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17(2 / 2)

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荆州相对安稳,在乱世中算得上富裕。

他拿出的粮草和财物,坐吃山空的袁术不能比。

刘表的使者带着粮草和财物贿赂吕布,以大义劝说吕布反了袁术。

如今仍旧是汉家天下,袁术僭越称帝,很快就会成为天下共同的敌人,即使袁绍也不会容忍。袁术对吕布苛刻,难道吕布还要为袁术挡住天下人的兵锋?

荆州牧已经上表袁绍处的朝廷,推举吕布接替袁术的位置。

吕布果然如刘表谋士所言,即使下属高顺劝了又劝,仍旧被眼前利益所蒙蔽。

他大义凛然道:“我曾经除汉贼董卓。如今袁术也已经成为汉贼,我自当为大汉除贼。”

吕布都披上大义的旗帜了,高顺愚忠,即使知道吕布这次又会吃大亏,也只能听从。

于是天下格局变成了袁绍打公孙瓒,曹操偷袭袁绍,吕布在刘表的支持下打袁术……中原四处战火。

孙策沿着秦军当年出蜀的路线到达武陵郡的时候,刘表都没有发现。

这不怪刘表迟钝。

因刘表将郡治从长江以南的武陵郡,搬到了长江以北的襄阳,核心势力基本都在长江以北,对长江以南多有忽视。

尤其是荆州长江以南的郡县,因地位落差对刘表颇有怨言。

刘表若只是地方官,确实是能吏。他将长江以北的属于自己核心势力范围的荆州区域治理得很好。

而在长江以南,因江水横隔,刘表便无能为力了。

在长江以南的荆州人眼中,刘表将长江以北的荆州治理得越好,他们心里就越难受。

原本历史中,长沙郡太守张羡曾经在零陵郡、桂阳郡都做过官,深得江湘一代民众人心。在张羡被刘表所辱,怨恨刘表之时,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皆支持张羡割据。

张羡下属桓阶献策,刘表迟早自取灭亡,曹操有天下之主的气魄。张羡不如割三郡自守,等曹操来了投向曹操,将来跟随曹操吃香喝辣。

张羡听从了桓阶的献策。可惜曹操和袁绍打得难分难解,还未南渡,张羡就病死了。之后三郡之人推举张羡之子张怿,接替张羡继续抵抗刘表,可惜如汉末三国大部分诸侯一样,虎父犬子,张怿很快败亡。

虽然桓阶所料无错,曹操确实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他本人也因曾经献计张羡投向曹操,而在曹魏为高官。但张羡一家人,没能等到这个好结局。

如今,桓阶再次劝说张羡叛离刘表。

这次,他带着周瑜劝说张羡投靠“张盈”。

刘盈已经得益州、关中之地,如当年的秦汉。

其他地方以为刘盈坐稳益州、关中之主的位置会非常艰难,江湘紧挨着益州,消息灵通多了,桓阶已经得知益州被刘盈治理得很好。

桓阶眼光很准、很长远。

袁绍虽掌握着天子,但这位傀儡天子的正统性并不强。且袁绍性格弱点很明显,诸子争端又已经初见端倪,桓阶不认为袁绍会成为天下之主;

桓阶很欣赏曹操,但曹操势弱,又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6/23页)

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未来不好说;

刘表、公孙瓒等人不需要提,最后一位诸侯,便是“张盈”了。

“张盈”既无背景,年纪又轻,按照常理,桓阶应该也看不上“张盈”的未来。

周瑜却说服了桓阶。

如果有一人,他既无年龄优势,也无背景优势,却能轻易夺得秦汉祖地,治下统治比任何诸侯都稳固,这人岂不是天命所归?

