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叶满枝吴峥嵘 鹿子草 44669 字 11天前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1/25页)

第101章

吴峥嵘帮忙代写作业的效果很好, 但是,似乎有点太好了。

省大的物理教学是依照苏联制度安排的,除了每周一节的《普通物理》, 还有每周一节的习题课。

叶满枝前一晚让人家帮她写了作业,第二天还自己对照着答案做了一遍, 觉得没啥问题才把作业交给了物理课代表。

十道题能做对六七八道, 是她的正常水平。

但这周的习题课上, 叶满枝却被物理老师点名表扬了。

物理老师拿着习题本说:“上周的作业是‘莫斯科大学物理竞赛会’的题目, 有一定的难度,咱班没有满分的, 最高分是叶满枝和沈墨, 80分。班长这次的作业做得很好啊, 继续保持这种势头, 争取期末考进前三名!”

他没往抄作业的方向联想,两个最高分的解题思路不一样, 不可能是抄的。

他觉得叶满枝进步很大, 这次作业就是她的真实水平。

班长在学习物理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叶满枝:“……”

完蛋, 期末竟然还要考进前三名!

她保持假笑, 接受了边鹊桥和梁宁的恭喜, 心里暗下决定, 再也不能让吴峥嵘帮她写作业了。

习题课下课以后, 她和边鹊桥准备去图书馆继续学习, 班里的男生们则一窝蜂似的挤出教室。

陈特冶就是打头的那个。

叶满枝嘀咕:“陈特冶这炼钢热情可太高了。”

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他期末物理成绩还得吊车尾吧?

边鹊桥低声说:“人家这炼钢可不是白炼的, 咱们年级团支部书记的位置还空缺着,等他炼完钢以后,陈炉长就要变成陈书记了。”

叶满枝语竭, 只能给陈铁同学竖个大拇指。

两人结伴去图书馆学习,然而刚学了不到一个小时,之前被她们提到的陈特冶就找了过来。

“班长,你们后勤能不能再为小高炉搞来十吨焦炭?”

“我们是物资供应先锋队。”叶满枝纠正了他的称呼,又问,“之前买的焦炭不是能用到十一月底吗?这才月初就不够用了?”

陈特冶一脸晦气道:“小高炉内壁淤积的灰烬太厚了,我们之前没注意,导致熔出的铁水流不下来,那一炉算是前功尽弃了。现在得把炉子拆了,将铁块取出来,再重新炼一炉,焦炭肯定不够用。”

如果后续焦炭供应不上,他是不敢点火的。

叶满枝没有立即答应,只说需要跟先锋队的队长陈莹商量一下。

那小高炉吃的不是焦炭,而是一沓沓钞票。

炼钢失败率若是一直居高不下,后勤就得一直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她现在揣着娃呢,东跑西颠拉来资金,没几天就跟流水似的流走了。

她累得够呛,最终却把人家送上了年级团支部书记的位置,这事怎么看都亏得慌。

将陈特冶打发走以后,叶满枝拉着边鹊桥问:“小高炉那边,炼钢的事全听陈特冶的啊?就没从其他院系请个专家来指导指导?”

“炼钢冶金方面的教授早被省里请去新建的钢铁厂当顾问了,连年轻教师都被市里的高炉请走了。陈特冶从动力工程系请来了两个大四的学生,但我瞧着他们像是拿小高炉做实验呢。”

叶满枝:“……”

更不想出去筹集资金了。

系仓库里那些学生作业,能卖的早就卖了。

煤炉厂的鼓风机订单要根据人家厂里的生产需要安排,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若想弄来10吨焦炭,八成还得空手套白狼。

她把小高炉的情况转告给陈莹,背上书包就回家了。

行至东门的汽车站时,意外碰上了周牧和刘诗纯。

大家都在一个学校,即使在校园里碰不到,周末回家的时候也难免碰面,从省大到656厂只有一趟电车。

叶满枝与两人点点头,电车一进站就径直上车,让售票员给她安排了一个老幼病残孕专座。

她现在是孕妇,终于可以坐这个位置啦!

