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要找人设计图案。
郑山辞忙着三个铺子的事,他作为户部郎中也不仅要管铺子的事,其余的赋税跟田地仍旧是要看的。等三个铺子改好了,便就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在上面,最初的时候总是要麻烦一些。
至于印刷坊,他心里有一个点子,还要好友的帮助才行。
晌午用膳时,郑山辞打了宫保鸡丁还有一碗黄瓜汤,还有蒜苔炒肉。他坐在崔子期对面,崔子期吃得多,碟子都打满了。施玄还是吃素菜吃得多。
郑山辞先是吃了一会儿饭才打开话匣子,“梅大人把几个铺子交给我打理,其中有一个印刷坊。我去查看过印刷坊光是靠印四书五经卖不出什么价格,又不知其他的书源是怎么联系的,我正在想办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20-130(第6/22页)
联系。”
杜宁有些感兴趣的听着,印刷坊他还没看过。
“你们都是京城中人,又是在太学里读过书的,认识一些书生,要是有意的话可以把书稿带来看看,若是被看上的话,户部会付稿费。另外像是萧兄,梅兄,姜兄还是前三甲,你们的任何手稿跟笔记都是很珍贵的,若是有意要出书的话,我可以帮忙。”
最后一句话才是郑山辞的重点,他想卖前三甲的笔记。
萧高阳心中有些意动,梅淮倒是无所谓,“若是郑兄需要的话,我可以回去翻找一番交给郑兄。”
郑山辞心中惊喜,没想到梅淮是第一个给他供稿的人,郑山辞忙不迭谢过梅淮。
姜兰礼见梅淮把笔记交给郑山辞,他便也跟梅淮一样应承下来。萧高阳同样点点头,他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已经不是新的前三甲。”
听了萧高阳的话,梅淮跟姜兰礼都收敛了一下眉眼。
郑山辞:“……”
“怎么会,你们能帮我就好了。”
崔子期感兴趣的说,“我也可以写,我少时最喜欢看话本,我在刑部做郎中,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我可以记录下来。”
作为刑部郎中,若是崔子期真能写下来,这不就是真实的悬疑小说么?郑山辞忙不迭点头,“崔兄若是还有精力写的,印刷坊这边也能收。”
杜宁想了想,他不会写故事还是不掺和进去了。至于施玄,他不会写这些,他只会念佛,不能帮上郑山辞的忙,施玄很失落。
郑山辞给好友们说了,知晓他们会帮忙心下高兴。
……
虞澜意上午去跑了一通马,出一身汗。时哥儿在家没来,他跟宁哥儿一块跑马,至于齐明月她回边疆去了,现在是见不着了。
“陛下不是裁军了么,估计虞将军也会返回到京城来。”
虞澜意心中一跳,叔父的年纪是大了一些,在边疆熬着也辛苦,若是真能回京那也是好的,至少亲人们都在京城。两位堂兄到京城后也不必去管边疆的刀光剑影。
他倒是欢喜叔父回京的。
虞澜意跑了一阵马晌午回府用饭后,瞧见小平安对着他笑,他也笑了笑。下午睡一会儿觉,抱着小平安跟吴氏,一块去长阳侯府。
还没到正堂,虞夫郎就听见自家儿子大声嚷着:“阿爹,阿爹我回来了!”