再者,当世许多英雄的缺点就是没有一个好的继承人,让人很是担忧他们政权的未来。

“张盈”不需要担心这个,因为他比这些英雄的继承人都年轻。

“桓伯,只要张益州无事,他的势力就最为稳固。”周瑜道。

桓阶与孙坚是故友,周瑜借着孙坚的关系与桓阶攀交情,动摇了桓阶的判断。

桓阶坚定说服张羡投靠刘盈,是周瑜又告知他一个消息。

一个曹操吃瘪的消息。

之前刘盈吐槽过,无论是哪次副本,曹操定是要因美色献祭一次曹昂。

老天好像不希望汉末后再接着一个强有力的大一统王朝似的。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正室丁氏的养子,自幼聪慧,弱冠便举孝廉,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颇具战功。

若他继承曹操之位,无论身份还是才干、功劳,都足以让他有等同于曹操那般权力,能轻易压制朝中世家豪族。且他知兵善战,曹魏极有可能顺利地蜕变成“魏朝”。

刘盈在给曹操处混吃混喝时,绞尽脑汁都不能救曹昂,让他分外挫败。

刘盈猜测,自己与曹昂交往过深,可能也是曹操在晚年时必杀自己的缘由。

对比曹昂,刘盈实在看不上曹丕。曹丕可能没发现刘盈的轻视,但曹操人老成精,哪察觉不了?

这次副本,刘盈虽去了颍川,但无缘与曹昂结为友人。

他得到曹操再次为裤腰带献祭曹昂的消息时,看着滚滚黄河水,默哀许久。

没有张绣,曹操也会随机选一个投降、投靠甚至普通下属的女眷,在不合适的时候欢乐。

欢乐之后,聪明又多疑的曹操一拍脑袋,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人怨恨,便定会起杀心。

对方总能察觉他的杀心,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因自己“得公孙瓒求救”,派兵袭击袁绍主力。

虽然公孙瓒还是没撑到自己到来,但刘盈既然已经与袁绍短兵相接,两方就不会轻易罢手。

曹操趁此机会在河北获得了大量战果,接纳了大量降将。有生以来第一次获得如此大战果、夺得如此多地盘的曹操,就轻飘飘了。代价,便是曹昂。

“子脩,我还以为只要我灭曹操灭得够快,就能与你共事呢。”刘盈抱着酒坛子,砸进了黄河水中,祭奠这一次副本他那位不是友人的好友。

“这件事告诉我,当个屁的孝子。愚蠢的父母自己犯蠢找死,就让他们去死,别拖累我。”刘盈自言自语。

这时他自己倒是忘记了,谁在彭城前跪了几个时辰。

不孝不悌不仁不义汉太子也。

“走吧,与袁绍讲和,让袁绍把常山郡送给我。”刘盈对赵云道,“衣锦还乡,开不开心?”

赵云很想板着脸,但还是不由自主露出快意的笑容。

刘盈笑眯眯地带着张绣和赵云回军营:“只拿下了并州和常山郡,这战果可不够,希望袁绍慷慨些,看在我赠送给他的厚礼上,多给点粮草金银,弥补我们出兵的损失。”

张绣将拳头放在嘴边,遮住自己忍俊不禁的笑声。

赵云不知道说什么好。

郎君什么都好,就是颇无耻了些,经常睁着眼睛说着脸皮极厚的瞎话。

但思及刘盈是汉高祖亲手教导出来的优秀太子,赵云也只能接受主君这样的性格了。

凉州骑兵正摩拳擦掌,畅想如何一举扫平中原,刘盈却要讲和,他们士气难免低落。

马超骂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你们懂军略还是郎君懂军略?我等是郎君亲手选拔的骑将,只需要听从郎君的命令!”

凉州骑兵被马超骂得点头哈腰,就差没跪在地上对刘盈剖析自己的忠心。

刘盈看着特别想笑。

当系统用绘卷的方式,花了两个月扫灭关中残存凉州军阀时,刘盈惊愕地在降将立绘中发现了马腾马超父子。

什么?后世有名的马超居然不需要他亲自出战吗?

