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00-110(第1/24页)
第101章 侯府
虞长行:“怎么了?”
安哥儿回过神来,他放下梳子坐在床边,轻轻的问相公,“我跟澜意有些矛盾,我有些怕会影响了我们之间的相处。”
虞长行:“他早就知道你是他嫂子了,没说什么话。你也不用担心了,澜意嫁人懂事了。”
安哥儿轻应了一声,虞长行的手指有薄茧,他的手指在安哥儿腰间摩挲了一下,黑眸深沉一瞬。安哥儿吹了蜡烛上床,窝在虞长行的怀里,“你是做大哥的,你要调节我跟澜意之间的矛盾。”
他说这话还带着点命令和娇气,虞长行应一声,把安哥儿的手抓了过来放在自己的胸膛上,“小时候,你跟澜意闹了矛盾,你哥还找我打架,我没还手。”
安哥儿没好气,“那是你们家亏心。”
安哥儿想到之前虞澜意写信提醒他,最后还是虞长行救了他,心里也没那么别扭。他的牙齿已经长出来了,而且这件事就过去那么久了,他该放下了。
他跟虞长行成亲后,对虞澜意也多了几分宽容,他毕竟是做嫂子的人,而且虞澜意跟郑山辞救过他,没什么过不去的。
就是想着他要以嫂子的身份去见虞澜意,安哥儿会有一些不自在。
虞长行去亲安哥儿的耳朵。
……
郑府
晚上他们吃了饭,他们一起出去逛,虞澜意手里有钱,一点也不吝啬。很快京城各大商铺都知道虞澜意回来了。
虞澜意去了金衣阁给全家都买了一件衣裳,最重要的是给他自己买了一件。郑父跟郑夫郎看着京城的夜景,他们发出一声惊叹。
京城的商铺太多了,晚上点灯后一片全是灯笼发出莹莹的光,舞榭歌台,舞女在鼓山跳舞,人跟人走在街上肩膀挨着肩膀。他们穿的衣服什么颜色都有,妆容漂亮,身姿窈窕。
他们仿佛置身在一个大舞台上。
郑清音以为京城的白天已经够热闹了,没想到晚上更热闹。郑山成在家动不了,多多年纪太小了,京城人太多怕挤散了便没把他抱来,扔在家里跟他的父亲作伴。
林哥儿跟着虞澜意说话,虞澜意大手一挥就买了许多东西。
“这京城可真漂亮。”郑夫郎笑着说。他到了京城一回也算是见过世面了。要是跟郑父两个人单独出来还不会这么自在,心里没什么底气,还觉自己是乡巴佬进城,总是低人一等的,很自卑。现在家里有个出众的人了,跟着郑山辞跟虞澜意出来,他们心里就不怕了。
郑清音跟林哥儿在新奉县已经长见识了,现在到了京城他们也适应良好,郑清音自己也有钱,他还买了小吃给他们吃。
林哥儿吃了炒年糕跟炸油饼。
“有糖画。”郑清音高兴的说。
郑山辞要了一只小老虎。
郑清音买了糖炒栗子给郑父跟郑夫郎,“爹,阿爹你们尝尝这个味道。”
郑夫郎接了过来跟郑父分着吃。
虞澜意喜欢吃肉,买了肉脯来吃,他喂给郑山辞。给大家全都买了肉脯,什么小吃七七八八全都吃个遍。
京城的灯笼很多,到处都是亮堂的,晚上还有带着刀的衙役在巡逻。京城这地界还是发生过几起谋杀案和抢劫案,在哪都有犯罪。
他正在吃肉脯,郑山辞看见有卖字画的,凑进去看,看着倒是没什么意思便移开的眼神。
“郑兄?”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了一声郑山辞。
“澜意,你回来了,怎地不来找我,是不是把我忘记了。”吕锦的声音随即而来,他拉着虞澜意的手,看见他眼里满是惊喜。
“我下午才回来,先去侯府看了阿爹,就回府邸休息去了,晚上是陪家里的人出来逛,打算明儿再去找你的。”虞澜意拿肉脯塞到吕锦嘴里,想他别问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吕锦没跟虞澜意计较了。虞澜意邀吕锦一起逛,顺便把郑父跟郑夫郎,还有大嫂和小弟介绍给他认识。
“这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吏部侍郎家的哥儿吕锦,他的相公是刑部郎中。”
吕锦礼貌的跟他们打招呼,他看上去没有什么架子跟人说话都是温和讲理的。郑父跟郑夫郎只听说他是什么侍郎家的哥儿,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心中暗想,自家二儿媳是侯府哥儿,这认识的人都是不一样的。
崔子期见了真是郑山辞,见了他就笑,“郑兄,三年未见,你风采依旧。”
