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40-250(第1/21页)
第241章 他们家的第一批小牛出生啦
卿孟祝他们很快就租下了种着油葵的那个农场,一切手续都办得很顺利。
只是,卿孟祝原本计划给水稻追完肥就回藤城,现在公司名下多了个油葵农场,公司里也没有什么擅长种油葵的人,他作为中级种植者,不得不及时顶上。
他带着团队去查看油葵的种植情况,调理土壤,并及时给水给肥,保障油葵的生长。
不得不说,油葵的原主人早有把这些油葵卖掉的想法,管理得有些粗放。
卿孟祝他们接手后,要做的事情挺多,一时还真抽不开身。
卿孟祝一在边疆这里待着就待了半个月。
中间,明春晰从藤城飞过来,陪了他几天。
等卿孟祝弄好油葵和水稻这边后,都已经八月初了。
他们在叶尔钦格勒种的番茄、辣椒等蔬菜,被赵和曦送到代工厂,开始稳定地生产番茄酱、番茄膏和辣椒干等产品。
卿孟祝一身轻松地回到了藤城,并给周晏送各种番茄制品。
他们公司出产的番茄制品比市面上的好多了,正适合用来做菜。
将一大堆罐头交给周晏,卿孟祝笑着说道:“周哥,等你下班了,来我们家喝茶吧,顺便聚个餐,好久没聚了。”
周晏:“这两天正研发新菜,等过两天。”
卿孟祝不怎么参与餐饮这边的管理,也不太清楚他们这个月研发的新菜的内容,闻言好奇地问道:“什么新菜?”
周晏:“等过两天你就知道了,到时候请你们过来品尝。”
卿孟祝:“那我就等着了啊。”
卿孟祝忙了这么久,还真有点累,回藤城后,他除了巡视农田,安排工作之外,特地抽空好好休息了一下。
当然,还有和明春晰腻歪。
这天,周晏说新菜出来了,请他们过去试菜。
卿孟祝拉着明春晰的手,懒洋洋地过去了。
周晏将菜单给他们看,卿孟祝仔细看了一下:“两道菜和一道甜品?”
周晏点头:“其他方案都不行,目前这两道菜和甜品比较成功。”
卿孟祝先看第一道菜。
第一道是花椒螺片,花椒用的是卿孟祝自家种的,今年产量稍微高了一些。
他们家的花椒特色就是清香且麻味相对较淡,用花椒油拌出来的螺片清爽鲜美,又脆又鲜又嫩,没有丝毫腥味。
卿孟祝尝过之后,能明显感觉到里面各种味道达成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这道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菜,估计只有大师级厨师才能处理得这么完美,换一个人来,都很难把握各种食材的火候和调味品的分量。
周晏问道:“怎么样?”
卿孟祝:“棒极了,我觉得这道菜出来,肯定能挤进本月最受欢迎的菜肴的前十。”
明春晰:“完美。”
周晏笑笑:“那你们再尝尝这道鲜椒酿肉。”
卿孟祝看了一下新盘子里装着的红辣椒段,说道:“周哥,我感觉你这两道菜都是将看似普通的食材和做法做出新花样啊?”