了解马腾马超后,刘盈才发现,嘿,真的不需要,因为马超还只是给马腾打工的儿子,而马腾连郭汜和李傕都打不过。

马腾、韩遂、王国在凉州叛乱,被大汉朝廷击败,后投靠董卓,又投向郭汜和李傕。

马腾与李傕有隙,举兵攻打李傕,被李傕大败,再次归顺李傕,驻扎在关中。

马腾入关后大部分战斗都是失败的。只是凉州多骑兵,他跑得快,总能收拢残军。难怪系统不需要刘盈亲自领兵,用绘卷就“收拾”了马腾。

刘盈入关中时,不仅郭汜和李傕在互殴,马腾和他的结拜兄弟韩遂也在互殴。

两人还没到互相杀死对方妻儿,完全结成死仇的时候,就被刘盈擒获。

凉州的地头蛇在关中被抓住,刘盈平定凉州时便很轻松了。

与演义中的“锦马超”形象不同,马超在正史中长相不出众,品德也不算良好。

大丈夫做大事不拘小节,不顾父母,必须要有汉高祖“分我一杯羹”的气度。

如曹操一屠徐州时不顾老父亲在徐州一样,马超举兵时也不顾马腾和两个弟弟在曹操手底下做官,曹操的老父亲死得很惨,马超家包括父亲、弟弟在内的三族被曹操夷灭。

马超有很强烈的向上攀爬的野心,行事冷酷不顾亲缘,只要主公能控制得住这把刀,这把刀就所向披靡。

刘盈便把马超放在了身边,为自己亲属骑将统领之一。

刘盈让马超看到,自己身边的心腹皆是和马超一样有勇有谋之人,就算自己身死,马超也不可能自立。

而自己的本事超出马超太多,与马超是天壤之别,马超若不能自立,在自己麾下才能得到最大的荣华富贵。

以利益驱使,再辅以重赏和尊重,马超便以刘盈亲卫自居了。

每当刘盈在马超面前长吁短叹,说马腾拖了马超的后腿,如果是马超领兵,而不是马腾领兵,自己必不可能轻易获胜时,马超就感激涕零,对刘盈更加心悦诚服。

刘盈擦擦眼泪,腹诽马腾是不是把马超从小打到大。马超真的是大孝子啊。

马超先训斥了凉州骑兵一遍,刘盈再安抚便很容易了。

“打仗为了什么?不过爵位和财富。如今我与袁绍相持不下,或许会被曹操偷袭。立刻吞下已经夺得的肥肉,我们才能带走最多的财富。”

刘盈可以直接下命令,但他还是召集将领,将此事细细告知,并让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7/23页)

在兵卒中宣扬,传入每一位兵卒耳中。

他又许诺,袁绍所“补偿”金银,他只取一成,其余全部由军中将士按照功劳分得。

军中兵卒欢呼,士气大振。

马超见这次刘盈再次把财物分了出去,感慨道:“郎君,你对富贵美人皆不动心,天下可有令你动心之事?”他想讨好刘盈,都找不到突破口啊。

刘盈朗声笑道:“有啊,就是天下。”

马超一愣,随即肃然起敬。

张绣和赵云悄悄交换眼神。

张绣:你说马超有可能成为主君真正的心腹吗?

赵云:不可能,郎君不喜欢他的品德。

张绣颔首赞同,自豪极了。

袁绍没想到自己再次见到“张盈”,“张盈”竟然已经与自己平起平坐。

他屏退左右,要与“张盈”单独聊天。

两人皆是勇武之人,不担忧安全,护卫便安心退下,留两位主君独自聊天。

刘盈看着桌上温着的酒,笑道:“有酒无菜吗?”

袁绍命人端上几碟小菜,刘盈才入座。

两人沉默地吃了几筷子菜,喝了第一杯酒后,袁绍才开口。

“你真的是张盈吗?”袁绍目光灼灼。

刘盈笑着问道:“那袁公认为我应该是谁?”