“崔兄。”郑山辞拱手。
崔子期同吕锦成亲了,他不跟郑山辞说虞澜意不好伺候,脾气大了。谁让吕锦跟虞澜意关系好了,有些话哪怕是真话也不说。
“你去了三年,陛下就褒奖你两次了,郑兄你长本事了,自己就回京到户部任职了。”崔子期还是很佩服郑山辞,自己去那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还能把政绩做得那么出色。这三年他没白费,一直自己在做事。
崔子期很佩服会干实事的人,他自己虽说是世家子弟,但到刑部做郎中也是自己的本事,不然世家子弟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是他。他是二甲进士,自己选的观政就是去刑部。一开始是正六品刑部主事,做出点成绩后,年纪轻轻就成了正五品郎中了。
京城中有的世家子弟是靠家世混日子,荫庇官职。也有很多像崔子期这样既有家世又有真材实料的人,还年轻。这样的人很容易就在官场上混出头了。
“以后我们要常走动。”崔子期大大方方的说。
郑山辞笑道,“那我以后就要上门叨扰崔兄了。”
“这是应该的。改日一同喝酒,只是要少喝一些酒,我夫郎不怎么让我喝酒。”崔子期笑着说。
郑山辞没想到崔子期还能为吕锦克制喝酒的瘾。他听过崔子期的传言,他在殿试前一晚还喝得醉醺醺的,第二天去考试。
崔子期跟郑山辞说了一些朝中的事,特别多说了一些户部的事,郑山辞心中感激。他刚到京城还不了解朝廷现在是什么样子,有崔子期跟他说一些事,他心里有一些底了。
天色不早了,郑山辞向崔子期告辞各自分开。郑父跟郑夫郎逛京城逛得高兴,晚上回到家里便去休息了。
“这京城真好。”
他们今晚吃的便是鸡鸭鱼肉,还喝了鸽子汤,他从未喝过这么鲜美的汤,米饭粒粒饱满,米饭带着一些甘甜,软糯糯的。光是吃一碗米饭郑夫郎就能把它吃干净。
厨房照顾他们两个人的口味,桌面上有不少都是清淡滋补的菜。把饭菜吃完后,还有水果端出来,是水蜜桃,用刀切好的,一小块正好可以塞进嘴里。
他们睡在床上,一躺进去人的骨头都酥软了,跟睡在棉花上一样。
郑父有些睡不习惯,他还是习惯睡硬一点的床,他感觉他躺在这床上,他的脊椎不见了,就觉得自己后背缺了一长根骨头。
晚上滋补的汤喝多了,明明还很困,两个人还是醒着,脑子里想七想八的。他们睡不着就开始说话,聊的都是村里的人跟事,要么就是聊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还有林哥儿跟虞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00-110(第2/24页)
意。
郑山辞吹了蜡烛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他到了京城也没休息,陪虞澜意去侯府了,现在整个人累坏了,沾床就睡。
虞澜意还有精力,他窝在郑山辞的怀里,玩了玩郑山辞的头发,“郑山辞,买房子的事我跟爹说了,明天我就去找他要结果。”
他说了话郑山辞没应,虞澜意撑着脑袋借着月光看见男人已经闭上眼睛睡熟了,他有些怔然,声音下意识放低了,“这么快就睡着了。”
他盯着郑山辞的脸看,他的睫毛很长,虞澜意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指去摸郑山辞的睫毛,像是小刷子一样。
虞澜意没去摸郑山辞的长睫毛了,他听着郑山辞的心跳声睡着了。
翌日,郑山辞就先去吏部把官服跟官印拿回来了,虞澜意睡醒后,他去衣柜里扒拉自己的衣服,看见一件新的官袍已经挂在衣柜里了。
他揉了揉眼睛。
看见一件绯色的官袍,以前在衣柜里是件青色的官袍,虞澜意低头一看果然还有官靴。上面的隔间应该放着官帽跟腰带。
虞澜意把隔间一拉,果然看见了官帽跟腰带。
郑山辞起太早了,这么快就把官袍领回来了。
金云把早膳端来让虞澜意吃了,他收拾干净出门,刚走出院子就看见郑父跟郑夫郎像是已经起来很久了,他们正在园子里逛。
虞澜意有些不好意思,脚步放轻,夹着尾巴就跑了。
这都日上三竿了,他还是不好意思在郑父跟郑夫郎面前起那么晚。
“金云,郑山辞去哪儿了?”