周晏:“差不多,我这个月的关键词就是‘传承、创新和平衡’。”
卿孟祝更感兴趣了:“你们还定了个主题?我尝尝。”
火红的辣椒段装在雪白的盘子里,上面淋了一层薄薄的酱汁,还撒了叶片作装饰,光是看,卿孟祝就能感觉到它跟家常菜有点不太一样。
卿孟祝用筷子夹了一段,轻轻咬了一口,浓郁的复合鲜味立刻在舌尖上蔓延开来,鲜浓、鲜辣、鲜美。
他咀嚼,发现辣椒里面酿的馅料和传统的酿辣椒完全不同。
传统的酿辣椒一般是肉糜,吃起来软软的,周晏酿的辣椒吃起来却是脆脆的,还是不同维度的脆。
卿孟祝仔细分辨食材,能吃出一点牛筋,这个是软糯微脆的口感,牛筋之后是笋丁,这个是脆生生的口感。
他仔细感受,能感觉到被油炸过之后,表皮微皱的辣椒其实也是脆的。
这种层层叠叠的脆带来极致的口感。
然而,除了口感之外,这道菜的味道也令人眼睛一亮。
它又鲜又辣,尤其辣度和盐度平衡得恰到好处。
卿孟祝非常喜欢自家的辣椒,一直觉得自家的辣椒带有一点回甘,但也不得不说,辣椒是一种非常难处理的食材,要是处理得不好,辣椒容易寡辣,甚至会辣得人胃疼。
周晏做的菜这道菜就完全不会,它平衡得太好了,太完美了。
卿孟祝吃完吁了一口气。
周晏在旁边微微侧着头,等待他们的评价。
明春晰放下筷子:“这个菜的味道和口感都得到了完美的平衡。”
周晏看向卿孟祝。
卿孟祝想了想,组织语言说道:“我能尝出来里面的牛腱子、笋丁、辣椒和虾夷葱,别的我就尝不出来了,但是有一股非常浓郁的鲜香味在里面,我感觉里面应该还放了一种肉。”
周晏说道:“你尝到的应该是虾肉泥,我用虾肉泥代替蚝油提鲜,并黏合其他食材。”
卿孟祝点头:“我就说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尝到过这种鲜香味?不过除了虾肉泥,是不是还有别的肉或者肉汁?”
周晏:“那应该是酱汁。”
周晏指着酱汁说道:“这个酱汁用的是鸡爪鸡肉煮出来的,将鸡爪煮出来的汤收浓调味,再淋在辣椒上面,它会挂在辣椒上,给辣椒提供一种复合的鲜味,比鸡汁要更轻薄鲜美。”
卿孟祝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怪不得我觉得它特别鲜香。”
周晏:“你觉得这道菜怎么样?”
卿孟祝:“完美,我喜欢这道菜,我觉得随时可以推出去,顾客们应该也会喜欢。”
周晏:“那我就推了,你们再尝一尝这盅燕窝莲子羹。”
卿孟祝意外:“现在的莲子羹里面已经放燕窝了吗?”
周晏:“用高级食材,利润比较高。”
卿孟祝对周晏的经营理念没意见,只是尝了燕窝莲子羹。
里面用的莲子是他们今年新收上来的新鲜莲子,非常香甜软糯,尝着没问题。
燕窝也是买的上好燕窝,全部通过了检疫检验,卿孟祝尝着也觉得很好。
就是这盅燕窝莲子羹也带着独特的香气,他一时没有尝出来这股香气究竟是什么。
仔细品尝了好一会儿,卿孟祝抬头问周晏:“这里面还放了蜂蜜,对不对?就是我们果园里产出的蜂蜜,所以有一股特殊的香气。”
周晏笑:“猜对了,我就知道你尝得出来。除了蜂蜜,我还放了一点特别的东西。”
卿孟祝又舀了一勺仔细尝了尝:“什么特别的东西?我好像确实尝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还挺馥郁的味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40-250(第2/21页)
周晏只是笑着提示:“你再想一想。”
卿孟祝刚想说自己想不出来,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脱口而出:“是陈皮,对不对?我应该尝到了陈皮的香味,只是用得非常少,只起烘托的作用。”
周晏:“恭喜你猜对了。”
卿孟祝惊喜:“原来真的是陈皮,我就说怎么那么熟悉,陈皮的香味真是点睛之笔。”
国内做陈皮一般用茶枝柑、瓯柑和四会柑等特定的品种,他们用的只是自家果园的普通橘子,然而做出来的陈皮也很不错,口感、香气和药用价值方面甚至要更强一些。
放了陈皮和蜂蜜的燕窝莲子羹,估计国内也就他们一份了。
卿孟祝喝完一整盅燕窝莲子羹,说道:“好喝!估计冰冰凉凉的会更好喝。”
周晏:“到时候我们提供两个选项,看顾客要凉饮还是热饮。”
卿孟祝:“我看可以。吃完鲜爽麻辣的螺片或者鲜脆香浓的辣椒酿肉,来一盅燕窝莲子羹最解辣了,这套菜要是配套卖,卖得应该也不错。”
周晏:“这个可能要到时候再看看。”
他们正说着话的时候,卿孟祝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接通电话,电话那边却是赵和曦气喘吁吁的声音。
赵和曦说道:“孟祝,刚刚我们在山下干活的时候,听到你们家的牛在山上一直叫,叫得有点急。我现在过来看,发现你们家的牛好像快要生了。”
卿孟祝一下站了起来:“现在吗?”