多大个人了,自己都是做阿爹的,怎地还这般不知礼数,让人瞧了笑话。虞夫郎虽说是这样想的,他在正堂起身远远的就看见虞澜意抱着小平安,脚步飞快。
虞夫郎心里就担心了,“你慢些。”
虞澜意俨然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活力,到了正堂喊了一声阿爹,笑吟吟的把小平安递给虞夫郎。虞夫郎把小平安抱在怀里宽慰,“你做事风风火火的,还抱着孩子脚步要慢,这出了事有你后悔的时候。”
虞澜意拿着茶水喝了一口敷衍应道,“知道了,知道了。”
虞夫郎对上小平安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由自主的笑起来,捏了捏他的小手,“这孩子长得更像山辞,这眼睛倒是跟你是一样的。”
虞澜意闻言扒拉着小平安的小被几瞅了他一眼,小平安低头瞅他。两双相似的眼睛就对上了。
“还真是。这小孩子一天一个样,我也没怎么看,都是让奶娘带着的。”虞澜意去吃桌子上的葡萄,把孩子交给虞夫郎后,觉得自己一身也松快下来。
“照看孩子哪能全数由奶娘来照看,你是他阿爹,要跟他亲近。”虞夫郎见哥儿没个定性,跟没孩子时一个样。
“我都不记得我三岁前的事了,以后郑笙泽也忘了。”虞澜意聪明极了。
虞夫郎哎一声,真还被虞澜意的话堵住了。
虞夫郎瞧见小平安,心里怜爱,“你小时候也是这样乖乖的待在我怀里,小小的一只,整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长大一点就会哭闹,慢慢的,会笑会哭会爬了。还会翻身,我一直护着你生怕你翻不过来,那时厌喝奶了,什么也不肯吃,差点把我急哭了。”
“长行从小就懂事,你打出生就闹腾。”虞夫郎说着这话,目光还是柔和的,虞澜意也不去吃桌子的糕点跟水果,把手撑在桌子上听。
“坐下,站起来都要慢慢的教你,说话也是从咿咿呀呀的乱叫变得会叫阿爹了。那时还模仿你爹挼胡子,你爹做甚,你就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身后,他去哪儿你都黏着他。”
"时间过得太快了,慢慢的你也这么小一点长这么大了。"虞夫郎看向虞澜意,感叹道,“你都这么大了啊。”
虞澜意闻言感动扑上来喊道,“阿爹。”
虞夫郎眼皮跳了跳,伸出手抵住了虞澜意的头。
虞澜意:“……”
“你心里知道就好。你爹待你也好,你别总是气他。”虞夫郎瞪了虞澜意一眼。
虞澜意冤枉:“我没有!”
虞澜意觉得自己冤死了。
晌午虞澜意就在侯府用膳,安哥儿瞧见他笑了笑,三个哥儿一起用膳。下午安哥儿就在花园里弹琴,陶冶情操。
虞澜意辣手摧花,把花园里的几朵花摘下来送给安哥儿了。
安哥儿脸红了一下,低声说,“谢谢澜意。”
虞澜意大大咧咧的摆手。
“我大哥给你送过花么?”
安哥儿摇头。
“那这样我就是第一个送你花的人了。”虞澜意眼睛一亮,兴致勃勃的说。
安哥儿含笑点头,“你确实是第一个送我花的人。”
哥儿之间不会送花,大多是送首饰跟自己做的吃食。
虞澜意对第一还是有些在意,听安哥儿肯定后心里越发雀跃了。他在侯府待了一天,虞夫郎嗔了他一眼,“你不回去,让山辞来找你。”
虞澜意扬了扬下巴,“他回府邸没瞧见我,又没瞧见儿子,自然就会来侯府来了。”
长阳侯跟虞长行下值回来瞧见虞澜意也是高兴的,长阳侯去看外孙,外孙小小的,小孩子看着好,长大了就没那么乖了。
果不其然,没等一会儿郑山辞就登门拜访了。虞澜意得意洋洋的看向虞夫郎,虞夫郎心中好笑。
“山辞来了,不必多礼快坐下吧。”虞夫郎让郑山辞坐下喝茶。
郑山辞回府没瞧见虞澜意就知道上侯府来找人。一直在忙户部的事,也没抽出多少时间来陪澜意,这还是他的过错。
长阳侯瞧见他,便约他去亭子里下棋。
“好久没下过棋了,山辞你陪我练练手。”
长阳侯爱下棋,下不赢虞长行,脸上挂不住。虞长行在这事上又不肯让着老子,所以长阳侯下棋一般不找虞长行。现在有二儿婿在,正好陪他下棋耍。
郑山辞只好去陪长阳侯下棋。
“你这爹下棋瘾真大。”虞夫郎瞧翁婿一前一后走,不禁摇头。
郑山辞陪长阳侯下了两局棋,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20-130(第7/22页)