金云:“大人在亭子里喝茶。”
虞澜意过去喊郑山辞去侯府,郑山辞颔首跟着他一同去侯府。
这次虞澜意来的时候就撞见了安哥儿,虞澜意身子一僵说道,“嫂子。”
郑山辞觉察到虞澜意的变化,稀罕的瞅了虞澜意一眼,跟着他叫了一声嫂子。
安哥儿应了一声,“阿爹还在花园里,已经派人去叫了。你们先坐下喝茶。”
安哥儿抿了一口茶,“山辞你昨天送的礼物我很喜欢,谢谢你。”
郑山辞笑道,“我是不懂什么簪子的,这是澜意为大嫂挑选的。”
安哥儿的本意就是对着虞澜意的,郑山辞一个大男人懂什么簪子。安哥儿顺势谢谢虞澜意。
“我看是新款,哥儿应该都喜欢,不用谢了,说这些话显得生分了。”虞澜意抬头看安哥儿。
安哥儿长相柔美,一举一动都是世家的风仪,看着虞澜意的目光含着笑,很慈爱。
虞澜意:“……”
虞夫郎来了,见了郑山辞跟虞澜意都是带着笑。
“你们俩说来真来了,让厨房等会儿做些你们爱吃的。”虞夫郎笑着吩咐下去。
郑山辞见他们有什么私密话想说,他便拱手说道,“阿爹,我见花园的风景好,我先去亭子里坐一坐。”
虞夫郎乐见其成,“去吧,我让人送热茶跟糕点过去。风景是不错,你多去赏赏也好。”
郑山辞一走,虞夫郎忙不迭问道,“山辞对你怎么样?”
“很好。”虞澜意低头害羞。
“你们三年了,怎地还没孩子。你带山辞去看过大夫么?”虞夫郎担忧的说。
澜意跟二儿婿都是年轻的时候,怎地三年了还没怀一个孩子。他嫁给长阳侯后,不到一年就生了虞长行。
“顺其自然,我跟他身体都挺好的。”虞澜意小声羞赧的说。他说这话偷偷摸摸看了一眼安哥儿,脸上泛着绯红,不好意思起来。
安哥儿一看虞澜意还害羞,看来虞澜意是真心喜欢郑山辞的。他便帮腔着说话,“阿爹,山辞跟澜意已经回来了,以后有您在,外孙什么的自然就有了。”
虞夫郎笑道,“照你大嫂的意思,我比佛寺里的送子观音娘娘还要厉害了。”
虞澜意:“阿爹自然比送子娘娘厉害了,我翻不出你的掌心。”
“又说好话来哄我。你们一个两个的,就知道哄阿爹高兴。”虞夫郎笑着说,“你们俩关系好,我心里也高兴。”
安哥儿跟虞澜意对视了一眼。
虞夫郎说些话高兴,想到自己给虞澜意和郑山辞求了符说道,“我先去屋子里找找,侍从不知道我收到哪里了。这是护国寺高僧开过光的,你们俩等会一人一个带在身上保平安。”
虞夫郎一走,正堂就只剩虞澜意跟安哥儿了。
安哥儿开口:“你们刚回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记得跟我说,我再怎么也是你嫂子。”
虞澜意捏着金穗子点点头。
“那穗子还是你大哥去店里挑选,我帮他选的。他说你喜欢华贵的东西,我有一份礼物要给你。”
第102章 新伙伴
安哥儿让侍从把礼物递给虞澜意,“这是我得到的琉璃盏,你看看喜不喜欢?”