袁绍不说话。

刘盈从怀里取出蓝田玉雕刻的传国玉玺,将玉玺翻面,让袁绍看到底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虽然世间已经出现了多枚皇帝玉玺,这枚玉玺还是足以向袁公换取并州和常山郡吧?”

当然不能。

玉玺再珍贵,但也不足以让袁绍白送地。

但这些地本就已经被刘盈占据,那玉玺不仅值这么多地,还可得到许多粮草财物赠品。

袁绍问道:“你真的要将传国玉玺赠予我?你可知它的意义?”

刘盈失笑:“有何意义?汉高祖当年因缺钱沿用了秦朝的玉玺,这枚玉玺才有了传国的意义。若下一任皇帝将它弃之不用,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前朝遗物。”

被自己拿来打水漂的印玺能有多神圣的意义?要是那天他下池子没捞到丢进水里的印玺,唯一的后果就是自己屁股开花。

“它是否有用,全看拿着它的人。”刘盈将传国玉玺推向袁绍,“别说玉玺,就是皇帝这个身份是否有用,也是看当皇帝的人是谁。我相信袁公能好好运用这一方玉玺。”

袁绍很想矜持些,但他伸向传国玉玺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抓住玉玺的速度快得像是饿极了的人将手伸向美味的肉。

刘盈云淡风轻地放弃了传国玉玺。

袁绍迫不及待地将传国玉玺收入怀里。

当袁绍回过神时,他再看向刘盈那双平静的双眼,总觉得刘盈眼中带着嘲笑。

袁绍独自喝下一杯酒,转移话题:“张盈,你的目的是什么?”

刘盈直截了当道:“退回关中,坐山观虎斗。等两虎分出胜负再出关。”

他心道,如果不是天气太冷,关中、益州屯粮不易,他现在就出兵把袁绍、曹操拉一块儿揍了。

中原连年兵祸,后勤不足。只要他有充足的后勤支撑,战略上又不出错,就能把中原群雄都磨死。

可惜啊可惜,此次出兵后,他又得屯一年田,才能稳稳妥妥地攻打中原。

刘盈不由幽怨。阿父起兵不过七年便当上了皇帝,自己居然不如阿父。

这当然不是自己的问题,刘盈自信比阿父强多了,都是麾下之人不努力啊。

阿亮,你也弱冠了,怎么还没有变成萧何、韩信、张良三合一人才!

刚成婚不久,正在船头思念新婚妻子的诸葛亮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孙策顺手把披风罩诸葛亮头上。

诸葛亮抓住披风的边角:“我有强烈的预感,是张盈在说我坏话!”

孙策问道:“张盈哪一日不说我们的坏话?”

诸葛亮甚觉有理。

周瑜气冲冲走来,抓偷懒的两位友人去干活。

伯符就罢了,他一直这样,孔明你怎么能和伯符学坏了?!刘盈常让你和伯符搭档,是让伯符向你学好,不是让你向伯符学坏!

双倍偷懒好友,双倍暴躁。今日周瑜也在以一敌二暴揍好朋友。

曹操因好色连累优秀的长子战死的消息,被刘盈迅速传递到了南边。

桓阶一夜未眠,第二天就带着周瑜去寻张羡,劝说张羡投靠刘盈。

“张盈”说了,如果张羡肯投靠他,可以让张羡与他联宗。

既然留侯幼子下落不明,那么张羡的祖宗是留侯幼子的后人,也是极有可能吧?

“张盈”亲缘淡薄,宗室人口稀少。张太守你想不想当留侯的后人呢?

张羡回去就让人伪造族谱,兵都不要了,直接丢给桓阶让他帮忙带着,自己与儿子乘船入蜀。

诸葛亮悄悄向孙策吐槽,张羡脸上的五官都笑扭曲了。

孙策和诸葛亮在军中交头接耳的模样实在是碍眼,周瑜驱赶他们攻打武陵郡。

江湘四郡中,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都支持张羡自立。随着张羡归顺,三郡已入刘盈之手。

与益州接壤的武陵郡却按兵不动,既没有派兵向刘表求援,也没有开城门投降。

周瑜很了解武陵郡太守的心思,大抵就是想多争取些利益。

这时就要攻城,多给武陵郡太守一点压力,让他见好就收,别太过贪婪。

孙策离开时问道:“我若不小心打下武陵郡了呢?”

