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50-160(第1/25页)
第151章 佃户杀人案
武明帝把奏折深恶痛绝的搁在一旁,看见冯德他们跪在地上,心里更烦了。
“你们都先退下,让朕一个人静静。”
冯德没再多劝应了一声是,带着大殿的宫人如潮水一样退去。
整个盘龙殿只剩下武明帝一个人,他先去批阅其他的奏折,等批了一些奏折,放下朱笔吐出一口气。
这事不解决总觉得悬在空中,不上不下的,武明帝心里难受。
他想了想清丈土地的可行性,越发恼怒起来。他是不知道底下的人做了甚么事吗?他就是知道,这要怎么去改,有多大的魄力去改,这一不小心他这个皇帝都做不成了。
京城的这些世家都盘旋在他头顶,他要权衡利弊,要文武平衡,拉扯着他们,控制着他们。若是触碰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就拧成了一股麻绳,这巧舌利嘴全冲着他招来。
这满朝文武就郑山辞一个聪明人了,其余的都是傻子。武明帝心里发着牢骚,又被郑山辞的话说得心痒痒。
他左右不得只把折子扣留。
晚上去坤宁宫见了王凤君和两个儿子也是怏怏不乐。
王凤君看在眼里。
谢澹扒拉了一下饭碗,他最喜欢的鸡翅偏偏放在武明帝的面前,谢澹夹了几筷子吃得开心。
谢承看出武明帝今天心情不佳,私下扯了谢澹的袖子。
谢澹给武明帝夹了一只鸡翅,“父皇,儿臣请你吃。”
武明帝本还有些味同嚼蜡,听了谢澹的话倒是笑起来,恢复几分精神。
“整个皇宫都是朕的,这鸡翅也是朕的,你还说请朕吃鸡翅?”
谢澹瘪嘴:“儿臣给父皇夹鸡翅已尽孝心,父皇却得理不饶人。父皇这样的,就不该吃鸡翅。”他说着勾着身子把武明帝碗里的鸡翅夹到自己碗里吃了。
武明帝:“……”
武明帝气笑了。被谢澹这么一闹,他心里的郁气散了许多。瞧见小儿子专心啃鸡翅,大儿子低头吃肉。他也起了心思跟他们抢着吃饭。
谢承最喜欢吃的小羊排被武明帝吃了大半,谢承不敢怒不敢言。谢澹喜欢的鸡翅也没幸免,被武明帝吃了二分之一。
谢澹的嘴巴当场就能挂油壶了。
王凤君笑着说:“你们吃完了就先回去,晚上我吩咐人给他们炖了香菇鸡汤,用了再睡下。”
谢承跟谢澹见礼,离开了坤宁宫。
等两个皇子走后,王凤君才说道:“陛下何必跟两个孩子过不去,陛下再这么做,往后臣侍这坤宁宫都不敢让陛下来了。”
武明帝闻言眉眼带笑,“朕还比不上这两个混小子。这坤宁宫就不该让他们两个过来,像甚么话。各自在宫殿待着就成,一个做了太子一个做了王爷还黏着你不成。”
王凤君:“陛下这话臣侍就不附和了。”
武明帝只觉自己不招待见。
等宫人收拾干净,武明帝让伺候的人退下,殿内就剩他们两个人。
王凤君知道自己要伺候这个幼稚鬼了。
两个人洗漱后,武明帝躺在被褥里还不安分,一会儿就翻身闲不住。
王凤君逼不得已问道:“陛下今晚一直心神不宁,是朝中出了什么事么?后宫不得干政,陛下若是心里苦闷可说给臣侍听听。”
武明帝斟酌字句说道:“有臣子提出清丈土地的事,这些年收上来的税越发少了。户部那边给的政策是风调雨顺时要收高税,收成不好就收低税,再给商税那边加重。”
王凤君恨自己多嘴,合该装睡不去理会武明帝。
王家虽说是小官之家,但对府邸的哥儿跟男孩都是一视同仁,他在闺中不仅学了女红,连着书也看得多。王都头宠他们这些弟弟宠得厉害,王凤君不仅看四书五经,连着话本也看了几册。
有次他看穷书生跟富家哥儿私奔这类的书被父母抓了错处,他忙不迭就把错推给王都头,王都头还认下了。
王凤君私下再去向大哥赔礼道歉。
这清丈土地的事,他心里也清楚。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凤君,每年还要开宴会请这些官眷,心里很是清楚。光靠俸禄在想在京城把日子过好不容易,有的官员就老实攒钱,置办几个铺子来周转家用就好多了。有的官员就动歪脑筋,他们庇护商户,要么就是贪污替人办事。