虞澜意打开盒子。
琉璃盏五彩斑斓的,盏身晶莹剔透,雕刻的图案在盏身表面似乎在跳跃,折射出晶莹的光泽。虞澜意伸出手去摸,琉璃盏细腻圆润,触手生温。
他爱不释手。
安哥儿见虞澜意喜欢,心里也高兴。这还是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才买到的琉璃盏,让娘家还出了力。现在看见虞澜意喜欢就好。
“谢谢嫂子。”虞澜意把琉璃盏放进礼盒里递给金云拿着。
他看向安哥儿,安哥儿看了他一眼,两个哥儿对视一眼,又纷纷低下头。虞澜意一想安哥儿是独自一个人嫁到他家来的,心里应该是比较忐忑的,在面对他的时候也是忐忑的。就像他嫁给郑山辞时,在没有见到大哥大嫂,还有小弟时,心里总有些忐忑。
安哥儿的品行是京城中公认的贤良淑德,而且家世好,也是一个大美人。还送给他这么好看的琉璃盏。
“大嫂,你挺好的。”虞澜意笑着说,“以后若是还有人想欺负你,你跟我说,我帮你揍他。”
安哥儿想到那事,笑起来,“每次想到那事还要多谢你跟山辞,不然我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之前是我对你有偏见。”
安哥儿去握虞澜意的手,“以后我会把你当亲弟弟对待的。”
安哥儿的手细腻,白白的,握着虞澜意没有使劲,像是美玉一样。虞澜意反握住安哥儿的手,“嫂子,你用的什么护手膏?”
我也想要。
安哥儿一愣。
虞夫郎在屋子里找了良久才从箱子里把两张护身符找到了,“人老了,记不太清楚了。”
曹嬷嬷:“夫郎还年轻呢,大公子跟二少爷看着都还是孩子。”
虞夫郎拿着护身符出门,“他们俩都还是个孩子,我还想等侯爷退下来了,跟侯爷一起去看看大燕的好山水。”
“侯爷才刚满五十岁,想退下来还早。”
虞夫郎叹息,“总不能等他老胳膊老腿了,再去游山玩水吧,没准儿到处去走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00-110(第3/24页)
看看,还把身子弄坏了,这样一点乐趣也没有。”
来到正堂虞夫郎就没说这些了。
他看见虞澜意拿了一支膏子在涂手,问他哪来的膏子。
“嫂子送我的。”
“你嫂子也宠你。”虞夫郎笑道,“你们两个年龄相仿,你又回到了京城,以后还可以说说什么体己话。”
“澜意这是护身符你带上保平安。”
虞夫郎说着话还以为虞澜意要说什么自己不信佛,佛祖根本就是假的,他打小就混,对佛祖也没什么敬畏心。
这次虞澜意应了一声好,他双手捧着护身符,虔诚的把护身符戴在脖子上,把绳子收进衣服里面。
虞夫郎:“……”撞邪了?
到晌午,今天郑山辞跟虞澜意在这用午膳,虞夫郎派人去把沉迷在园子里看风景的二姑爷叫过来吃午饭。
郑山辞来到饭桌上吃饭,侯府的饭真好吃,郑山辞又高兴了。
今天侯府还煮了大闸蟹。有一盘大闸蟹是清蒸的,很大的一个。还有一盘大闸蟹是剔了肉的。把熟蟹加入少许花椒拌匀。铺上一层绿豆粉皮,再铺上蟹肉,浇上掺了少许盐的鸡蛋液,然后再铺上蟹肉,这样反复。等鸡蛋凝固起皮后再拿出来切成适合嘴巴吃的大小。用蟹壳来熬煮汤汁,加入捣碎的生姜,还能喝一喝蟹壳汤。
桌子上还有酱汁,郑山辞喜欢把清蒸的大闸蟹蘸点酱汁吃,扳开大闸蟹里面都是金黄一片,蟹腿的肉也很鲜美。
虞澜意也是拿着大闸蟹在吃,太好吃了。
虞夫郎见他们两个喜欢,笑着说,“这大闸蟹是你父亲的下属进京述职时带来的,让厨房给你们备好了,等会带回去。”
虞澜意忙不迭点头,“我爱吃大闸蟹。”
郑山辞同样点头,他也爱。
“好好好。”虞夫郎笑着应道。
等吃完饭,虞夫郎把另一张护身符递给郑山辞。
郑山辞道谢后,双手捧着护身符,虔诚的把护身符戴在脖子上,把绳子收进衣服里。
晌午郑山辞要回去帮郑父跟郑夫郎买些东西,大哥腿脚不便,家里还是要有一个儿子去帮忙。虞澜意留在家里,晌午睡了午觉,下午长阳侯回来了,虞长行今晚在皇宫值夜班不回来。
长阳侯见了虞澜意,眼里带笑,问道,“回来了好,什么时候来的?”