赵和曦:“我估计是,我已经看到分泌物了。而且除了之前那头一直在叫的牛,我看其他的牛好像有点受惊,有好几头牛的肚子都有点抽搐了,估计也要生了。”
卿孟祝:“你帮我在那里看一下,我马上过来。”
赵和曦:“你先叫兽医,让兽医赶过来。”
卿孟祝一拍脑袋:“对,我们也不会接生,我赶紧叫兽医,我这就给兽医打电话。”
卿孟祝挂断电话就给兽医打了个电话。
兽医让他不要着急,说估计牛从发动到正式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再赶过去也来得及。
卿孟祝这才稍稍回过神。
卿孟祝拉着明春晰要回去看自家牛的情况,周晏连忙说道:“我跟你们一起去,要是有什么事情也好搭把手。”
卿孟祝:“那农庄里?”
周晏:“我让他们看着,应该没什么事,有事直接让他们打电话叫我就行,左右离得也不远。”
卿孟祝不再多说:“那我们赶紧回去。”
他们直接开车到山上的时候,赵和曦就在那里迎接他们,兽医也已经过来了。
兽医对卿孟祝跟明春晰说道:“母牛的情况还不错,它们锻炼得好,吃得也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卿孟祝松了口气:“我之前查资料,说生第一胎会比较难,后面就会好一点。”
兽医:“对,不过牛还好,只要不乱配,配出超大牛犊,就比较好生,应该不会难产。我们兽医提倡,只要不难产,人类就不过多干预,让它们自己慢慢生。”
卿孟祝也是关心则乱,现在听到兽医不疾不徐地说话,他慢慢冷静下来:“好的,听您的。”
兽医:“那我们先把这几头牛拴起来,免得它们因为疼痛而乱跑。”
明春晰:“我们去拿绳子。”
卿孟祝家的牛棚比较大,他也提前收拾过牛棚了,现在牛棚里干干净净,底下都铺着金灿灿的稻草。
他家一共二十八头待产的母牛,每一个牛栏里拴一头。
兽医特地让他们把绳子放长一些,方便母牛坐卧。
母牛还没有那么快生,他们就在外面等着,随时观察母牛的情况。
卿孟祝有点紧张地看着母牛们,明春晰低声说道:“别担心,母牛们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生产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卿孟祝抿了抿嘴巴,低声说道:“我知道,就是有点不放心。”
他们一直等着,后面周晏跟赵和曦有事,不能在这边守着,就先离开了。
兽医倒是一直陪着他们。
兽医老神在在:“母牛们没有那么快生,等真正生起来很快的,估计小半天就能生完。”
卿孟祝:“我也希望,我们要不要给它们准备点什么东西?比如功能饮料或者糖水什么的?”
兽医:“不用,你们正常准备点有营养的草料就行。”
卿孟祝和明春晰心疼自家的牛,兽医这么说,他们就下山打来了灵泉水给母牛们喝,又给它们调配了干草、鲜竹叶和黑麦草做的饲料。
他们送上来的水和草料都很好,哪怕母牛正处于待产中,依旧对水和草料充满了兴趣,努力站起来吃草喝水了。
兽医看到这种情况,对他们说道:“我就说你家牛的情况很好,对吧?都这样了,也一点都没影响它们的吃喝。”
卿孟祝:“能吃能喝就是好事。”
兽医:“对,多吃点喝点,生产的时候就有力气了。我估计会晚上的时候生,你们这边电灯之类的都能用吧?”