周瑜骂道:“打下了就打下了,还用问?”

孙策嘀咕,公瑾脾气越来越坏了。

诸葛亮虽然时常站在孙策一边惹周瑜生气,但也不得不腹诽,伯符啊伯符,公瑾脾气变差,你反省一下啊。

因为日子过得太快乐太顺畅,本来就年轻的孙策,居然还能再“返老还童”,活泼幽默加倍。

唉,公瑾,苦。

诸葛亮记录下今日周瑜和孙策的单方面争吵。给刘盈的信里,又有新的趣事可写了。

孙策上了战场,只要不中流矢,不被故意放到身前的刺客“面刺”,几乎难有对手。

武陵郡太守也不是特别坚定地想守,见确实守不住,便干净利落地投降。

刘表得知消息时,荆州长江以南已经尽归益州。

正等着吃袁术尸体的刘表,茫然地发现自己被啃掉了一半身体。

“张盈小儿辱我!立即出兵!”刘表震怒,调集兵力准备渡过长江。

已经和袁绍和解的刘盈,带着袁绍支援的大笔粮草,悄悄渡过黄河,来到了荆州南阳郡。

刘盈昂首看着南阳郡郡治所在的穰城,对张绣道:“你知道我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8/23页)

何让你叔父先回关中吗?你叔父原本会死在这里。”

张绣哭笑不得:“郎君,别说不吉利的话啊。我请为先登!”

刘盈摆手:“不急不急,先伐木做攻城的器具。”

曹操已经摆弄出了命名为“霹雳车”的投石车,自己这一方有工科天才诸葛亮和他的夫人,攻城器械更加精良。

一边打仗一边改良兵甲,老丈人耳提面命,刘盈可不敢不从。

搓手手,诸葛弩变成了攻城用的床弩,就问南阳人你们怕不怕!

刘盈还未组装好攻城器械,南阳看见刘盈竖起来的旗帜,降了。

刘盈的心腹庞统、诸葛亮等人皆是南阳人,早就渗透南阳。南阳吏民等待刘盈多时。

刘盈:“……”

灰溜溜收工,挫败。

第213章 大破荆州十万甲

孙策知道刘盈来了。

他和诸葛亮、周瑜商量了一番, 决定自己这边稍稍冒一点险。

孙策故意让岸边的布防漏洞百出,递出自己据城而守,放弃长江防线的真消息。

刘表派来的军队人数远远超过孙策。

孙策要在刘盈攻打襄阳,让刘表撤兵前, 守住城池。

孙策拍着胸脯道:“我认为一点问题都没有。”

重新变回“锦帆贼”, 率领小船去长江截断刘表粮道的甘宁很是紧张:“孙将军, 我有问题。”

孙策带着他招牌阳光笑容, 按住想要发言的甘宁:“不, 你也没有问题。”

甘宁:“……”

使君还说我性格不好, 我性格比孙将军和使君好多了。

读了很多书, 又被刘盈带着身边磨砺了两年, 甘宁的性格圆润了不少。

刘盈问甘宁要不要跟着自己走北边那路,甘宁赶紧拿出自己曾经当水贼的经历, 坚决要跟随孙策。

再跟随刘盈一段时日,甘宁的性格从有棱有角的硬石头, 不仅会越来越圆润, 估计表面都要被打磨抛光了。

佛光普照(双手合十)。

虽然甘宁压力很大,但对比了一下跟随张使君, 甘宁还是勇敢地承担了压力。

孙策悄悄对周瑜道:“张盈说, 甘宁就是越压越强。”

事务繁忙的周瑜暴躁道:“在他眼里,谁不是越压越强?孔明呢?!又跑哪去了!!守城器械的事交给他人, 不用他盯着!让他滚回来处理文书!”