像是国公府,侯府这类勋贵更是过得奢靡。
王凤君家里从小在外就是谨小慎微的,因为出了两门凤君,这便变得显赫起来。被陛下封了侯爵,曾经也飘飘然的,被王凤君敲打一阵才低调起来。
不然甚么侵占土地,学着人攀比这事也要陷进去。
让他们这样作下去还会连累两个孩子,王凤君可不想让这些人得寸进尺。
“陛下,户部说的法子是权宜之计。若是按照户部的法子,这几十年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以后就难了。这问题总是存在,陛下不解决就要留着承儿解决,承儿要是不解决,这问题就越来越严重,这样一直留着,以后会发生甚么事难说。”
王凤君冷静的说。
武明帝闷声没说话。
“再者陛下当时也是被立为太子,当初登基后也被朝臣掣肘过一段日子,国库虚空,过得不容易。若是承儿继位,作为父君臣侍不想让承儿过得这样辛苦。”
王凤君把利害给武明帝说明了。
他装睡了。
过了半晌武明帝说道,“罢了,这事就让朕来扛吧。”
他说完这句话,以为王凤君会夸他有担当。一扭头王凤君已经闭着眼睛睡着了。
武明帝心里下了这样的决心,结果枕边人已经睡了,他心中失望。
自己也睡过去。
……
郑山辞把折子呈上去,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了。余下的事就看陛下是如何想的了,不管什么结果总归他是尽心的,这便心里宽慰起来。
几位好友还吃着饭食,杜宁先给几个好友发了喜帖。
“休沐日记得来喝我的喜酒。”杜宁笑着说。
众人表示都会去。
梅淮心想他跟表弟的亲事还要再等一等,该是下个月才成亲。表弟的爹跟阿爹要过来一趟,路途遥远,要下个月才到京城。
“这回是要你们给我随份子钱了。这喜帖我给施兄也寄了一份过去。”
萧高阳开玩笑,“你这是让他在地方上也要给你随份子钱了。”
“不说随份子钱,他定是要在当地买了东西给你寄过来。”
杜宁嘿嘿一笑:“不能因为施兄去了地方就免了他的礼物,总归是要送过来的。”
郑山辞闻言也是笑起来。杜宁的性子活泼,去信找施玄给他补礼物,施玄会觉得亲热。
郑山辞在户部处理完公务就回到家里。
虞澜意去应酬去了,要晚上才回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50-160(第2/25页)
“魏夫郎请少爷去赏花去了,晚上还留他们在魏府用膳。”
“小公子去老爷跟夫郎那去了,老爷让你一并过去用膳。”邓雪说道。
“好,我先去换身衣裳。”
郑山辞换了衣裳去郑府。他跟虞澜意求诰命时,郑夫郎也得了诰命,郑夫郎心里高兴着。他一个从小山村出来的人,多赖山辞才有此殊荣,心里更是欢喜他们一家子。
得了诰命还有许些人要请他去府邸做客吃饭,他是不敢去的,只回绝了。他清楚自己的斤两,跟这些人还是少些接触,只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郑夫郎给小平安剥了橘子吃。郑同初在一旁剥花生,小平安也拿着花生学着郑同初的手法剥花生。
郑夫郎喂了小平安橘子,把另一瓣橘子送到郑同初嘴边。
两个孩子都是白白净净的,郑夫郎看着就欢喜。前不久,林哥儿还又给郑家添了一个男孩,这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郑父在孩子面前也不抽旱烟了,两个孩子都嫌他们这个爱抽烟的爷爷。
“山辞来了,你先坐下歇息一阵。你们父子俩就在这里用了晚食回去,家里没甚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家常菜,还要看你们吃得惯不惯。”