卿孟祝:“能用,之前检修过了,所有设施都能正常运作。”
兽医:“那就好,有灯方便一点,要是没有灯,我得拿个手电筒过来,晚上照着接生。”
兽医预料得很准,凌晨两点多的时候,第一头母牛进入产程。
接着其他母牛也陆续开始生了。
所有母牛都没出现难产的情况,兽医一个人就可以看护这些牛。
母牛们生产的过程出乎卿孟祝意料地顺利,早上九点多,最晚出生的一头小牛犊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二十八头小牛犊全都很健康,二十八头母牛也都顺利地娩出了剩下的胎盘之类的。
卿孟祝跟明春晰收拾牛棚,很快将脏了的稻草替换掉。
新出生的小牛犊卧在新换的金黄稻草上,被母牛舔舐着,已经开始喝奶了。
空气中的血腥味散去,阳光从外面照进来,让整个牛棚显得温馨又美好。
卿孟祝跟明春晰还好,兽医跟他们熬了一整夜,眼袋都出来了,整个人憔悴得不行。
检查完母牛跟小牛犊的情况后,兽医对他们说道:“没什么问题了,你们注意一下就行,等过一段时间再打疫苗。”
卿孟祝跟明春晰给他结清了钱,送他离开,感激地说道:“辛苦了。”
兽医挥挥手:“接生了那么多小牛,我也挺高兴的,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在要离开的时候,兽医又想了起来:“刚刚我看了一下,现在母牛分泌的牛初乳还比较少,等过两天,牛初乳会越来越多,你们记得挤牛奶,要不然容易造成母牛的乳房堵塞发炎。”
卿孟祝有点紧张:“第三天挤吗?就第三天的这个时候?”
兽医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40-250(第3/21页)
看他俩这样,乐了:“你们是不是不会挤奶?当时买牛的时候不就买的肉奶兼用的牛吗?卖家没跟你们说一说啊?”
卿孟祝有点不好意思:“那都是去年的事了,我们不太记得了。在网上找的资料跟实操也有点区别,我们还真有点不会。”
兽医:“那我第三天再来一趟,教你们消毒挤奶?”
卿孟祝连忙点头:“那就麻烦了,我们非常需要这个。”
第242章 牛奶上有厚厚的一层奶皮
第三天,兽医还真过来教卿孟祝他们挤牛奶。
卿孟祝跟明春晰都在网上学习过,现在一实践,很快就会了。
卿孟祝看着桶里微黄如同炼乳一样的牛奶,问兽医:“这个是不是算牛初乳?”