几个城的后勤军备调动和城里士人的安抚工作,周瑜忙得头发都炸开了。

孙策要守城, 周瑜不能指望孙策。但诸葛亮你跑什么?!

虽然孙策时常和诸葛亮一起令周瑜生气, 但周瑜真的生气时,孙策卖损友也卖得很干净利落。

他抓住不想面对琐碎事务的诸葛亮,谄笑着送给周瑜。

诸葛亮对着周瑜讨好笑。

周瑜哭笑不得:“你以为你还是以前那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吗?都弱冠的人了, 笑成这样很难看。”

他也不过二十五六,比诸葛亮年长六岁,与孙策同年,却生生被诸葛亮和孙策摧残得好像已经年过而立。

周瑜想起庞统那张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多岁,一直都没怎么变过的老成脸,在意容貌的他不由担心,等他四五十岁的时候,不会看上去比庞统还老吧?

诸葛亮见周瑜陷入自顾自怜中,松了口气。

这样就算过关了吧?公瑾碎碎念的时候,真的很烦人。

刘盈十分了解孙策。

孙策对领兵十分自傲,自称带兵能力与自己持平,顶多弱头发丝丝那么少的一丝丝。

孙策得知自己已经南下荆州时,定会以己身为饵,拖住刘表的主力,以谋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原本历史中,张羡据守长沙,刘表派主力围之,多年无法攻下。直到张羡病死,刘表才战胜了张羡的儿子。

刘盈不信孙策、周瑜、诸葛亮三个人绑一起,还不如一个张羡了。

何况,他才不会让孙策等几年,等到病死榻前,还没有南渡接应。

张羡在病床前反复问曹老板是否南下的神态,一定很是凄楚吧。

“孙策的本事惊人,擅长以少胜多。刘表麾下无名将,仅一个黄祖还要守着江夏。我们不努力些,小心孙策击败刘表主力,北渡来嘲笑我们。”刘盈给麾下鼓劲。

张绣开玩笑道:“郎君,对孙将军领兵的本事我很服气,不会因为孙将军的嘲笑生气。只有郎君会生气。”

刘盈踢了张绣一脚:“那还不赶紧努力!我生气了,你们一个个都别想好过!”

刘盈虽不吝啬奖赏,但轻而辱人,常对下属破口大骂。张绣和赵云没少被刘盈骂。

他们二人不在意,总有人在意,认为刘盈不尊重士人。

不过看在刘盈给的高官厚禄上,他们还是勉强忍耐了下来,下定决心只要刘盈失败,他们立刻跑路,对刘盈不可能有丝毫忠诚。

马超听到他们私下的怨言,赶紧报告给刘盈。

刘盈失笑:“我确实不会以虚礼笼络人。看得见我的真心的,我就以真心换忠心;看不出我的真心的,我就以利益换忠心。孟起,你不需要忧虑。我麾下士人如云,有你这样品德高尚的忠诚之士,也会有纯粹因高官厚禄而来的投机者。天下哪有那么多高洁之人?”

马超心满意足地离开,私下对那些对刘盈有怨言的人监视更严。

张绣看向赵云:郎君说他不懂虚礼。

赵云看向张绣:郎君没有虚礼,只是虚言。

马孟起真是被郎君吃得死死的啊。他们以后大概不用再担忧马孟起会背叛郎君了。

郎君赏赐慷慨,说话动听,谁能逃过郎君的魔爪?

“你们傻站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干活!难道还要我自己整理后勤,安抚民众吗!”刘盈回头看见自己两位护卫兼门神,含情脉脉的大眼睛瞬间变成倒三角眼。

踹踹踹,干活去!