郑山辞坐在椅子上笑道:“阿爹甚么话,我最是喜欢吃家常菜,农家炒肉顶好吃。再来一坛子腌制的咸菜加点辣椒也是好吃的。”
“亏你还记得这咸菜的味道。放心吧,今年做了许多,等做好了你遣人来搬就成了。”郑夫郎笑容满面。
“那还要谢谢阿爹了。”
林哥儿在屋子里休养,郑山成晚上就在食肆里用饭。晚间在食肆再待一阵就回家,他是不必守到最后的。相反他想什么时候走就能走,只是他心里有责任,对食肆上心。
“哥哥,给你吃。”小平安剥了花生自己吃了一粒花生米,把壳子里的另一粒花生米给郑同初。
郑同初受用的吃了。
两个小孩时常串门,关系很好。孩子是闲不住的,剥了一阵花生他们就丢开手。郑同初让小平安一块去看林哥儿,去看新来的弟弟。
小平安跟着郑同初一同进了内院,林哥儿在床上坐月子,瞧见他们两个人过来,眉眼就带笑。
他刚开始坐月子还闲得住,坐了半个月就有些闲不住,让侍从拿了针线来给小儿子绣帕子。
这孩子有个阶段喜欢流口水,这帕子就是为以后流口水备下的。小子叫郑子平,现在还在婴儿车里睡大觉。
小平安伸出脑袋好奇的看弟弟。
“弟弟好小。”他天真的说。
林哥儿让两个小孩坐在塌上,林哥儿正无聊,乐得跟他们说话。
“你跟同初哥哥生下来的时候也这样小,然后才慢慢长这么大的。”
小平安比划了一下,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以前有那样小,他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脑子里只有前两天的记忆,别的都是模模糊糊的记不清。
郑同初点头:“阿爹说得对,我们曾经也那样小,等长大了就跟长辈们一样高了。”
小平安惊喜的出声:“真的么?我也能长那么高了?”
“你们还是小孩子,一年到头都要长个子。你们在长个子,我们这些人可不长哩。”
小平安蹦蹦跳跳起来。
“我们班上长得最高的就是魏云,我长得不够高要坐在前排。”
郑同初听着好奇,又多问了一些书院里的事。
小平安到了郑家也不拘束,多说了一些学堂里的趣事,把林哥儿跟郑同初都哄得很高兴。
“哥哥是哥儿不能跟我们一块上学堂,但可以跟别家的哥儿一块请先生来教。”
林哥儿说道:“你哥哥有好友的,就在隔壁家里。只是跟你不熟罢了,往后同初是可以多出去耍耍,不要一日闷在屋子里。”
小平安比郑同初还要先点头:“哥哥跟我们一起玩。其他家里的也有哥儿哥哥和哥儿弟弟。”
林哥儿:“这样也成。”
郑同初也想着出去玩。整日学一些书心里也烦,听阿爹首肯了,心里乐开花。
两个人看了新弟弟,携手离开。郑同初出了门,捏了捏小平安的鼻子:“这次多谢你了,我欠你一次。往后我也给你打一次掩护。”
小平安眼珠转了转:“好,我记下了。”
两个小孩人小鬼大。
郑山辞在这处用了膳,父子两个人就离开郑府回去。
小平安乖乖的牵着郑山辞的手:“爹,我都这么高这么大了,你跟阿爹怎么还不给我添一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给我添个哥哥姐姐也好哇。”
郑山辞被小平安问住了,他语气凝噎:“哥哥姐姐是添不了了,你就是最大的哥哥。”
小平安苦恼的说:“曾祖父说我是我们小辈里最先出生的,这样我就是所有人的哥哥了。”
郑山辞笑道:“就是曾祖父说的这样。”
“那我想要弟弟妹妹。”小平安眨巴着眼睛,脚步轻快的跟着郑山辞。郑山辞照顾他的小短腿,步子迈得很小,不然他迈开一步,小平安不知要走多少步。再者步子迈开了,袍子就叉开,这样还显得尴尬。
“我预备只有你一个孩子了。”郑山辞跟小平安说。
小平安懵懵懂懂的问:“为什么呀。”
晚风从他们身边吹过,街道上还没落叶,该是有人清扫了。郑山辞说道:“你生下来的时候,你阿爹很疼,疼得大叫起来。像是你肚子疼一样,比这个疼还要疼许多,疼得人都冒汗了。所以爹不想再让你阿爹受苦了。”
