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陆跃进背着枪,一脸认真地问,“首长有什么指示?”
叶满枝:“……”
这小屁孩跟谁学的。
“首长”的手里还提着活鸡、猪肉和冻梨冻柿子,但是并不影响他问话的气势。
“陆跃进,你身上这把枪是哪来的?”
“我爸给我做的呀!”
吴峥嵘垂眸看向他,不辨喜怒地说:“那你爸技术还挺好的,做的跟真枪似的。”
小孩说话的时候将围脖拽了下来,叶满枝认出他就是想花四毛钱让吴博士做枪的那个。
她瞄一眼小孩背后的枪,还真挺像真的。
吴峥嵘招来执勤小战士,小声叮嘱了几句,然后对陆跃进说:“你跟我回家。”
“我是儿童团的宣传员和小队长,”陆跃进站在原地不肯走,磨磨蹭蹭道,“我还有执勤任务呢。”
吴峥嵘问:“你想让我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缴了你的枪?”
小陆宣传员被他吓得不轻,瘪瘪嘴想哭,可是在小朋友面前,又有点没面子。
他犹犹豫豫的时候,吴峥嵘已经对自家闺女交代了。
“吴玉琢,你带领其他同志继续执勤。陆跃进帮我提点东西回家。”
“是!”小吴同志美滋滋地接受了首长交办的任务。
而吴峥嵘将那条猪肉交给陆跃进,转身便走在了前面。
陆跃进不情不愿地跟上他,嘟囔道:“她又不是队长,怎么带领大家执勤?”
“你是队长,你怎么不喊口令呢?”吴峥嵘鄙夷道,“出风头的时候你跑在最前面,脏活累活都让别人干了是吧?”
“……”
夫妻俩带着别人家的孩子回了家。
叶满枝安顿好自己的福利鸡以后,往院子里张望一眼问:“他这把枪真的是真枪啊?”
“嗯,汽枪。”吴峥嵘将收缴的枪放到桌子上。
叶满枝咋舌:“这孩子的胆子可太大了,背着真枪到处执勤,万一走火了怎么办?”
“走火倒不至于,没装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6/31页)
弹。”
听说没有子弹,叶满枝凑到那把汽枪旁边瞄了几眼,“他这枪从哪来的?不会是偷家里大人的吧?”
“说不准,保卫处有几把汽枪,这种枪不用火药驱动,军校学员偶尔也用汽枪打靶。”吴峥嵘撇嘴说,“淘小子到处乱窜,谁知道他的枪是从哪弄来的。”
叶满枝想去院子里看看罚站的小孩。
然而,她这边还没起身,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哭声。
保卫科长和陆跃进的父亲一起赶了过来,熊孩子被亲爹在屁股上踹了一脚,哇一声就哭了。
吴峥嵘走出门,将那把枪交给了保卫科长,“B513型汽枪,查查哪里丢失枪支了吧。”
自家没有这种枪,老陆又踹出去一脚,“还不赶紧交代!枪从哪里来的?”
“呜呜呜呜……”陆跃进捂着屁股,哭天抹泪道,“大亮哥借我的!呜呜呜呜……”
老陆对几人解释说:“大亮是他表哥,前两年参加过除四害突击队,为了打麻雀买过一把汽枪,这把应该就是那时候买的。”
吴峥嵘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对小孩说:“时间不早了,跟你爸回家反省去吧。”
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保卫科长要带这父子俩回去询问详情,检查保卫科的枪支,还得把那个大亮喊来核实情况。
与吴峥嵘交谈几句,便敬礼离开了。
叶满枝回屋就问:“汽枪真是大亮买的?这种枪还能随便买啊?”
“嗯,有人用这玩意打麻雀,效果还挺好的,”吴峥嵘解释,“并不是随便买,需要去公安局登记备案,有公安发证才行。他那个表哥把汽枪随意借给外人使用,还被抓了现行,估计证件和汽枪都保不住了。”
叶满枝问:“这种汽枪在哪买啊?”
“没买过,可能在百货商店吧。”
*
叶满枝琢磨了半晚上汽枪,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被公鸡咯咯的打鸣声吵醒了。
“这鸡起得也太早了!”她捂着耳朵缩进男人怀里嘟哝,“起床号还没吹呢!”