兽医:“牛犊出生七天之内,母牛产的牛奶都叫牛初乳,这个自然也是牛初乳。”
卿孟祝好奇地看着:“怪不得那么黄,跟普通的牛奶完全不一样。”
兽医:“牛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你们拿回去煮的时候注意一下,要是温度高了,或者时间长了,它就会像鸡蛋羹一样凝固了。”
卿孟祝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听起来挺神奇。”
兽医:“你们家的牛第一次生小牛犊,等多生几次你们就习惯了。”
卿孟祝:“那得过两年再说了,先让它们好好养一养身体。”
他们家养了一年多的牛,现在牛终于产奶了,怎么着也得给大家尝一尝。
卿孟祝拉着明春晰,提着牛初乳去找周晏。
周晏已经知道他们要过来的消息,专门出来迎接他们。
看着他们手里提着的牛初乳,周晏说道:“跟我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
卿孟祝:“兽医说,牛初乳和普通的牛奶不同,里面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都要高很多,还有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之类的。”
周晏:“我不是指这个,我以前去草原,也见过牧民家刚生了小牛犊后挤奶,那种牛初乳跟你们的牛初乳有细微的差别。”
卿孟祝:“那我就不知道了,可能因为品种的原因,也可能因为两种牛的食物不同。”
周晏:“可能是,我先拿点出来煮。”
卿孟祝忙提醒道:“兽医说要低温煮,要不然可能会凝固。”
周晏:“我知道,我拿低温蒸煮机煮。”
他们要将牛初乳低温蒸煮消毒,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周晏让厨房里的人看着之后,出来跟卿孟祝和明春晰喝茶。
茶叶和井水是两人特地带过来的,冲泡了之后,整个包厢都是那股幽香的茶香气。
周晏闻着茶香气,闭着眼睛仔细品了一下,然后才感慨道:“无论闻多少次,还是你们的茶叶比较香。”
明春晰:“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茶,味道可能会比之前的茶更浓郁一些。”
周晏:“我就说,感觉味道更加沉一点,没有那么清幽。”
明春晰:“一批茶有一批茶的香气。”
他们说话的时候,赵和曦跟楚彦桓过来了。
楚彦桓一进包厢就说道:“好香的茶,今天不是过来喝牛初乳吗?怎么又泡上茶了?”
卿孟祝:“牛初乳要低温慢煮,还要煮一会儿,先喝茶。”
楚彦桓兴奋:“这也是你们产的茶吧?师兄亲手炒的?好香啊。说起来我们现在有茶又有奶,是不是可以做奶茶了?”
明春晰抬眼看他:“用我们这种级别的茶去做奶茶?”
周晏笑:“那肯定不行,太暴殄天物了。”
楚彦桓不服气:“我们的茶是很特别,不过奶也很特别啊——你们养出来的牛,产的奶是很特别吧?”
卿孟祝:“还不知道,现在正煮着,等会儿煮好了尝一尝就知道特不特别了。”
赵和曦插话:“我查了一下资料,说母牛开始产奶之后,起码能稳定供应一年,以后是不是可以长期供应给农庄了?”
卿孟祝:“差不多,供应一两年没问题。我们这个品种的奶牛,稳定产奶后,平均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可以达到二十公斤,算得上是稳定供应了。”
赵和曦:“我记得产量最高的那种奶牛,平均日产量可以达到四十公斤?”
卿孟祝点头:“是有,不过那种奶牛产的奶相对没那么香醇。我们的奶牛产奶量是稍微低一些,味道却更好。”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赵麟灵带着人帮忙把低温煮好的牛奶送了过来。
周晏站起来给大家倒牛奶,每人先倒一碗什么也不放的牛奶尝尝味道。
这批牛奶是低温慢煮消毒的,温度最高的时候没超过60℃。
他们将牛奶倒出来,牛奶的温度进一步下降,现在喝已经不烫嘴了。
卿孟祝仔细观察碗里的牛奶。
从厨房里拿出来到现在,短短几分钟过去,牛奶的表面就结了一层厚厚的淡黄色奶皮,看着就很香。
他端起碗子喝了一口,入口的牛奶非常香醇,有一种脂肪乳化的味道,喝下去之后有点像喝浓缩牛奶,但那股奶香味比浓缩牛奶好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这牛奶的味道非常香甜,跟加了糖一样。
卿孟祝还没来得及将疑惑问出来,赵和曦在旁边脱口而出:“甜的?周哥,你们煮牛奶的时候往里面加了糖吗?”