小平安听说比肚子疼还疼,他忙不迭捂住了肚子。
他吃坏过肚子,疼得厉害。想到生孩子比肚子疼还要疼,小平安摇摇头:“阿爹不要肚子疼。我有很多的弟弟,没有弟弟我可以借弟弟玩。”
“没有妹妹就借妹妹玩。”
小平安想着又高兴起来:“京城有这么多小孩呢。”
郑山辞听着小平安充满稚气的话,心中好笑,把小平安抱起来回家。
“爹,我想坐在你肩膀上。”小平安又起了心思。
“算了吧。你已经有了斤两,坐上来我怕肩膀被你压碎了。”郑山辞头也没回的就拒绝了。
父子两个人回到家里,虞澜意还没回来。
小平安和郑山辞面面相觑,小平安对着手指说:“阿爹没回来,爹你陪我一起玩吧。我想跟你们俩一块睡。”
郑山辞已经拒绝让小平安坐他的肩膀了,这次便不好拒绝他了,咬牙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平安欢呼一声去拿了自己的睡衣过来,他把郑山辞挤在一边洗漱后拿着自己的玩具爬上床。
郑山辞摇摇头。
陪着小平安玩了一会儿将军跟敌军的故事,被郑将军打赢后,郑山辞收回自己的两个手指将军。
“你自己在床上玩会儿,我写点东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50-160(第3/25页)
“好吧。”小平安胜利的举着自己的两个手指。这两根手指厉害着,把郑山辞的手指踩来踩去的,神气极了。
郑山辞练了一阵字,虞澜意打外边回来。
“外边在下雨,幸好有了去裴府的经历,我出来都爱带着伞。”虞澜意进来把披风脱了,坐下面先用了一杯茶。
“阿爹!”小平安喊道。
虞澜意只看见郑山辞了,突然听见小平安的声音吓一跳。进了内室见儿子在床上,虞澜意笑道:“今天郑公子跟我们俩一块睡啊。”
小平安神气:“今天大宝宝给你们一块睡。”
虞澜意笑得不行。
“行吧。”
虞澜意出去让郑山辞把地方收拾一阵说道:“今天魏夫郎也没说甚,只说今年收成不好,有许多百姓还流落街头了。”
“知趣的人又捐了一笔银子,我也捐了两百两银子。”
“就说这没有无缘无故的宴席,都带着你们男人交代的任务。魏夫郎就是听魏首辅的,我就要听你的话了。”虞澜意说着瞪郑山辞。
郑山辞冤枉:“哪次不是我听你的。你现在是诰命夫郎了,我不敢糊弄你。”
虞澜意心里又高兴:“照我说,以后别管这么多,你们的事都交给我们来办。不过我早上是起不来的,顶多帮着应酬。像是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就该让我替你。”
郑山辞哭笑不得:“这样做事的尽是我,享福的就是你了。”
虞澜意压低声音:“你还去过南风馆,我也想去。”
“那地方有甚好去的。进去就是一个舞台子,有人在上面跳歌舞,乐师在一旁弹奏。要是有几个闲钱,或是不想让别人发现就去包厢,点几个人陪着。”郑山辞怕虞澜意真好奇要去,给他讲一讲。
“那有没有长得好看的哥儿或是姐儿的?”
郑山辞果断摇头:“我没看他们的脸,我进去时,他们见我不喜欢就这些人遣散出去了。我是没这个功夫去看他们的,心思都在公务上。”
虞澜意满意的点点头。
郑山辞在心里为自己捏了一把汗。这事都过去了,澜意现今想起来还要盘问一二。
三个人睡在一块,小平安非要挤在他们两个人的中间。
郑山辞无语去吹了蜡烛一并睡下。
小平安打了一个小哈欠,闭上眼睛。
早上郑山辞跟小平安一块起床,一个去上朝一个去读书。还有一个睡懒觉。
郑山辞跟小平安分道扬镳,他站在金銮殿上视线已经变得开阔起来。
当了三品官员,他前面有梅尚书,余下的人都在身后,前面也没多少人了。他站在这里可以把武明帝看得很清楚。
早朝还未开始,官员站在各自的位置上说闲话。
梅尚书压低声音问道:“你给内阁呈了奏折没有?”