阳侯眉眼舒展,“陛下把边疆的兵裁了,又派了亲信去边疆,二弟马上就要回京了。”
郑山辞思忖片刻回道,“叔父年纪大了,能回京也是好的。”
长阳侯起身去看花园的景色,“你知晓的。我虽是承了爵位,手上却是没兵权,只在兵部当值。二弟手上才有兵权,现在他手里没兵权了,回来后估计陛下会给他一个闲职。至于两个侄子,估摸扔郊外大营去做偏将。”’
“边疆无战可打,这样也不可避免。大哥任了禁军副统领,这才是最重要的。”
禁军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长阳侯心中惊讶,没想到郑山辞能看出来。他们这老一辈的要退下来了,长阳侯倒是没什么感觉,他的爵位迟早就是虞长行的,成为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底下还有那么多依附着的人,要是嫡系的权势弱于旁支,这就对他们的地位不利。
英国公府自打老英国公退下来后,都是人走茶凉。虽还是国公府,但到底还是大不如以前了。等二弟回来,他们家的权势也要弱上一些。
他到底是知晓边疆的危险,二弟回京也好。
长阳侯除了之前问了军费改革的事,其余的便没有再去问郑山辞关于户部的事了。都是部门的事,他一个勋贵整日去打听这些做甚,而且要有分寸感。
他看郑山辞在户部干得挺好,只要郑山辞在这位置上多熬几年没准能做成高官。
晚上在侯府吃得烤鱼,都是新鲜的鱼,没有多少刺。虞澜意喜欢吃鱼,他让郑山辞给他挑刺。
郑山辞应了一声倒是已经习惯了。
长阳侯头一次见,皱着眉头,“这么大个人了,还让山辞给你挑刺,你自己不会挑么?”
“郑山辞自己都没什么的。”虞澜意顶嘴,把目光投向郑山辞。
“没事的,岳父,就是一点小事。澜意爱吃鱼,我在家也给他挑刺。”郑山辞笑着解释,还是护着虞澜意。
长阳侯面上不满,实则心里很受用,“你就惯着他吧。”
虞澜意冲着长阳侯做鬼脸。
虞夫郎扯了一下长阳侯,“小两口吃饭都没说甚,你又去多管闲事,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长阳侯:“……”
长阳侯不说话了,安哥儿习惯了这里的氛围倒也很轻松。安信侯府邸是有几个妾室的,只是都没有孩子。安信侯府只他跟哥哥两个孩子在,这样他才在侯府里受尽了宠爱。
……
长阳侯府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吃饭,盘龙殿的气氛却是有些压抑。武明帝用手指点了一下谢承写上来的文章,简直是狗屁不通。
“谁教你的?”
这就罢了,他出的题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文武平衡这个题目是武明帝给两位皇子的,只不过是借蒋詹事的手过一遍。
谢澹才八岁,他写的,武明帝看一眼就很嫌弃。
谢承的他倒是看得仔细一些,刚开始瞧见几个词语,武明帝心中狂跳。
第124章 帝王
六部跟内阁的设立、边疆、司礼监、科举。武明帝看见这几个词,唇角抽了抽,黑眸微亮,俊美的脸上有几分神经质。他在这个年纪可不知道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待文武平衡。
武明帝并非是嫡长子,他是庶出的皇子,自己凭借才学跟手段闯出来的,让老皇帝在诸多皇子中选中成为太子,这样的他在对待皇子的教育时才会十分的苛刻。
他看了谢承的文章涌现一阵狂喜,正当他继续往下看时,他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俊美的脸上有些扭曲。
狗尾续貂???
武明帝惊涛骇浪的心立马平静如大海,他翻看谢承后面的文章,试图在里面找出一点精妙的痕迹,没有,都是牵强附会。
看了这篇文章比看谢澹的那篇文章还让武明帝难受。
谢承听见武明帝问他,他心想郑山辞没有告知姓名,想来也不想被父皇知道。他便沉静的说,“儿臣自己琢磨的。”
武明帝怒急反笑,“呵。”
他不说话,盘龙殿的气氛压抑,冯德在一旁都不敢抬头,只在心里祈求佛祖,让小祖宗别跟陛下对着干。
武明帝喜怒无常,他问道,“你自己瞎琢磨的,你给朕说说设置六部是为了什么?”