虞澜意抱胸:“早上就来了。”
“山辞没跟你一起来?”长阳侯想见他的二儿婿。这都三年没见了,还不知道二儿婿怎么样了。
“他晌午回去了。”虞澜意伸出手,“父亲,让你买的房子呢。”
长阳侯让长随把房契拿过来,递到虞澜意手上:“你们左边的房子。”
虞澜意把房契收到袖子里,然后光动嘴,“郑山辞说要给你买房子的钱。”
长阳侯果然摆手,“这才几个钱,你们小两口挣钱不容易,还是自己留着花吧。”
虞澜意心中一喜,假模假样的说,“不行啊,郑山辞他这个人还是挺知书达礼的,又不喜欢欠别人的。这样吧,我把钱收着,要是郑山辞问起来,你就说我已经给过你钱了。”
长阳侯觉得没什么不对劲的,“行,就听你的。”
长阳侯想休沐的时候再找郑山辞说话,他看向虞澜意,“你叉腰做甚?”
虞澜意翘嘴,“我这不是回京高兴嘛。”
长阳侯让虞澜意坐下跟他说话,虞澜意看在长阳侯刚买了房子的份上,不情不愿的坐下来。
“你在新奉县吃了不少苦,回到京城就好了。要是受了什么委屈就跟我说,有些事你不好跟山辞说,就让我来说。”长阳侯循循善诱。
虞澜意:“我很好跟他说。”
长阳侯看向天真的虞澜意,心中叹气,算了,以后在京城也不会出什么事。看自家儿子这个样子,想来二儿婿也把他保护得很好,至少看样子还是跟家里的性子是一模一样的。
“那我先回去了,我先去把房契拿给郑山辞。”虞澜意怕夜长梦多。
“去吧。改日把山辞带回来用晚膳。”
郑山辞把郑父跟郑夫郎需要的东西都置办好了,郑夫郎看着自己的儿子,拍了拍的肩膀,“别忙活了,这事慢慢来,不要把自己累着了。”
“阿爹,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忙不忙的。”郑山辞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郑夫郎:“你这孩子。”
郑父的床垫换了硬一些的,把屋子里的布置也翻了翻,还带他们去京城买了衣裳。澜意给他们买的衣裳好是好,郑父跟郑夫郎却是舍不得穿,觉得太贵了。
郑山辞今天带他们买的就是价格便宜,但布料也不错的衣裳。再加上郑清音还从纺织厂带了一些布料来,送到成衣铺子去,把尺寸量了就能裁新衣了。
郑山辞把两张银票递给郑父跟郑夫郎,“这是在新奉县开铺子赚的钱,爹跟阿爹以后在京城生活了,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先拿着有什么想买的就去买。在新奉县时,大哥跟大嫂都会管铺子,而且清音也有出息了。剩下的钱我打算租几个商铺,让大哥大嫂,还有清音去打理。我过不久就要上职去了,没有多少时间,他们来了正好能帮我的忙。”
“这也好。反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是不懂这些的。只要你们有主意怎么样都成。”郑夫郎一看银票的面值把其中一张银票塞到郑山辞手里,“我们这一张银票就够用好久了,你给这么多做甚。你都说了,你刚到京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
郑山辞见郑夫郎的眼神只好把银票先收好了。
郑山辞出门去,正巧撞见虞澜意回来了,虞澜意拉着郑山辞,把房契递给他,“事办妥了,你先派人去隔壁休整一番。”
果然在京城有人就是不一样。
郑山辞拿着房契轻声问道,“钱够吗?”