由于售票员同志的嗓门有点大,几乎全车的人都听清了她是孕妇,周牧和刘诗纯自然也听到了。

叶满枝没理会周牧吃惊瞪大的牛眼。

她已经率先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了,周牧还是个光棍儿呢。

不过,她用余光瞟了一眼与周牧站在一起的刘诗纯。

这俩人一个是周副厂长的儿子,一个是刘副厂长的女儿,还都是省大的学生,八成要发生点故事了。

以周振业那个钻营劲儿,即使俩孩子没这心思,他也会撮合的。

叶满枝一路胡思乱想,电车到站以后,排在最后一个下了车。

刚走出车门,便见到了独自在站台上等她的刘诗纯。

叶满枝没问她怎么没跟周牧一起走,笑着问:“在学校还适应吧?”

“还行,就是每天都要炼钢,有点耽误时间。”刘诗纯跟她并肩走在一起,又转换口风说,“不过,我们班女生少,老师同学对我都挺好的,周师兄也经常关照我。”

叶满枝没接那周师兄的话茬,只是笑道:“各大高校都要支援钢帅升帐,即使上了清华,也有炼钢任务,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她瞅一眼刘诗纯,心里一动,问:“你在小高炉那边负责什么工作?每天都要去吗?”

“嗯,除了周末,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都要值班。”

“咱们三个专业的高炉是一起的,你要是不擅长炼钢,其实可以加入我们的物资供应先锋队,为炼钢任务筹集资金。”

刘诗纯在上大学之前就是一心读圣贤书的中学生,对大学校园里这个队那个组,全都一知半解,闻言就打听起先锋队要如何筹集资金。

叶满枝将工业经济系生产和销售鼓风机的情况,向她大致介绍了一遍。

刘诗纯属于用功型选手,炼钢占用的学习时间,让她心里总是不踏实。

这会儿有了摆脱炼钢的机会,她想也没想就选择加入了后勤组,连最初想要打听周牧情况的心思都被她抛到了脑后。

叶满枝很正式地与她握了手,欢迎她加入物资供应先锋队。

而后拿出当副主任时的派头,对年轻同志鼓励道:“咱们物资供应先锋队是为钢帅升帐保驾护航的,没有咱们的资金支持,那小高炉根本就不敢点火。咱们这项工作,甚至比前线炼钢的工作还重要!”

“能加入这支队伍的同学,都是各专业最优秀的外联和供销人才。诗纯,我知道你的理工科成绩很优秀,但你们‘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与我们工业经济系的情况差不多,更偏向财经方向。加入物资供应先锋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能发挥你的优势,还能补足你的短板……”

巴拉巴拉,叶满枝狠狠鼓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2/25页)

动员了一番。

最后又严肃正经地说:“诗纯,咱们物资供应先锋队的每一个队员,都为炼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炼钢工作结束后,会以表扬信和光荣榜的形式,将大家的成绩寄给各自的家长,以及大家所在的院系。再次欢迎你的加入,我很期待你的出色表现!”

刘诗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她出身干部家庭,厂里那些干部来家里做客时,她爸爸也跟下属说过鼓励的话。

但是当激励对象变成自己的时候,她还是不可避免地激动了!

她以前一心读书,这样的活动,她从没参加过。

叶满枝的话,让她觉得她们正在做一项了不得的事业。

“小叶阿姨,”刘诗纯保证道,“加入物资供应先锋队以后,我一定多帮小高炉争取资金!”

叶满枝神情复杂地点点头,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才在岔路口与对方挥手告别。

她这边刚将手臂放下来,便听身后有人发出轻笑。

扭头回望时,发现是吴峥嵘走在后面,忍不住瞪他一眼问:“你在后面偷听多久了?笑什么笑?”

吴峥嵘将她的书包接过来,继续笑:“小叶阿姨挺会做思想工作的。”

把人家孩子忽悠得好像明天就能入党了。

叶满枝做贼似的,将目光在前后左右迅速掠过,确认没人注意他们这边,才在吴峥嵘的屁股上拧了一下。

“要不是因为你,我能被同龄人喊阿姨吗?”

吴峥嵘将她作乱的手扯下来,提醒她在外注意影响,返回自家院子才继续道:“机灵的大孩子都喊你叶主任。刘副厂长那闺女,看起来不太聪明,她能弄来资金么?”