谢承看过书,他还是思忖片刻,斟酌字句回道,“是为了让六部分类做事,帮着管理朝廷。”
武明帝:“内阁。”
谢承:“是帮父皇批改奏折。”
内阁大学士拥有票拟权。内外奏折先由内阁看过,写出他们的建议而后用小票条贴在上面,皇帝批改奏折时就会参考他们的意见,皇帝仔细看过后就会用朱笔批阅,这就是批红。司礼监是用来限制内阁的,有昏庸的皇帝偷懒会让太监乱政。实则太监比大臣脆弱多了,太监的荣辱皆系于皇帝的恩宠,没有子孙后代,翻不起什么风浪。大臣就不一样了,自古以来,若是皇帝无缘无故处置了一个臣子就会担上昏君的名头,再加上几个言官要死谏,这名声彻底就臭了。
武明帝冷笑,说来这是家天下,要是不顾名声这些朝臣也没辙,皇帝就是天下之主,真正的真龙天子。
他睨看向自己的嫡长子,没去管御桌上的奏折,神色恹恹,“所有人都出去,谢承留下。”
冯德等人福身,一群人全走出了宫殿。宫殿里只剩下天底下最有权势的皇家父子两人。武明帝看向谢承,他问他几句话。
谢承后背有些湿意,认真的回答武明帝。
武明帝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过来。”
谢承已经是十三岁的人了,他早就见识到了武明帝的脾气,在谢承眼里,他的父皇就像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嬉笑怒骂肆意妄为,但在朝中大事上决不会含糊。他待他们很严苛,但谢承仍然对武明帝有孺慕之情。
“朕教你。”
……
冯德带着一群宫人离开,在宫殿外听不见什么动静。冯德心里还担惊,他心里怕得厉害。怕武明帝打大皇子。
“你去坤宁宫把这件事告诉给王凤君。”冯德让小太监去传信。
没过半晌,王凤君就来了。他带来了一盒糕点,提着过来。
宫人们忙不迭见礼。
“起来吧,承儿进去多久了?”
“有一炷香的时辰了。”冯德说道。
王凤君让侍从把食盒塞到冯德手里,“我就不就去了,你等会跟陛下说我来过就好了。都进去一炷香的时辰了,宫殿外没甚动静,估计是没出什么问题,”
冯德恭敬的应声。
“你的心是好的,但陛下做事有分寸。”王凤君唇角含笑,让人给冯德银子,“陛下虽说不会对承儿怎么样,以后出这样的事还是要说一声,不然我心里总担心。”
冯德接下银子,他抬起头王凤君已经离开了。王凤君比先凤君聪明多了,冯德都是打起十分小心的跟王凤君说话。
“殿下,您本来就知道陛下不会对大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20-130(第8/22页)
下做甚,为何还要跑一趟。”侍从回到宫殿给王凤君解披风,当时他都已经上床准备睡了。
“了解陛下是一回事,我还是要去看看。万一出了什么事,陛下自己也要后悔。”
皇宫都是武明帝的眼线,冯德派人来找他,这事过后武明帝会知晓,冯德这老东西是人精。
王凤君睡下,他在睡梦中察觉到有人爬上床了,他喊了一声陛下,武明帝嗯一声,搂着他睡觉。
王凤君还以为今晚武明帝会一个人在盘龙殿安寝,没想到来坤宁宫里。武明帝捏了捏王凤君腰侧上的肉,他只捏了几下没做甚。
冬天要来了,武明帝是练过武的身子,热气腾腾的,像是大火炉一样。王凤君立马就缠上武明帝,把自己依附在他身上,像是菟丝花依附着凶猛的老虎。武明帝把人更贴近自己。
撬开他的嘴巴,去哥儿的口腔里霸道的扫荡。
……
郑山辞去纺织坊看了,贾承望已经把染布师傅找来了,郑山辞写了染料的比例,跟着染布师傅商量怎么染出漂亮的颜色。
染布师傅没想到郑山辞这么平易近人,他听见郑山辞的说法觉得新鲜,跟着郑山辞交流一些话。
“我们要面对的受众不是年轻的哥儿跟姐儿,还要男子。这样的话一些沉闷的颜色就不会做了。等年前户部要给各部准备布料的时,再染一些布料,这样的布料可以送给官员的长辈穿。余下的就是把染料调淡一些,这个粉色就很好看。”
郑山辞对染料不精通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想了,晚上找老婆问问京城的哥儿跟姐儿喜欢穿什么颜色的。
“郑大人那我先调染料,今天就不染布了。”染布师傅问道。
“对,以前这样的料子已经够多了,把染料调整好了再染布。不然染出来的布只能堆积在库房里积压。”
染布师傅点点头,他到纺织坊里干活,自是知道郑山辞给他说的话不能到外边去传,不然全家老小都要遭殃,这方面他的嘴很严。
郑山辞把染布的事交代清楚,他去制瓷坊看见一批白瓷满意的点点头,“先卖白瓷,你有熟悉的画师么?”