周晏眼里也露出了疑惑:“没有吧,喝着也不像加了糖,这甜味挺自然。”
明春晰:“应该是牛奶自带的甜味。”
赵和曦:“还真有可能,不过真的好香浓甜美啊,表面这层奶皮也好香,我好像还没有喝过奶皮这么厚的牛奶。”
卿孟祝:“因为你之前买的牛奶都是已经均质化过了的牛奶?外面生产的牛奶,工厂会把脂肪均匀地打散在牛奶里。”
赵和曦:“也有可能,不过,无论哪种牛奶,都没有我们现在喝的牛奶好喝。”
卿孟祝:“现挤现喝的牛奶怎么可能不好喝?更别说我们这还是牛初乳。”
大家很快喝完了一碗牛奶,每个人的嘴边都带着一点奶渍,连明春晰都不例外。
喝完一碗,楚彦桓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巴,叹口气说道:“我之前还以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爱上纯牛奶,看来我只是没有喝到过好喝的牛奶。”
赵和曦亮着碗:“我还想再来一碗。”
楚彦桓:“我也要!”
于是,大家又多喝了一碗牛奶。
这次大家还把牛奶表面凝结来的那层厚厚的奶皮分了分。
卿孟祝说道:“我们这种牛奶用来做黄油是不是很简单?”
周晏:“用来做黄油、奶酪跟酸奶估计都比较简单,等过两天你们的牛奶比较多的时候,我试着开发出一些甜品出来。”
卿孟祝立即举手:“双皮奶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40-250(第4/21页)
周晏:“可以,除了做双皮奶外,还可以发酵一点酸奶。这个季节用来拌蓝莓或者芒果之类的应该会好吃。”
楚彦桓的眼睛一下就亮了:“那这几天我想过来吃饭,外面没位置的话,给我在厨房留一个小角落就好。”
卿孟祝:“我也想吃。”
周晏:“你们来就行,或者到时候做好冷藏了给你们送过去当下午茶。”
卿孟祝:“这个可以有,我先给我们公司的人订一份。”
牛奶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周晏他们厨房每天的用量也很大。
现在卿孟祝家的奶牛开始产奶,厨房有了稳定而新鲜的奶源,那些需要弄到牛奶或者奶制品的菜品及甜品,品质一下就提升了许多。
各种蛋糕、焗菜及酸奶等,直接成了他们农庄的新晋爆款。
尤其酸奶。
他们制作出来的酸奶味道酸香浓郁,尝起来质感丝滑,如果什么都不加的话,空口吃就是一种又酸又香又浓稠的风味。
如果加上谷物、坚果或新鲜的水果等制成酸奶碗,味道简直一绝。
更妙的是,它高蛋白低热量,非常适合用来减肥,搭配餐厅售卖的沙拉,很是清爽。
如果不那么在意热量,酸奶跟糖或者蜂蜜的碰撞,甜蜜的刺激足以征服人类的味蕾。
加上大量的水果,或者饼干、小蛋糕之类的,也很好吃。
卿孟祝他们家的奶牛稳定产奶后,除了供给小牛犊饮用的牛奶外,还有两三百斤。
而农庄当天就能把所有的牛奶全部消耗完,甚至很多牛奶制品上午就能销售一空,顾客下午再想买,已经买不到了。
卿孟祝端了一碗双皮奶,坐在躺椅上挖着吃:“不得不说,大家的眼睛是真的尖,有什么好东西根本藏不住,完全用不着宣传。”
赵和曦:“那是,别的东西好不好,还得使用过甚至看过检测数据才知道,吃的东西好不好,往嘴里一放就知道了。”
卿孟祝:“有道理。”
赵和曦:“我看网上好多人都很喜欢我们的奶制品,还有人问咖啡的事。”
卿孟祝:“咖啡还早,起码得等两三年之后再说了。”
赵和曦憧憬道:“真希望你种的咖啡能早日上市,到时候咖啡和牛奶的碰撞,一定又能惊艳一堆人。”
卿孟祝也希望,他家的咖啡是从星际商城里面买的种子,又用了各种肥料和灵珠渣水精心种植,品质应该能突破“优品-”。
之前他去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的咖啡,最好的咖啡也就是“精品”品质。
他们家的咖啡要是能到“优品-”,那估计要实现降维打击。
赵和曦聊着咖啡,一点磕绊都没打,又转到了水稻:“现在水稻已经灌浆了,今年的水稻也长得好,无论是你家的水稻还是公司的水稻,今年估计都能丰收。”
卿孟祝上午才去田里看过作物,闻言跟着转移话题道:“都已经快长成了,肯定能丰收。”
赵和曦:“那我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下大米包装什么的?公司种了这么多水稻,今年要卖米吧?”