“人家是考清华的苗子,怎么不聪明了?”叶满枝很维护自己的新队员,“再说,她能不能弄来资金不是关键,关键是刘副厂长能否弄来资金!”

她本就没把希望放在刘诗纯身上。

“你等着瞧吧,诗纯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事实证明,叶满枝看人还是有些眼光的。

刘诗纯第二天一早就跑来了16号院。

尽管怀孕后,小夫妻不能做二休一了,但周末的早上还是可以温存温存的。

听到葵花的汪汪叫,吴峥嵘烦躁地将脸从胸前抬起来,“他们家这是什么毛病?”

怎么每次都要早上来串门?

叶满枝在他后脑上揉了揉,安抚道:“可能有急事,你去开门吧,我先穿衣服。”

“她最好真有急事。”吴峥嵘低头在顶端裹了一下,不怎么情愿地出去开了院门。

刘诗纯没有急事,但她带来的消息,对叶满枝来说算是要事。

“咱们厂子弟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办一间翻砂厂,好像在采购一种大型鼓风机。”

叶满枝问:“知道具体要求吗?”

刘诗纯将一张字条交给她:“中压式离心鼓风机,市场价五百多块,子弟校那边的资金没那么多,想买个便宜点的。你们系里能生产大型鼓风机吗?”

她觉得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具备这种生产能力。

但叶满枝却说:“能啊,学生不会,不是还有老师嘛,让老师帮着指导指导。”

反正最注重实践,又很看重资金的苗主任,一定会接下这笔订单的。

只要有了这笔订单,那十吨焦炭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她没在家里耽搁,吃过早饭就带着刘诗纯回了学校,跟陈莹和系里的值班老师汇报了情况。

这种中压式离心鼓风机的成本并不高,五十块以内就能备齐材料,但技术难度比较大。

学生确实不具备这种能力,只能由技术课老师亲自操刀,把这个鼓风机当成现场教学内容,带着大三的学生一起干。

叶满枝觉得这资金实在是来之不易,凝结了全系师生的心血,不能让炼钢的那帮人随便祸祸了。

所以,赶在陈特冶正式点火之前,她通过吴爷爷的关系,从滨江冶金学院请来了一位白发苍苍,走路都要拄着拐棍儿的退休教授,担任小高炉的顾问。

一方面提高炼钢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提高钢材的纯度,反正人力物力已经出了,要争取多给国家炼一些好钢。

炼钢一直持续到年底,叶满枝的肚子渐渐显怀的时候,报纸上终于刊登了1958年钢铁产量翻番的消息。

这一年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省大的小高炉也可以相继熄火了。

叶满枝如之前所言,不但在学校里张贴了光荣榜,还给物资供应先锋队的每一个学生家长寄去了一封对学生的表扬信。

收到表扬信时,刘副厂长那表情实在是酸爽。

他家那闺女就是个书呆子,哪会找资金和订单!

这表扬信上所说的突出贡献和那三个订单,都他娘的是他拉来的!

刘副厂长又盯着刘诗纯的名字看了一会儿,一手拿着表扬信,一手端着茶缸,去其他办公室串门了。

*

炼钢的事情告一段落,叶满枝把全副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只等着期末考试的时候一鸣惊人,也放一颗卫星。

陈莹却拿着一个名册过来问:“咱们系办工厂,那个三结合基地,要开始筹建了,你要不要报名担任什么职务?”

叶满枝问:“苗主任和老师们担任厂长吗?”

“系里成立了生产管理委员会,他们都在这个委员会里,但不兼任厂长,副厂长。这个机械厂的筹建要由学生完成。”陈莹语气还挺兴奋的。

叶满枝办过煤炉厂,她觉得机械厂建厂程序应该也差不多,于是不客气地说:“那我报名当个厂长吧。”

陈莹:“……”

你还挺敢想的。

“厂长有人选了,是我们大三的马洪亮,也是调干生。”

“哦,那副厂长呢?”叶满枝退而求其次,“能让我当个副厂长不?”