“呈了。”
梅尚书想那今日就能知道这事是怎么处理了。
武明帝坐在龙椅上,几个臣子照例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魏首辅倒是提起重要的事。
“陛下,在州府各地的案子增多,臣查看后才发现是佃户把地主给杀了,这类事正在不断的增多。”
武明帝颔首:“众爱卿谈谈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还需要加紧约束他们这些人,不然以后就会人人自危,给府城的管理增加难度。像是地主跟乡绅,他们可以多招一些打手。这样想来就能避免佃户反叛杀人了。佃户本就依附地主,地主让他们干活,给他们饭吃,如今是忘记了这样的恩惠,也不把朝廷的刑法放在眼里。以后还要了不得了,必须好好的惩戒一番,杀鸡儆猴。”大理寺少卿说道。
其余的人连连点头附和他的话。
“就是这个道理,要是不严惩他们,朝廷的颜面摆在哪里。”
裴侍郎说道:“臣倒是觉得要问问这些佃户为什么要杀了地主,知道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
有官员跳出来说:“你们礼部的人都是这样有事都要讲讲礼节,这样下去不耽误事么。”
裴侍郎被这样一怼,心里直冒鬼火。
礼部的人听了不依,在朝中闹开了。
郑山辞左右耳朵都听不过来,挺吵的,一句话都没听清楚。
直到上面的武明帝发火,把金銮殿比作菜市场,朝臣们才消停下来。
武明帝:“吵这么半天没一点说到点子上的。”
朝臣们忙做出羞愧的样子。
“朕昨日收到一份折子是说清丈土地的,朕觉得这是一个办法。每年户部收上来的税都少了,这样下去国库非要亏空不成。至于你们说的这桩事佃户杀了地主的事,刑部尚书,你来说说佃户杀地主的缘故给他们听听。”
刑部尚书应声说道:“这地主家里一共有百来佃户,他们都没了土地,租着地主的土地过日子。地主隐匿了田产不用交税,佃户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自己吃外,余下的全归地主所有。另外无论佃户生病或是怀孩子都要每日劳作八个时辰。要是没有完成就会遭受毒打。佃户家里的妻儿,若是被管事的看上,管事当晚就能去佃户家里的睡觉,这样下去佃户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忍受不了才把地主杀了。这还是头一桩,这几年这样的事呈在刑部来的大大小小有两百桩。原因大致都是不忍地主的欺压。”
“另外在发生天灾时,百姓会被地主压着价把田地贱卖,等他们熬过天灾后,也只能沦为佃户,仰人鼻息。据刑部的案件,天灾之后,百姓沦为佃户然后死亡的人也很多。”
刑部尚书退下后,梅尚书走上前说道:“根据户部这些年田册的统计,确实是有些土地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还有的就是快速移到了旁人的名下。还有许多百姓成了奴籍。臣比对了一州府前几年田册上的数量再跟交上来的税做了对比,明显对不上。”
“要说这几年有很大的变动也有可能,但是田地从一户人转移到另一户人家里,田地的数量是不变的。”
武明帝没想到梅尚书还前来说了话,心里高看了梅尚书一眼。
“朕深以为然。大燕开国以来都是官府划分了土地,如今距离大燕开国已有两百余年,现今大燕的土地到底有多少,朕都快记不清了。让所有的州府、县城、乡镇丈量土地,由户部官员登记在册。”
魏首辅第一个站出来同意。
跟着魏首辅的朝臣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一看首辅就是跟皇帝通了气的。还有两个六部尚书来说话,再加上皇帝在兴头上,他们若是跳起来反对,皇帝越发来劲了。
他们只要在私下阻止,让皇帝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皇帝就会退缩了。
武明帝点了郑山辞的名:“这清丈土地之事就由内阁领头,郑大人从旁协助吧。毕竟这清丈土地的事是由郑爱卿提出来的,若是清丈土地这件事完成了,朕算文治,内阁跟郑爱卿也是大功一件。”
郑山辞爽快的应下来。
这事是他提出来,若是畏畏缩缩躲在身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50-160(第4/25页)
他还瞧不上自己。
第152章 世道