卿孟祝:“卖!到时候分特级米、一级米和二级米之类的,做好筛选和区分。”
赵和曦:“没问题,我让设计师好好设计一下,不同的米用不同的包装。”
卿孟祝捧着碗吃双皮奶,懒得放下碗,便用脚轻轻踢了一下他的脚,权当碰拳:“辛苦了。”
赵和曦精神十足地说道:“不辛苦,所有能挣钱的事情我都不觉得辛苦。”
第243章 顶级实验室找我们合作研究稻谷
卿孟祝他们收割水稻的时候,是个阳光灿烂的大晴天。
这是他们第二年种水稻,也是他第二年种水稻。
从开年来种植黑麦草改良土壤,到三月份的育种,五月份的插秧,中间无数次施肥除草,这些水稻终于成熟了,变成了阳光一样的颜色。
卿孟祝站在田埂上,心里鼓鼓胀胀的,看向稻田的目光非常复杂,骄傲、欣慰,还有点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
明春晰在旁边揽着他的肩膀:“现在下田?”
卿孟祝:“下!”
赵和曦带着收割组拿了新磨好的镰刀:“那就开始割了,今年的秋老虎真厉害,早点割完早点休息。”
卿孟祝:“收完请大家吃西瓜。”
赵和曦:“哈哈,来吧来吧。”
大家很快走入农田中,开始收割稻谷。
人工收割稻谷可以减少稻谷的破碎率,方便稻谷用来制种。
加上卿孟祝种田一直种得很精细,用收割机收容易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
最后一合算,他们觉得还是累一点,用人工收好一点。
于是他们便一大帮子人过来,用镰刀手工割稻谷。
今年的水稻还是“精品+”的品质,不过距离“优品-”只差百分之十一的物质积累。
卿孟祝感觉到明年就差不多了,明年应该会有所突破。
今年的稻谷稻穗长,稻粒多,稻秆也很粗壮。
卿孟祝用手抓着稻秆,镰刀割过去,发出沙沙的声音,一会就割下来沉甸甸的一大捆,空气中弥漫着稻子的清香味。
他们脚底下已经干涸得差不多的稻田里,不少泥鳅在田里钻来钻去,偶尔碰到人的脚丫,还能将人吓一跳。
反应过来后,很多人又觉得好玩,找到了一点小时候割稻谷的乐趣。
大家沙沙地割着稻谷,像蚕吃着桑叶。
卿孟祝埋头割着,每割一把都充满着成就感。
因此,有人叫他的时候,他还意犹未尽。
卿孟祝抬头,在阳光下问道:“什么?”
顾本树喊:“柏老先生他们来了,卿总你不是说他们来了就叫你?”
卿孟祝转头看向四周:“来了吗?在哪?”
不等顾本树回答,卿孟祝已经看到了稻田边上几个专家的身影:“我看到了,现在就过去。”
顾本树:“好嘞,那我先过去招待他们啊。”
卿孟祝用胳膊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叫边上的明春晰:“春晰,我们过去吧?”
明春晰放下稻穗,伸手拉他:“先去洗手。”
卿孟祝低头看自己一手泥巴:“我还真给忘了。”
他们去河边洗干净手脚,然后才去专家们那边。
今天来的主要是原城大学水稻研究所的所长柏稳如院士,北城大学的水稻专家成逸筝教授,另外还有他们带来的学生。
他们提前联系过卿孟祝这边,卿孟祝知道他们会来,就是没想到他们会来得这么早。
卿孟祝跟明春晰走上前去,正想跟他们打招呼,却听他们正在聊水稻的内容。
柏稳如:“……我看他们这水稻的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卿孟祝明春晰》 240-250(第5/21页)
倒伏性不错,前段时间刚刮过台风,也没有见有倒伏的水稻。”
成逸筝:“可能是选种的问题,专门选了抗倒伏的品种。”
柏稳如:“去年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种的水稻有点像青优十九,今年再看,已经看不出什么特征了,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的品种?”