刘管事摇头,“之前的画师都是从宫廷画师里挑选的,现在被郑大人辞了。我只知道管人,对这方面也不精通。”
皇宫的宫廷画师可以由官员推荐,然后经过宫廷的审查后进入皇宫;还可以是内推,宫廷画师的子侄或是徒弟,经过一定的流程后可以成为宫廷画师;还有就是皇宫培养的和民间自荐。
朝中的宫廷画师很多,郑山辞想选两三个人来纺织坊跟制瓷坊设计花色,其余的他们还是宫廷画师,这相当于是他们能赚外快。
郑山辞想好了就让小吏给他引路去找人。
宫廷画师有男有女,也有哥儿。管事的嬷嬷知道是户部郎中后待他还算热情。
“原来是郑大人,这里的画师多,郑大人有什么要求可以先给我说了,我给大人推荐。”
郑山辞没甚要求,他想了想要擅长画花跟人的,或者说是山水。
嬷嬷很快就把人找过来了,拢共有八个人,他们都带了自己画的样式过来。宫廷画师比起民间画师来说地位高一些,但在月例方面不是很多,所以给纺织坊和制瓷坊画花色赚钱,画师们大多都感兴趣。
郑山辞把花色看了几个,他挑了一个女画师,还有一个男画师。女画师的花色画得好,男画师画的花有生命力。只是他们都没什么新意,这还要另外再想法子。
郑山辞说道,“就他们两个人吧。”
“郑大人慢走。”嬷嬷笑着说。
郑山辞把他们带回去交给贾承望跟刘管事,“让他们想花色,有好的花色就用上去,越有新意赏银越多。”
两个管事应下。
把事情交代下去,郑山辞暂时松了一口气回到户部继续看田册。有几个官员瞧见郑山辞喊了一声郑大人,自打郑山辞把在纺织坊跟胡管事牵扯上的官员交给刑部后,这些下属对他还有几分畏惧起来。
郑山辞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他把文书批了一些,很快就批完了。在户部这么久了,他对处理文书已经是得心应手。
趁着没人过来,郑山辞偷偷的锻炼了一下。
晌午去膳堂吃饭时,梅淮就把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跟自己在书籍上做的笔记拿给郑山辞,“郑兄,听了你的话,我回去整理了一阵,这大概就是能拿出手的。”
梅淮还挑选了一下,看哪些笔记字写得漂亮一些才交给郑山辞。
“多谢梅兄。”郑山辞没想到梅淮的速度这般快,心中喜悦的道谢。
萧高阳跟姜兰礼把自己的笔记翻出来的就是还没选好该给郑山辞哪本笔记,他们说等休沐之后就拿给郑山辞。
明日休沐了,郑山辞想到这里心里轻快起来。
他回到户部睡两刻钟,他到藏书楼去看书。自打谢承问他如何平衡文武后,他又忙着户部铺子的事已经有许久没有过来了。
他没有看见谢承,当下松口气。
郑山辞自己拿了一本书看,他渐渐的看进去。一个人站在他身边,郑山辞察觉到有人站在他身边,他一瞥看见明黄色的衣袍,上面还绣了龙,他这一眼瞥见的正好是衣袍上真龙的眼睛。
郑山辞:“……”
他刚开始有猜测过谢承的身份,他猜测谢承是伴读之类的,虽说也猜想过是皇子但只是留了一个心眼,没敢胆子那么大猜谢承是皇子。
结果谢承问他文武平衡,这样郑山辞就不能装聋作哑了。就算是皇子伴读也不会对旁人问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可能就是皇子了。
皇宫中有两位皇子,只有大殿下谢承的年纪符合。
郑山辞口中发苦,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他就该谢承向他请教时做一个哑巴。
郑山辞强作镇定,他向武明帝见礼。
君臣第一次在私下面对面的见面。
“郑爱卿起来吧。”武明帝拨动了一下手指上的白虎戒。
“多谢陛下。”
“抬起头来。”武明帝威严的声音带着低沉,他的语气冷淡。
郑山辞就这样瞧见了武明帝的脸。那是一张年轻俊美的脸,宸宁之貌,鬓若刀裁。他微微一笑,郑山辞感到角剑拔弩,以汤沃沸。龙袍仿佛天生就应该穿在他身上。
“朕这还是第一次瞧见郑爱卿的正脸。”武明帝的语气含着笑。
郑山辞听武明帝的声音,感受到武明帝的心情并不差,他拱手道,“臣惶恐。”
武明帝低笑一声,“不要紧张,朕没那么可怕,冯德你说是么?”