下早朝后,朝臣们都有些愁眉苦脸。他们家里谁还没有隐匿田地,还有人口的,现在识趣的就是早日把这些田地解决了,不然被查到头上,有他们好果子吃。
这田地处理了,往后他们又要作何营生来维持现在的生活。由俭入奢简单,由奢入俭难。有的官员胆子小,是瞧见大家都这么隐匿田地就跟着干了,现在武明帝发话要清丈土地,他这样的小官员最害怕。心里打定主意,回去之后就跟家里合计一番,把土地出手。
这样土地就能通过官府的印章合法的记录在案。
贪得少的官员心里还安稳一些,虽说舍弃不易,但他们一想到那些隐匿几百亩地的官员,心里更加幸灾乐祸。瞧见旁人比自己惨,就觉得自己的惨可以减轻一二。
勋贵们也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不知道郑山辞为什么要上折子清丈土地,光说是世家哪家没有隐匿人口跟土地的,这些藏起来的土地人口都是他们的私产,现在要吐出来让户部登记纳税,他们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再者他们其中还有人是用非法的手段侵占土地,这犯下的错大,恐有性命之忧。
“现在的年轻官员就喜欢瞎折腾来讨好陛下,陛下还纵他们来坏国本!这以后还了得,我看这郑山辞升到户部侍郎后就目中无人了!”有勋贵说道。
“现在这事陛下点头了,至少是在明面上过路了,我们也动不得他。”
“还是想想怎么把这些土地处理干净。”庄国公冷静的说。
他手上有一千亩地,他才是最该慌的,但他表面上还是稳得住。
“国公爷说得对。”
“那我们先散了,然后各显神通把这一关度过去。”
官员们纷纷附和,也算是安慰自己,各自心怀鬼胎的散去。
庄国公见没有旁人在了,才露出焦急的模样。他捏了捏太阳穴,只觉这次要是被发现了,他就要遭殃。
陛下是不知道办这事有多难么。朝臣们也是面上答应,私下会搞小动作。这时陛下跟内阁就需要杀鸡儆猴,这鸡就要杀身份贵重的人才能让朝臣们畏惧。
庄国公怕自己成了那只鸡。
他心里苦恼极了,他在户部的明面上有两百亩地,余下在老家私藏了一千亩地,去信到老家让他们把地卖了也来不及。
庄国公后背直冒汗,先去办公的地方待着。下值后回家再找人商量,至于这些官员,他想了想顶多就是几百亩,像是他这样有上千亩地的人少。
英国公府也隐匿了田地,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现在又不能自乱阵脚。他想去找长阳侯商量,但怕太明显了,一直憋着。所有的官员都憋着生怕露出一点异样就被人抓住了把柄。
这山辞要上这道奏折怎地也不商量一二,至少要给国公府放个风声出来,让他先把那些地处理好了再说,现在这是把自家人都要坑了。
国公爷还是满腹牢骚。
他想了想他还是郑山辞的舅老爷。
早朝的事这是把大燕大半的官员跟勋贵都牵扯进去了。魏首辅倒是佁然不动,他家里没甚贪墨,他升官做了尚书时,就在京城置办了一百亩地。这一百亩地按照他的身份是免税的,他们家人员简单,雇佣一些佃户伺候庄稼,家里的米粮这些就不必再花多余的钱。
另外在郊外置了庄子,水果蔬菜这些也解决。
他现在是首辅,每月的俸禄是六十两,节假日过年还要送一些年货,陛下会时不时赏赐,养活这一家子足够。
魏首辅不慌张,有的是人慌张。
……
郑山辞回到户部处理公务。
晌午跟好友一块吃饭时,萧高阳苦笑,“郑兄上了这样一封奏折可要了不少人的命。”
郑山辞笑道:“我是怕连累了你们才没跟你们说,如今尘埃落定了才好跟你们说道说道。”
郑山辞透露一些户部今年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的事实。
“这样下去以后的税年年减少,国库不支,做什么事都是有心无力。”
杜宁附和道:“清丈土地是好的,这样也能给他们敲醒警钟,让他们以后不能轻举妄动。”
梅淮:“话是这么说,这以后郑兄得罪的人就多了,很多人会把你恨之入骨。”
“所以郑兄上值下值时要小心一些。”姜兰礼也说道。
“应该不会吧。就算把我杀了,陛下还会任命新的官员来办这事。”郑山辞调侃道。
他还是把好友的话记在心里,知道要保护己身。
内阁列了条目,把文书下放给各州府、县城、乡镇,另还要派人跟着一块去监督,这处魏首辅还要跟武明帝商量。
只要皇帝一发话,内阁的速度很快。至于京城的清丈土地,有户部在这里,这处就交给户部来折腾直接捡现成的,懒得再去安排人。
郑山辞下值回到家里,家里还是一片平静。
虞澜意在教小平安做作业,教得虞澜意很痛苦。
“你自己再好好想想。”虞澜意说。
小平安噢一声委屈巴巴的继续看着题目。
