,不贪功不现真身,功夫又十分了得,不知是何人?

太子的目光也望向某一处,那道清瘦的背影离去的方向。他觉得那身影有些熟悉,心里第一直接那人是百里绾绾。

那道身影在暗夜里无影无踪,太子收回视线,以感激的眼神看着两位大总管。他们同宣公公亲如兄弟,宣公公从小看着他长大,他同他们两人的接触虽不如宣公公多,但也都很熟悉。

太子正色道“多谢二总管和三总管,若不是你们及时出现,救孤脱离危险,今夜孤真的救丧命于此了。”

“咱家兄弟两人受不得殿下的谢,是陛下得知殿下出了宫,担心殿下的安危命令咱家出宫秘密保护殿下,果然有不安份的宵小鼠辈之人要害太子。”二总管开口解释了他们出现的缘由,犀利的目光带着担忧。

如今都城的情况十分复杂,太子在外多逗留一刻,危险便会多一分。虽然刚斩杀全部刺杀杀手,但这次各国使团来都城,他们其中定有不少的高手。虽然这次未见高手现身,但周围是否隐藏着没有露面的高手,一切不可知。

如今他们在明,敌在暗,唯有小心使得万年全。早日回宫才为上上计。

刑部衙门的官差开始清清理地面的尸体,刑部侍郎和尚书问候过太子,也去查看尸体情况。

禁军医师处理着受伤的太子亲卫。现场地面血迹斑斑,从地上的血迹可以看出这场刺杀有多激烈。

“太子殿下,还是速速回宫吧。”二总管催促着。

眼下是何情形,赵思衡心里清楚的很,他撩动衣袍上了马车,在车厢软榻上带着戾气坐下。眼下有禁军护送,又有二三两位大内总管护卫,他暂时是安全的。赵思衡坐下便命令张管家速回圣女府。

张管家躬身行礼,转身匆匆离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