没想到她胃口还挺大的,陈莹往她肚子上瞄一眼,隔着棉袄看不出显怀,但这毕竟是个孕妇。

“你怀着孩子,有精力当副厂长么?”

“有啊,我精力还挺充沛的。”

那三结合基地的设想还是她提出来的,叶满枝无论如何得捞个副厂长当当。

她想得比较长远,工厂建起来以后,工业经济系的劳动和实习基本都要在这个“三结合”基地完成。

即使是学校里的工厂,那也有干部和工人之分。

她如果不在最初建厂的时候,争取一个干部岗位,等到工厂正式运转起来以后,全系师生都要轮班去工厂劳动,到时候她八成要下车间。

她倒不是逃避劳动,但她还揣着崽呢,总要替自己的身体和小崽提前谋划一下。

叶满枝能想到的,其他人也能想到。

所以,厂长和两个副厂长的位置早就有人选了。

副厂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3/25页)

也没她的份。

叶满枝一边感叹自己下手晚了,一边接过名册,从上往下查看还有哪些适合她的岗位。

生产计划科长和供销科长都空着。

她想当供销科长,但是考虑到供销工作要经常出外勤,她又放弃了。

最终给自己报名,当了生产计划科长。

叶满枝能捞到一个计划科长,纯粹是陈莹特殊关照她。

建厂计划是她提议的,她又有过办厂经验,这才让她在管理层占了一席之地。

除她以外,一年级再没有其他人进入这个系办工厂的管理人员名单。

几乎全被大二大三的调干生,以及学生干部瓜分了。

其他人若想进来,只能等着大三这一届的学生毕业。

叶满枝感叹一句大学也是个小社会,便将心思重新放到了期末复习上。

因着要开系办工厂,大三那批学生被苗主任塞进一家综合机械厂,下车间拜师学艺去了。

等他们学成归来以后,就是系办工厂的第一批工人。

课余时间要去工厂劳动,算作大三的实习成绩。

叶满枝觉得工厂里连工人都没有,她这个计划科长就是挂个名而已,真正上岗恐怕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然而,距离元旦还有三天的时候,陈莹却带着供销科长找到了她。

系办工厂的管理制度是完全按照正规工厂制定的,陈莹是副厂长,分管生产计划科、财务科和供销科。

“咱们机械厂的厂址已经选好了,也进行工商登记了,虽然还没正式生产,但有些事要提前准备。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还要能销掉才行。所以,最好能把咱们厂的产品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进行统购包销,能给咱们省下许多麻烦。”

叶满枝问:“机械厂要生产什么产品?”

“四个型号的鼓风机,各种教学模型,吊车减速箱,还有各种五金零件。这些都是大二大三上课学过,有过生产经验的。”

叶满枝想了想说:“据我之前的经验,明年的生产计划,计委早在十一月份就计划好了,各厂应该已经拿到计划表了。咱们现在才准备纳入国家计划的事,已经有些晚了,可能得找找关系门路。”

陈莹颔首说:“苗主任已经帮咱们联系了市计委的同志,我下午就带人去谈。另外还有五金公司和钢厂那边,可以去跟他们谈谈来料加工业务。”

叶满枝接下了去五金公司的任务,第二天就带着体育委员赵金花同学,一起去了省五金公司。

站在五金公司门口,望着那气派的四层大楼,赵金花喃喃:“班长,人家公司的经理能搭理咱们吗?”

“这是苗主任介绍的关系,据说咱们系里去年的技术课作品,全卖给了五金公司,一回生二回熟,应该可以吧?”叶满枝觉得省大系主任的面子还是有些用处的。

然而,两个大学生很快就意识到,省大系主任的面子,在省五金公司这样的大单位面前,屁用没有。

苗主任给的联系人是五金公司副总,那她们就只能拜访这位副总。

被门卫放进去以后,她俩在会客室等了两个多小时,愣是没见到这位副总的人影。

叶满枝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省五金公司的副总,可能是副厅级干部。

她当街道副主任的时候,年底的会议不断,轮到人家公司副总这里,事情肯定更多。

人家真未必有时间会见两个大学生。

而且还是上门求人的大学生。

俗话说,求人低三等。

此时倒是应景了。

两人在会客室里等了一下午,当然她俩不是干等的,临近期末,她们是带着课本来的。

一边复习,一边等人。

可惜人家领导实在抽不出空来,只能约下次。

等叶满枝询问秘书,可以约在哪一天的时候,人家又说最近一周都排满了。

叶满枝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

供销科长苏芮是去钢厂联系业务的,回学校以后,主动跑来叶满枝这里打听进度。

发现她也与自己一样没见到正主以后,嘟囔道:“老苗的面子是不是不好使啊?”