“郎君,我要为你守门啊。”

“郎君,要警惕刺杀。”

刘盈随手拽过来一位路过的新加入的将领:“张燕,今日你为我护卫。”

劝说赵云投奔刘盈的黑山军首领,在刘盈出关后立刻归附刘盈的黑山军首领张燕茫然:“啊?”

赵云信任张燕的品行,放心地拉着张绣离开。

张燕头皮发麻:“使君,我才刚入你麾下,怎么能为你亲卫?”

刘盈道:“我亲卫很多,但子龙和张绣总是担忧。你放松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你的安全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张燕对刘盈的信任又是感激,又是头疼。

刘盈让张燕跟随他南下建功立业,顺便与其余同僚磨合,张燕就对刘盈又感激又头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9/23页)

孤军深入这么危险的事,使君你怎么能信任刚归附的将领?我甚至还是贼军首领啊!

张燕想起刘盈当年一路往关中走,一路教导村人耕种,还为村人修缮农具,心头焦躁更甚。

使君从未改变,一直都是仁义之人,自不会怀疑他人。

张燕知道马超常弹劾对刘盈有怨言之人,便去找马超诉苦。

使君人品实在是太好了,要是被伤害了可如何是好?

马超深以为然,与张燕结为友人和同盟。

刘盈得知此事后满头雾水。

他甩了甩头上的雾水,忽略了此事。

虽然不太明白,但他们开心就好。人这一生,被误解的时候多了去,何必纠结?

刚编入刘盈军队的黑山军原本心里很忐忑,见刘盈轻而易举夺得南阳郡,他们第一次感到了被人迎接入城的滋味。

怎么说呢,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小膨胀。

他们摸摸胸口,背都挺直了。

一场胜利,刘盈的军队顺利磨合。

因刘表的主力渡过了长江,刘盈夺得南阳郡后,沿着淆水南下,锐气益壮。只几日时间,益州军破淆阳、新野,连战连捷,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直逼襄阳。

刘盈屯兵襄阳的门户,邓县东南的小山邓塞之上,暂时休整,没有立刻攻打邓县,而是派人劝邓县守军投降。

襄阳城池牢固,他这点人攻不下襄阳。他就赌从未被逼到绝境的刘表胆怯,从长江南岸召回荆州主力。

刘表确实慌神了。

自己的主力出发还不到半月,“张盈”都快逼近襄阳了?

他上次得到“张盈”的消息时,“张盈”不是还在冀州和袁绍作战吗?难道他已经把袁绍打败?

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不灵通。即使刘表派出了许多人去打探中原的情报,等拿到情报的时候,至少也要延后一两月。

这时谋士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谋士能根据过时的情报“预测”未来。

刘表身边文人墨客甚多,但因他没有进取心,麾下没有出众的谋士。

当刘盈兵临城下的时候,以刘表继室夫人的弟弟蔡瑁为首的荆州谋士也慌张起来,只能以眼前的事作出判断。

长江南岸的战况尚不明确,但刘盈可是已经兵临城下了。这时候不召回主力解襄阳之围,他们就要被刘盈围死在襄阳了!

也有知兵的将领认为襄阳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不用惧怕刘盈。虽然主力确实需要赶回来,但不能太急躁,先探明南边的情况再做打算。

“应该向吕布、曹操求援!”

刘表听从了将领的劝说,立刻派人向吕布、曹操求援,但他同时命令主力赶紧撤退。

刘表显然没有以自己为诱饵,找机会反歼灭刘盈的勇气。

他手下的谋士也出不了漂亮的计策,在解襄阳之围的同时打一个大胜仗,挫败刘盈的进攻。

刘表一直窝在荆州,只擅长防守了。

他这样的决定很是稳妥,并无错误,只是再次暴露他和他的荆州势力,绝非收拾山河的天命之人而已。

“刘表爱民养士,却只知自保,这样的人,只能成为贤臣,没有率领别人的资格。可惜了。”

刘表也是宗室,刘盈丢下对子孙的评价,带走大半军队和张绣、马超,绕开襄阳,悄悄驻扎在沱水南岸,再往前就是长江。

周瑜让诸葛亮亲自来传信,刘表主力将从这里渡过长江。

刘盈离开后,被迫被刘盈套了一身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笑着对赵云、张燕拱手:“诸位将军可否听我一计?”