有学生在后面问道:“柏教授,您去过那么多个省的那么多个试验点,也看不出来吗?”
柏稳如:“看不出来,差得太大了,可能是他们的新品种。”
卿孟祝听到这里,在后面叫了一声:“柏院士,成教授。”
大家听到声音都转过头来。
柏稳如笑着说道:“我们正在聊你家的水稻,说水稻的抗倒伏性,你们有没有专门往这方面培养?”
卿孟祝摇头:“没有刻意培养过,不过我们家水稻的稻秆比较粗壮,抗倒伏的能力比较强。”
柏稳如:“你们家的水稻稻秆是相当粗,看起来非常结实。要是以前我们种的实验稻也有这么结实就好了,也不会因为台风而绝收。”
成逸筝拿着电子放大镜:“你们水稻的空秕率也低,看这个样子应该能控制在百分之零点六七吧?”
卿孟祝摇头:“现在还不知道,得等收了之后拿去实验室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成逸筝非常感兴趣地问:“现在你们已经有专业的水稻实验室了吗?”
顾本树连忙插话:“正在组建,两位这边要是有优秀人才,欢迎向我们这边推荐。”
成逸筝:“也就是说还没有。你们单纯搞种植看起来比我们搞研究还厉害一些。”
卿孟祝谦虚:“也没有,我们只是走不同的方向。”
成逸筝:“真别说,我刚刚仔细观察过,你们水稻的抗虫性,比我们专门定向优化过的水稻华夏三号还强一些。”
以往柏稳如和成逸筝就很欣赏他们的水稻,今天说话格外客气。
卿孟祝猜他们应该会有合作的想法。
在田里巡视了一会,卿孟祝请他们去农庄,边喝茶边聊。
柏稳如和成逸筝都将学生留下来帮忙割水稻,两人去农庄谈正事。
等在农庄的包厢坐下,柏稳如感慨:“我们国内的水稻种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导师搞三系配套,从琼州到黑辽,一年从南跑到北,又从北跑到南,真是腿都要跑断了。”
卿孟祝给他倒茶:“您辛苦了。”
柏稳如:“能出成果就不辛苦,最怕的是跑来跑去,什么也没跑出来。”
卿孟祝:“现在回顾历史,很明显,您的辛苦没白费,我们现在都在您那代科研人的基础上奋发向上。”
柏稳如笑了笑:“别的不敢说,基础我们是打下了,现在就到你们对水稻的基因组展开研究了。”
卿孟祝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大概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
两人都希望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能加入到水稻研究当中,比如提供一些样本,参与实验等。
成逸筝给他们介绍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我们今年刚通过编辑AER19基因,使分蘖芽获得更多的生长素,增加水稻的产量。”
柏稳如:“我们这边也有个小组,今年通过野生稻的基因,对抗稻瘟病的基因做了定向优化。”
两人都说得很诚恳,带领的实验室经验出的成果也很多。
卿孟祝早有合作的想法,因此答应了三方派人详谈,到时候再签合同。
赵和曦知道了之后非常兴奋:“我们这是要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了啊?”
卿孟祝:“以前又不是没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过,怎么那么高兴?”
赵和曦摆手:“那不一样,以前我们也合作,但是底气还是不那么足的,这次合作,我们就是正儿八经地合作人了。嘿嘿,跟我联系的那位领导说有些项目涉及保密项目,我们还得签相关的协议。”
卿孟祝:“可以,只要程序正规就可以。”
赵和曦:“我到时候带人跟他们谈,把条款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