叶满枝呵呵笑:“咱们是求人的一方,又不能给人家塞什么好处,即使是校长的面子,也未必管用。”

苏芮刚当上供销科长,工作很有热情,之后又往钢厂跑了两天。

而叶满枝只往五金公司跑了那一趟,后续就再没什么动静了。

若是寻常时候,她不介意表现积极一点。

但她现在毕竟是个孕妇,外面天冷路滑,她可不想主动上门吃闭门羹。

省大系主任的面子没用。

在对方看来,她这个大学生,与那些上门求合作的供销人员没什么区别。

叶满枝继续准备期末复习,等她完成了最折磨人的物理考试以后,去了一趟苗主任的办公室。

她简单介绍了一下前几天出去跑合作的情况,而后实话实说道:“主任,咱们虽然是省大的工厂,牌子响亮,但咱毕竟是求人的一方,求人低三等,总去上门求人,很容易失了咱们省大的风度。咱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些人主动上门来啊?”

反正她是不会大冬天出去跑业务的。

苗主任与业务部门打过交道,清楚那些人都是什么德行,看叶满枝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在外面受了委屈。

他笑道:“你是当过干部的,校外是什么情况,你应该比普通学生更清楚啊。”

校园是象牙塔,但出了校园可就不是了。

叶满枝嗐了一声说:“主任,我不怕丢面子,以前为了给我们街道申请一个小学指标,我在区教育局站过一个礼拜的岗。但是省大是重点大学、高等学府,咱们的系办工厂应该区别于普通的企业,保持咱们的气度气节。”

苗主任认可地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咱们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很明显的特点,省大是高等学府,就应该发挥高等学府的优势。主任,您觉得咱们工业经济系开设一个企业厂长经理进修班怎么样?往那几个单位发函,让他们派人来咱们的进修班学习,到时候不用咱们出去求人,他们自己就上门了。”

第102章

从省工业厅回来后, 何光平把秘书喊了进来。

“上个礼拜是不是收到一份从省大发来的什么函件?”

“是啊,省大要开办一个专修班,让咱们五金公司派员去上课, 您说没时间……”

何光平:“你把原件拿来我看看。”

小王站在原地没动,觑着他的眼色说:“那通知上要求五个工作日内回电确认, 逾期不回复的视作自动放弃进修资格, 这都过去七八天了。”

“上个课而已, 哪有那么严格!你给他们回个电, 就说我会按时去上课。”

小王按照他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4/25页)

要求去秘书室打电话,没过多久便返回来讲:“领导, 省大那边说这一期的专修班已经满员了, 现在不接受报名。”

“那边是谁接的电话?”

“工业经济系的一个教师。”

何光平的手指在桌上点了点, 没再说什么。

他前几个月刚参加了省委党校的学习班, 脱产学习三个月,落下了不少工作, 所以听说省大开了什么专修班, 他没多想就拒绝了。

不过, 他今天去省工业厅开会才听说, 那专修班是省大和工业厅一起办的, 总共只有三十个名额, 省里几家大型企业的领导都进入了学员名单。

省五金公司的规模不小, 但是与钢厂、重型机械厂、发动机厂这样的重工业相比, 还是有些差距的。

进修名额由工业厅安排,省五金公司归属轻工业, 这次并没有拿到学习机会。

他在工业厅听到消息的时候,心里就不太高兴。

大家都是省字头的单位,平时称兄道弟亲亲热热, 因为一个专修班,反而要被划分三六九等了。

何光平径自琢磨了一阵,拿出联络簿,在上面找到苗继耕的办公室号码,抓起桌上的电话就给对方拨了过去。

苗主任客气得很,听他提起专修班,就笑着说:“这次的专修班是由我们工业经济系出资主办的,主要是响应号召,尽可能地协助各大企业实现管理上的跃进。这是省大第一次为企业干部开班,校党委和省工业厅都相当支持。”

何光平问:“苗主任,这学习班的名额到底是工业厅分配,还是你们省大分配的?”