虞澜意叹气,“够的,不够我也补上了。”
郑山辞借着袖子的遮掩,拉住虞澜意的手,“我要怎么谢你才好。”
虞澜意伸出另一只手点了点郑山辞的胸膛。
郑山辞脸红的看虞澜意。
晚上用膳时,郑山辞把隔壁房子的事说了,林哥儿说,“那敢情好,这样也方便。”
他今早带郑山成去医馆里换药,那大夫说郑山成这腿养得好,他这骨头是敲断了重新长的,现在还要养八个月才能好。每隔半个月就要去医馆里换一次药,还拿了药包。大夫说了每个阶段吃的药都不一样,要多喝一些滋补的汤。
以后林哥儿决定顿顿都要给郑山成熬骨头汤。
“这样也好,毕竟你们小两口在一起生活更自在一些。”郑夫郎说道。
“只要阿爹不嫌我们烦,我们经常来蹭饭吃。”虞澜意从饭碗里抬起头来,笑吟吟的说。
他长得好看,说起这话又是乖巧的模样。在村子里哪能看见这样漂亮的哥儿,郑夫郎看见他也是带着好的。
“你跟山辞要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00-110(第4/24页)
便来,都是一家人。”
郑父吃了一只大闸蟹,吃得正好。他还没吃过这玩意儿,吃一次就停不下来。
把房子的事落实了,还有铺子的事。
虞澜意洗漱后出来说道,“我在京城几个黄金地段有五个商铺,只是都租出去了。”每年都拿租金的。
自己夫郎是顶级白富美。
“没事,我们慢慢找。”郑山辞倒是不急,慢慢找总能找到,他先把郑家食肆开起来,再把纺织坊跟酒坊开起来,一步一步慢慢来。
今晚他还要感谢虞澜意。
郑山辞流汗时,护身符在他胸膛上晃荡。
浴室里的水荡了出来。
……
过了几日把商铺租下来了,就是还要请人来装潢一下。郑山辞却是没时间在去管这些了,他要去户部报道。
早晨天刚亮,郑山辞轻手轻脚的起床穿官袍,早上喝了一碗粥,吃几个肉包子他就坐马车去上值了。皇宫巍峨,郑山辞从午门进去,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午门进去。他刚走几步就碰到了崔子期,崔子期见了他两个边说边走。
“今天上早朝没什么大事,你第一次上朝站在后面听着就成了。一般不会有我们说话的机会,不要出丑就好。”
郑山辞拱手:“多谢崔兄指点。”
“这不算什么,你岳家是长阳侯,大舅子又这般受宠,你还是要小心谨慎。”崔子期低声提醒道,“他们毕竟是武官,而你是文官。”
“倒是你嫂子家的人是文官,他们应该会帮衬你一下。”
长阳侯看见郑山辞,叫住他。
“岳父。”郑山辞一板一眼的拱手见礼。
“今天就来上朝了,等会儿你只管站着,朝上的事没想清楚不要乱开腔,现在最好不要乱搭话。户部的关系复杂,你到户部是新人,又是陛下亲点的,他们不会拿你怎么样,但会让你做冷板凳。到时候要看你自己的本事。我知道你为人比较谨慎,这些事都懂,但我还是跟你说一说,免得脑子犯浑。”
郑山辞说道:“多谢岳父提醒。”
虞长行没有戴佩剑上殿,看见郑山辞颔首,“晚上回来,我们一起吃饭。”
“是,大哥。”
崔子期也同他们见礼了。
他们进入金銮殿,文官跟武官站在两边,郑山辞站在自己应该站的位置,距离前面太远了,他连龙椅都看不见,前面都是官员挡着的,只能瞧见官员的背影。
他看见长阳侯跟虞长行都是站在前面的,叶云初也在前面站着。
户部郎中看了他一眼,“你是新来的郑大人?”