赵云抱拳道:“使君让我等协助诸葛先生,诸葛先生请吩咐。”

刘盈都如此年轻,张燕不敢轻视任何一位刘盈年轻的心腹,忙也抱拳说自己会听话。

“那亮就不客气了。”第一次独自挑大梁,诸葛亮没有惧怕。

刘盈老对他碎碎念“你什么时候变成萧何、张良、韩信合体人”,虽然诸葛亮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但他真的有萧相国、留侯和淮阴侯教导,不能给老师们丢脸。

刘盈带走了大半军队又如何?他可不想只吓唬吓唬刘表。

“替我送信。”诸葛亮扇动着羽扇,笑眯眯道,“不止刘表从未面临兵临城下,刘表麾下士人恐怕也已经忘记现在是乱世了。刘荆州真的是治世能臣,竟然能在乱世中开辟一块乐土。”

因援军未到达,刘表不想激怒“张盈”,益州的使臣能轻易进城。

他大摇大摆地劝降,刘表也只会对使者以礼相待。

但劝降只是表面。

荆州的情报是由庞统和诸葛亮负责。诸葛亮知晓,刘表的子嗣之争已经初见端倪。

刘表原本宠爱长子刘琦。少子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后,因蔡家是荆州当地豪族,刘琮与荆州豪族更加亲近,再加上刘琮年轻懦弱没有才干,刘表心腹和一些荆州豪族便团结在刘琮身边,日日夜夜向刘表诋毁刘琦。刘表逐渐心向少子,疏远刘琦。

有这么好的离间机会,诸葛亮怎会不用离间计?

诸葛亮很早就在襄阳安插人手,让他们聚集在刘琦身边,不让刘琦看上去太过弱势。

使臣进入襄阳时,诸葛亮就让刘琦身边的人劝说刘琦,襄阳之围必解,这是大公子建立战功,重夺父亲喜爱的好时机。

刘琦当向刘表请求独领一支军队,南下支援返回的荆州主力,以免益州设下伏击。有了军功,刘琦还怕弟弟刘琮夺权吗?

诸葛亮又让入城的使臣悄悄拜访蔡夫人的弟弟蔡瑁:“张使君已经坐拥益州关中,连袁绍都败于他之手,如同当年的汉高祖一样,有吞并天下之势。刘表年老,又无进取心,即使今次襄阳不被攻破,又能抵挡张使君多久?刘表二子,大公子武勇,或许能继续守住荆州。但你和蔡夫人可能就活不了了。”

蔡瑁正犹豫时,刘琦向刘表请战,出城支援返回的荆州主力。

知兵的将领们都知道这件事十分有必要,只是刘表胆怯,不敢分薄襄阳城的守备兵力。

大公子刘琦不顾危险,愿意亲自率兵出城,将领们纷纷支持刘琦,并对刘琦的勇气十分佩服。

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为刘表军师,哪能不知刘琦行为有多正确?

这时,他应该支持刘琮代替刘琦出城,但他看着刘琮吓白了的脸,只能选择下策。

唉,以前觉得刘琮愚笨懦弱,很好控制,蔡家支持刘琮,能在荆州获得更大的权力。但刘琮太没用,遇到危急时刻也挺让人头疼的。

蔡瑁竭力劝阻刘表令刘琦出城,诋毁刘琦是故意减弱襄阳的防守,说不定是和张益州有勾结。

将领和刘表麾下一些并非荆州豪族的官吏,对蔡瑁在关键时刻还颠倒黑白十分愤怒。

刘表的嗣子之争,他们大多不感兴趣,反正与自己无关,冷眼看结果便是。

但荆州生死存亡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