“我们给了省工业厅三十个名额,自己留了十个名额,”苗继耕哈哈笑道,“这十个名额主要是给合作单位准备的,这两年省五金公司没少支持我们工业经济系的工作,我们要办厂长经理专修班,肯定要给五金公司留一个名额的。”

说到这里,他停顿片刻,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你们处于重要的领导岗位,时间可能不好安排,所以这学习的事全凭自愿,没时间的话,我们就把名额安排给其他单位。”

何光平打哈哈说:“提高业务水平是大事,再忙也得挤出时间来提高自己。苗主任,我上周去分公司出差了,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报名,现在报名确认还可以吧?”

电话那头安静了两秒,苗继耕靠在椅背上,喝了口茶水,才不紧不慢地说:“系里可能已经往其他单位发函了,一会儿我去问问,尽量拦下来。要是已经发出去了……”

何光平抢白道:“那你老苗就想办法追回来,苗主任,咱们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你那十个进修名额,无论如何得给我们五金公司留一个吧?”

苗继耕这回答应得爽快,笑着说:“行,这事我来安排,明天让人给你邮寄一份正式的入学通知。”

放下听筒,他就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工业经济系是搞财经的,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教学,他一直督促系里的老师们,多与业务部门联系,每个人都要在业务部门交几个能经常联系的朋友。

但是这种关系不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必须双方都能获益,才能持续发展。

高校教师有点社会地位,却没有实权,无法给人家带去什么实际的好处。

尤其从去年开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后,高校师生陆续去工厂劳动实习,整天给人家添麻烦。

高校这边渐渐就成了经常求人的一方。

叶满枝提到的这个厂长经理进修班,倒是给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工业经济系原本有个类似的进修班,学制十个月,学生全是来自工业部门的县处级以上干部。

但这种进修班是由政府出资,委托省大开班教学的。

什么时候开班,招收哪类学员,以及教学内容,全由业务部门说了算。

这次由省大主导开班,邀请各大企业领导,尤其是与学校有过合作关系的企业领导来学校进修,总算让他们的腰杆挺直了一回。

*

苗主任忙着与业务部门拉关系的时候,叶满枝已经回家放寒假了。

除了刚结婚那会儿去南方探亲,她还是第一次享受这么长的假期。

每天除了听收音机,就是鼓捣吃吃喝喝。

兴许是怀了孩子的缘故,她感觉自己最近简直胃口大开,而且特别馋。

做梦都能梦到吃的东西。

昨晚她在梦里吃爆米花了,今天上午她就提了一小袋大米,准备出门蹦一锅大米花。

结果她挺着肚子绕了两条街,始终没见到每年冬天都出来蹦爆米花的师傅。

经过街道办的时候,她特意进去问了一嘴:“金宝儿,街上那个蹦爆米花的师傅怎么没出摊啊?”

刘金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没精打采地说:“上个月出了几天,但公社搞大食堂的时候,他去后厨炒菜了,估计没时间蹦爆米花了。”

光明街最终没能逃脱成立公社的命运,在这个月正式响应号召成立了人民公社。

而且为了把更多妇女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公社在每个居委会都成立了大食堂。

反正粮食限购已经放开了,可以不限量随便吃,居民们都愿意花点钱,拖家带口地去食堂吃饭。

每年冬天都出来蹦爆米花的刘师傅,今年没出摊,被居委会征召到食堂炒大锅菜了。

“我昨晚做梦都想吃爆米花呢。”叶满枝遗憾地感叹一句,重新戴好帽子围脖,对刘金宝招呼道,“金宝儿,你送送我。”

“你又不是马上就要生了,咋还得让人送啊?”

刘金宝口中抱怨着,但还是把她送出了街道办的院子。

走出了其他人的视线,叶满枝才问:“你怎么回事啊?上次见你就是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之前那股奋发向上的劲头去哪了?”