冯德:“……”
冯德老实回答:“陛下自然是和善的。”
武明帝满意的点头,他看向郑山辞让他先坐下。郑山辞强作镇定的坐下,心里七上八下。
“朕晌午睡不着会来藏书楼看看……”
郑山辞听见这句话后背已经湿了。
那他怎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20-130(第9/22页)
没发现。
皇帝藏着,怎么会让人发现。谁又敢提醒。
……
藏书楼外,有禁军把守。几个官员今日心血来潮想晌午来藏书楼看看书打发时辰。他们在路上碰到了,一起说说笑笑的过来。瞧见禁军守在门外,几个官员面面相觑。这、这是怎么了。
“藏书楼现在禁止进入,各位大人还是先回去吧。”其中一个禁军冷漠的说道。
禁军在这里,这就代表着皇帝在这里。几个官员不敢在藏书楼外停留,他们连连说好,几个人快步离开。
“陛下怎么今儿有兴致来藏书楼?”一个官员压低了声音。
其中还有一个官员是户部的,他心中一动,“若是我们日日去藏书楼,会不会有机会碰上陛下。”
“陛下一进去就有禁军守着,再者禁军会把所有在藏书楼的人都清出回去,再让陛下进去。”一个官员同样抱有这样的想法,他遗憾的说道。
户部的官员回到工位上还有些惆怅。
禁军看着他们离开便没再去投以眼神,他们保护武明帝,已经来过很多遍藏书楼了,都是在暗中。
这次是光明正大的站在藏书楼。
藏书楼来这么多遍,他们也知道武明帝兴起时就爱来藏书楼看看。
……
郑山辞听见武明帝的话,心绪不平。他从座位上下来给武明帝行礼,“臣惶恐,不知陛下在藏书楼。”
“坐下,朕也没怪你。”武明帝让郑山辞坐回原处。
“朕看见你在教谢承了,他有段日子听魏爱卿说是长进不错。这次朕就说如何平衡文武,你给谢承提醒了,可惜谢承是一个不像样的学生。”武明帝说话不紧不慢,说到这里还带着几分遗憾。遗憾谢承狗尾续貂。
武明帝展开笑颜说道,“郑爱卿可以跟朕说说你给谢承提醒的几个词如何解么?”