郑山辞应声。
金郎中本想说些什么,有尖锐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跪下行礼。
“众爱卿平身吧。”
郑山辞低眉顺眼的站在后面,他听着武明帝的声音,觉得皇帝很年轻。他记得原著中武明帝现在应该是三十岁左右,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
有几位大人上前说了一些事,郑山辞听着声音听得很清楚,他自己想了想没吭声。过了良久,朝臣跪下送武明帝离开。
郑山辞觉得自己跟个朝臣npc一样。
金郎中是正五品官,比郑山辞高一阶,相当于是郑山辞的上官,金郎中待他还算和善,“郑大人,你先跟着我吧。”
“是,金大人。”
要来户部上值,郑山辞已经把户部主要的几个官员打听清楚了。
金郎中把郑山辞带到他的工位,他今天只需把上个月官员的俸禄单子核对一下,金郎中没交代几句就去忙自己的的事了。
户部的吏员也是拿着文书来回走动,一副忙碌的样子。郑山辞打算先把俸禄单子核对一下,再去找金郎中问一问事。
作为新进来的官,郑山辞还是有经验,他不会把事情做得太快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慢了,掌握分寸,等下午再把单子交给金郎中。
他还在核算俸禄单子时,金郎中叫他。
郑山辞起身去找金郎中,他们办公的位置隔了一道门槛,只有成为侍郎后才有资格自己一个人一个公房。
“差点忙糊涂了,你还要去向雷大人和梅大人见礼,让他们认认人。我让一个吏官带着你去。”
郑山辞去拜见梅侍郎,梅侍郎见了他问了一些话就放他去找雷尚书。
梅侍郎性子清冷,看着才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实则他有三十八岁了,他早年丧妻并未娶继室,育有二子,一个是梅淮,跟郑山辞是同年,是榜眼。还有一个梅哥儿,还未嫁人。
郑山辞到了雷尚书这,雷尚书让他坐下喝茶。
“最近户部有些忙,你来了正好帮忙。梅大人性子有些冷,但心肠好。金郎中是个热心肠的人,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我知道你在地方的政绩做得好,到了户部相信你一样能做好。我就喜欢踏实上进的人。”雷尚书大大方方的说。
他没摆什么架子,跟郑山辞说了一会儿话,见他不卑不亢,性子又谦逊对他更增加了好感,“我这里没事了,你且去吧。”
“是,雷大人。”
郑山辞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继续干活。郑山辞倒还是乐观的,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人跟事会有不熟悉的时候,他有耐心会尽管适应这些,融入这个环境中。
……
虞澜意一醒来郑山辞果然已经没在了,他旁边的被窝都已经变凉了。他洗漱完后,用了早膳,去找林哥儿跟多多玩。
多多在学走路,刚开始走得摇摇晃晃的,慢慢的变得平稳起来。林哥儿刚开始还要在身后护着他,结果多多走路越来越稳了。
林哥儿之前已经在教多多走路了,现在只是积累了经验,走路变得平稳起来。
“阿爹!”多多走几步过来扑到林哥儿的怀里。
从蹒跚学步到平稳走路,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虞澜意本来心里还有些担忧郑山辞去上朝会有些不习惯。心里还悬着,但他相信郑山辞会把事情处理好的。
“多多会走路了。”虞澜意去捏多多的小脸。
多多害羞的冲着虞澜意笑。
“大嫂,等商铺装潢好了,还是打算做郑家食肆跟小吃吗?”
林哥儿:“跟山辞是这样说的,我们之前出去吃小吃见京城也没有我们吃的小吃,我觉得我们的小吃味道也不错,应该也能在京城赚钱。”
虞澜意:“一定可以赚钱,反正我喜欢吃。”
跟林哥儿聊了一会儿,虞澜意出门找吕锦,早说了要去找他一起玩的。吕锦还是请虞澜意喝花茶。
虞澜意喝了一口花茶说,“你不会也让崔子期喝花茶吧。”
吕锦笑起来,“他当然要喝花茶了,免得他去喝酒。你还说来找我,这都什么时候了才来找我。”
虞澜意忙不迭道,“家里忙嘛,不是不想你。我还给你带了礼物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00-110(第5/24页)
。”
吕锦这才脸上带了笑,“你来了,我也有东西要给你。京城有好多新奇的玩意儿,我都留着,想等你回来后给你。”
虞澜意让金云收下了。
“澜意你回来就好了,以后我们有日子相处的。”吕锦正正经经的说,他握着虞澜意的手不放。
“放心吧,我以后都来找你玩。”虞澜意同样握住吕锦的手。
“前段日子镇南王妃请京城众人一块去王府赏梅。我瞧见虞时言还上前伺候王妃,结果不知怎么晕倒了。然后被诊断出来说是怀孕了,当时王妃的脸色很难看,没有半点喜意。”
虞澜意吃了一颗葡萄,有些疑惑:“怎么虞时言怀孕了,王妃还不高兴”
吕锦看好友的小脑瓜子说道,“虞时言是侧君,要是他生孩子了,叶世子还没有嫡子,就是叶世子再优秀,京城好人家的姑娘跟哥儿都是不愿意嫁进去的。”
虞澜意:“没准儿正合了他的心意。”
两个人把话题移开又说了一些其他的话。
……
郑山辞晌午就去膳堂吃饭,崔子期向他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