“哎,现在没啥奔头,还怎么奋发向上啊?”

刘金宝如今倒是挺理解从街道调去工厂的庄婷。

叶满枝去上大学之前,向组织推荐了他当街道副主任。

他抓特务受伤立功,前半年的工作表现也可圈可点,有很大概率能升官。

叶满枝离开后,副主任的位置空了两个月,他以为组织可能还要考察他,所以那段时间工作特别卖力,凡事都冲在前头。

结果上个月初,光明街道办突然空降了一个副主任。

四十多岁的女干部,之前在其他街道当过妇女主任。

这回主任副主任全都配齐了,而且都是刚被任命不久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干部调整。

刘金宝的期待落空,又看不到升迁希望,最近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叶满枝睨着他问:“你以后就一直这样半死不活啦?”

“不然呢?”

“我发现你这人功利心也太强了点,之前为了当正式干部,后来为了当副主任,你都能可劲儿表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5/25页)

。一旦没了好处,你立马就松懈了。要是被领导知道了你这个毛病,以后哪个领导还愿意提拔你啊?”叶满枝劝道,“你赶紧打起精神来吧!”

刘金宝偏头望向她,满眼羡慕地说:“我要是有高中学历,现在也跟你似的考大学去了,谁还在街道办里窝着啊?”

“现在是人民公社了。”叶满枝纠正。

“换汤不换药,都是那么回事。”

“那能一样么?去年七月份,区里就想让光明街当公社试点,但老张不太愿意,”叶满枝低声问,“你知道为啥不?”

“为什么啊?”

“街道办的领导只有主任副主任,人事并不复杂。但是成立公社以后,除了书记社长,还要吸纳其他委员。”叶满枝问他,“咱们公社目前还没任命其他委员吧?”

“没有啊。”

叶满枝呵呵了两声,不搭理他了。

半晌,刘金宝那泄气的皮球又重新鼓了起来,连声问:“小叶主任,你觉得我能混个委员当当不?”

“不知道,看你这半死不活的样子,有点够呛。”叶满枝挑剔道,“我要是领导,我就不选你。”

她跟刘金宝关系不错,还想让他长期驻扎在光明街呢。

要是跟庄婷似的一言不合就调去其他单位,那她以后找谁办事啊?

叶满枝鼓励了小刘干部一番,让他快快振作起来,然后就被重新振作的小刘干部从街道办,一路送到了家门口。

知道她是为了吃爆米花才特意出门的,刘金宝离开后,又去门口的供销社买了两大块米花糖给叶主任送了过来。

叶满枝拿了两个能酸倒牙的国光苹果,送给他当回礼,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那两块米花糖。

不过,也许是心理作用,虽然已经吃了米花糖,但她当晚做梦的时候,又一次梦见了爆米花。

于是午夜时分,沉睡中的吴峥嵘被嘴馋的媳妇摇醒了。

“怎么了?”他在黑暗中睁眼,下意识伸手抚上她的小腹,“哪里不舒服吗?还是想上厕所了?”

“吴峥嵘,我想吃大米花!”

“吃什么?”他没听清。

“大米花!”叶满枝提高声音说,“我刚才做梦,梦见我坐在一个浴桶里吃大米花,随便吃!”

吴峥嵘往漆黑的窗外望了一眼,叶来芽只是想吃个大米花,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这真不算什么离谱要求。

只是这大半夜的,他确实变不出大米花来。

“你是不是饿了?要不我给你泡个奶粉喝?”

叶满枝原本只想吃个大米花,这会儿听他提起奶粉,顿时就不乐意了。

“你还敢提奶粉!我在柜子里攒了六袋奶粉,你怎么趁我不在家送人一大半!”

她前几天清点库存才发现,奶粉只剩两袋了。

“出租车是你亲侄子,又不是外人。”

吴峥嵘把人家孩子抱得直哭,总要给点补偿的。

叶满枝小心眼地想,那四袋奶粉八成都进了三哥三嫂的肚子里。出租车是喝母乳的,人家根本就不喝奶粉。

但这话又不好跟吴峥嵘说,她便气呼呼地趴在他怀里不吱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