郑山辞:“……”
武明帝的话看似是疑问句,实则根本就是一个肯定句,他能拒绝皇帝么,不能。
郑山辞思忖片刻,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武明帝,他恭恭敬敬的说,“陛下说的文武平衡,臣不敢妄言,只有浅显的看法。六部跟内阁分类管理朝中事务,六部直接对陛下负责,这样陛下的权力便加重了,内阁的权力扩大但阁老只有票拟权,决策权还在陛下手中,整个朝廷都在陛下掌心里。内阁跟六部互相制衡,但一般情况下内阁会压六部一头。”
“边疆陛下已经军费改革了,裁军后武官的势力变弱,再加上常年不打仗,据臣观察,武官的力量已经失衡了,制约不了文官。臣的看法就是如此。”
还有几个词未说,武明帝记着。他哼笑一声,目光只能瞧见郑山辞的后脑勺。
郑山辞看见明黄色的衣袍消失在眼前,脚步声渐渐远离。
等彻底听不见了,郑山辞直起身子,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水,他用袖子擦了擦。直面皇帝,郑山辞这是头一次,心里紧张又害怕。这是生杀予夺的皇帝,幸好武明帝不是什么暴君。
他回到户部还是惊魂未定。
回到家里才渐渐放松下来,虞澜意瞅他一眼,摸了摸他的后背,“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出这么多汗。”
他立马去洗手。
郑山辞先去洗漱后才坐过来挨着虞澜意,“没事,就是在户部待着有些热。”
“还热呢。爹告诉我大冬天的金銮殿只会放几个炭盆,就是个摆设,一点也不暖和。户部想必也不会放太多炭盆,你多带几个汤婆子去暖着。”
郑山辞说什么,虞澜意都信。他从床上跑下来还找了暖手的手笼。
第125章 姻缘庙
虞澜意把手笼搁在床头柜上,“明日你别忘记戴手笼。这里面都是羊毛织的,可暖和了。我今天去金衣阁买了两身新衣裳,瞧见有卖手笼的,便买了十几双,给两位大哥大嫂都送去了,爹跟阿爹都送了,小弟也得了一份。”
郑山辞听罢,捏了捏虞澜意的手,把他手放进被窝里暖着,“你费心了。”
虞澜意冬日惯来就怕冷,如今依偎在郑山辞身边,把郑山辞的大手抓过来好好的把玩,“这有甚,冬日寒冷,还是两个人的被窝更暖和。”
郑山辞的神经松懈下来,他只稍看虞澜意一眼,便瞧见他露出锁骨,胸膛一阵泛白,伸手给他拢了拢里衣。虞澜意却是没管,“都在被窝里了,里衣蹭开了便蹭开了。”
被褥里暖和,虞澜意懒洋洋的不想动。他话本都不想去瞧了,单单伸出一只手拿着书,手指冷得厉害。以前冬日的时候他喜欢穿着袜子睡觉,如今脚冷了就挨着郑山辞的脚,很快就暖和过来,袜子便不用再穿。
郑山辞心想蹭开的里衣,这样他的手掌很容易就能伸进去了。
他克制的欲念,只侧过身去。
随即想到纺织坊的事,郑山辞问道,“澜意,最近最流行什么样的料子?”
虞澜意听了这话,眼中闪闪发光,“我当然知道了。”
虞澜意跟郑山辞说了许多,说完后还扒拉着郑山辞问他,“你问这些做甚?”
“梅大人让我接手了三个铺子,其中有一个铺子是纺织坊。”
虞澜意:“那我帮上你的忙了?”
郑山辞含笑点点头。
虞澜意高兴起来,随即说道,“郑山辞,你读那么些书,同我讲讲故事。我不想这么早睡。”
若是往日,定然他们被褥里是炽热的,郑山辞明日休沐,晚间就要闹一场。这是冬日,郑山辞就没放肆。
郑山辞只得给虞澜意讲故事,讲着故事,老婆就睡着了。
他叹口气给人把被褥盖好,这冬日若是一个角没拾掇好,寒风灌进来不好受,只觉有半个肩膀怎么都是冷的。郑山辞听见窗外寒风的声音,他闭上眼睛。
这样的夜里在被褥里搂着老婆睡觉也很舒心。
……
早上起来就见雪,郑山辞穿了一件披风推开门出来去婴儿房里看小平安,小平安刚喝了奶,整个人在婴儿床上盯着屋顶在看。
郑山辞把儿子抱起来晃了晃,小平安咿咿呀呀了一声,显然是对郑山辞有些熟悉了。他的小手抓了抓空气,想吃手。
小手被人抓住了,不让吃手。
小平安眼眶红了一圈,瘪着嘴巴,那神态还几分像他阿爹委屈的时候。
郑山辞瞧着心都软化了,亲了亲儿子脸颊。
小平安咿咿呀呀的乱叫。
逗了一会儿儿子,郑山辞把他放在婴儿床把小被几盖好,“今天爹跟阿爹去郊外拜佛,你一个人好好看家。”
小平安听不懂,他侧过头不听。
郑山辞走出婴儿房让吴氏接着照看,他回到屋子里虞澜意已经起身了,他打了一个哈欠把一碗皮蛋瘦肉粥喝完。
今天除了郑山辞跟虞澜意要去佛寺外,郑父跟郑夫郎,还有大哥大嫂,郑清音都会一起去。
虞澜意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