书院什么都教,他们还小现在教他们只是认字,小平安每天都要写一篇大字,最近是在教他们算术了,这一下子就把小平安打倒了。
他回来求助虞澜意,虞澜意已经教得红温了。
郑山辞在院子看见虞澜意跟小平安就笑。
“你回来了,你算术好救救你儿子。”虞澜像是看见了救星。
小平安听见动静拿着毛笔,扭头眼巴巴的看着郑山辞。
“等我先去换身衣裳过来。”郑山辞愉悦的笑了笑。
一回到家里,郑山辞觉得身上的担子就轻了许多。他来辅导小平安做作业,情绪很稳定,说话不温不火。
虞澜意把烫手山芋交给郑山辞后,心里就松了一口气。瞧见郑山辞细致的跟小平安讲话,虞澜意心想郑山辞这样情绪稳定的男人难得。
难怪他还能给太子讲课。
虞澜意觉得自己的情绪就是咋咋呼呼的,郑山辞很多情况下情绪都很稳。以前虞澜意嫌弃这样的人太古板,没意思。现在就觉得这样的人太好了,而且郑山辞在对他的时候,也并非全然都是稳定的情绪。
小平安在郑山辞的讲解下恍然大悟,一通百通把夫子布置的作业都写完了。
郑山辞不啬赞美:“平安真棒。”
小平安开心的笑了笑。他把作业做完收拾起笔墨,把本子放进书箱里。做完作业他就能去玩了,他踩着椅子下面的横木,从椅子上灵活的跳下来。
“爹,阿爹我先去玩了。”小平安跑去找小伙伴。
有侍从跟着他。
他长大了一点,不止要有奶娘在,还要有个男侍从。虞澜意去长阳侯府薅了一个年轻侍从过来,都是侯府调教好的,省去了他的一番功夫。
“大人,少爷,侯爷让你们今晚回去用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郑山辞虞澜意》 150-160(第5/25页)
膳。”邓雪上前说道。
郑山辞心中有数:“好,等时辰到了我们就去。”
虞澜意觉得有些奇怪:“以前都是我回家去,这次父亲还特意请我们回去用膳。”
他摸不着头脑。
郑山辞笑道:“就只当是去玩。”
虞澜意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郑山辞低头沉思,这回去侯府该是为了清丈土地的事。郑山辞想到萧高阳说的要注意安全,他想了想要去找岳父跟大舅哥帮忙,从侯府借几个亲卫过来,另外为了以防万一在官袍上也要缝上铁片。
晚上他们一家子就到了侯府。
侯府的饭菜还是那么好吃,虞夫郎看虞澜意过得很开心,都长了好几岁了,样貌还是一等一的好。一看在家里就没受甚么磋磨,过得舒心安逸。
长阳侯把他们叫过来吃饭,不光是为了吃饭,刚把饭吃完,家里的三个男人就进了书房。
虞澜意这才回过神来嘟囔道:“敢情不是真心想让我们回来吃饭,只想让郑山辞回来吃饭啊。”
虞夫郎听见这话笑:“你还没少吃。”
安哥儿说道:“爹娘也想你。”
虞澜意哼哼唧唧。
长阳侯推开书房的门,让自己的长随守在书房门口。
有侍从送了茶水过来就把书房的门带上,长阳侯让他们俩坐下。
“今天找你来,你知道你心里也有数。我跟长行对清丈土地的事没有什么好在意的,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要得罪很多人,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侯府在郊外有三个庄子,一个庄子已经送给虞澜意当嫁妆了,还有一个庄子在虞长行成亲后便转给虞长行,府邸自留一个庄子。
他们家有百来亩地都是庄子的人在种,在户部上了册子。余下的资产大多是商铺还有房租。
虞夫郎善经营,侯府根本不愁吃穿。不必去隐匿田地跟人口,给未来落下把柄。
再者虞长行并未与他们分家,皇帝每年都会给他赏赐东西,这样下来每年也有不菲的银子。
郑山辞拱手:“多谢岳父的提醒。这次提出清丈田地也是逼不得已,只要户部的账本好看一些也不至于闹成这样。一想到他们隐匿田地,整个大燕的赋税都压在百姓身上,我便心中难受。这个世道还算太平,百姓都过得这样苦,我们做官拿的俸禄都是百姓的钱,实在是受之有愧。”
“清丈田地这事迫在眉睫,也关系到国本。我既是在户部任职,就需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告知给陛下,这样才不辜负陛下对我的信赖提拔之意。”
虞长行:“我跟父亲的意思是你出行要多带几个武功高强的人。一共有五个人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今天就把他们领回家养着。”
郑山辞心中感动:“多谢岳父和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