“要不今晚就炖了吧?”吴峥嵘眯缝着眼睛提议。
“先问问你闺女同不同意吧,能过了有言那一关,咱就炖了。”
昨晚执勤回来以后,吴玉琢对这只突然出现的小公鸡稀罕得很。
不但给小公鸡喂了小米和水,还指挥她爸给鸡在屋里搭了一个窝。
看那副样子一定是不舍的吃的。
吴峥嵘听到军号声起床,低声叮嘱道:“你看住她,别让她给鸡取名,鸡肉太老不好吃。”
叶满枝本来还想继续眯一会儿,却因为这句话笑得睡不着了。
若是真的给鸡取了名,那八成要等到它寿终正寝才能下锅了。
她起床的时候,小吴饲养员穿着线衣线裤,顶着鸡窝似的头发,已经给梨花喂了水,也给小公鸡喂了白菜叶子。
叶满枝在心里寻思到底该炖着吃还是红烧吃,吸溜着口水去上班了。
她上午只去办公室点个卯,跟厂办交代了自己的去向,便带着周如意进了城。
“厂长,”周如意看了眼手表,“咱俩这时候去商店啊?”
现在还是上班时间呢。
“对,去城里搞个市场调研。”
叶满枝在食品厂工作的时候,经常去车间参加劳动,但她对曙光厂的生产远没有另几位厂长熟悉。
所以,她就不去车间耗时间了,先做自己擅长的,考察一下市场行情。
两人乘车直奔中国大街,前往第一百货商店。
正逢年关,百货商店里全是采购年货的市民。
一楼的花岗岩地砖被雪水踩得泥泞,没多久就由工作人员撒上了一层厚厚的锯末子。
叶满枝在木屑上蹭干净鞋底,拉着周如意直奔三楼的体育用品柜台。
与糖果、糕点、纺织品的柜台相比,这里堪称冷清。
叶满枝不用排队,上来就问:“同志,有汽枪吗?”
“有,你买汽枪干什么用的?”售货员问。
“除了打麻雀还能干什么呀!”叶满枝装作很懂的样子说,“我知道买这个要登记备案的。”
见她是个懂行的,售货员从货架底下拿出了一把汽枪样品。
“这个是上海汽枪厂生产的,射程70米,打麻雀用这种就够了。”
“还有其他厂家的吗?”叶满枝拿起汽枪颠了颠,“有没有咱滨江本地生产的?”
“没有,咱这里哪有汽枪厂啊?”售货员又拿出另一支汽枪给她们看,“这种是北京汽枪厂生产的,射程能达到100米,比赛级别的。”
周如意惊愕道:“这个还能参加比赛呢?”
“当然了,省里每年都组织射击比赛,全国的射击比赛也很多,一般买这种100米射程的就足够用了。”
叶满枝是来考察市场的,尽量问得详细。
“同志,参加射击比赛的运动员多吗?这种汽枪的销量怎么样?”
售货员闲着也是闲着,单肘撑在柜台上说:“运动员就那么多,有了参赛枪以后,很少会更换。但是前几年开始,国家体委和共青团还是什么的,不是提倡让青少年进行国防体育运动,开展国防教育嘛,青少年得掌握初步的军事技能,所以那个航模啊,射击啊,游泳啊什么的,就全都热起来了。农村有民兵预备役训练,咱们城里就成立了射击俱乐部,我儿子还在基层射手训练班参加过射击培训呢。”
“掌握军事技能,那得用真枪吧?用汽枪能行么?”周如意问。
“哈哈,哪有那么多真枪给咱打靶?基层训练用汽枪就行,你们是个人买还是单位买采购啊?”售货员强调,“汽枪要去公安局登记备案,你们要是单位采购,就先去公安局开个证明,否则我们卖不了。”
叶满枝笑着答应,又问:“同志,只有这两种汽枪吗?哪种卖得最好啊?”
“就这两种,上海的射程短,稍微便宜点,用来打麻雀已经足够了。北京这种射程远,要略贵一些。”售货员敲了敲柜台说,“第一百货是全市商品最全的商店,你们即使去了体育用品商店,能买到的也只有这两个牌子。”
两人与售货员道了谢,从商店离开后,周如意有些振奋地说:“厂长,咱们能不能转产生产汽枪啊?”
“不知道呀,还得再看看市场行情,对比一下咱们厂的生产能力。”
还有三天就是春节。
叶满枝心里蠢蠢欲动,很想跟其他厂领导交流一下看法。
但是她上次提出生产玩具枪的时候,已经被人家笑话过一次了。
这次得严谨点,提前做好市场调研。
所以,小叶厂长打算暂时按兵不动,先去考察一下市里的射击俱乐部。
她觉得那个基层射手训练班挺有看点的,想带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7/31页)
家吴玉琢一起去训练班熏陶一下。
“顺便还可以带上你车哥和球哥。”叶满枝觉得自己很贴心了。
然而,吴玉琢却毅然拒绝了妈妈的提议。
“妈妈,我晚上没空出去玩,我还有放哨任务呢。”
“跟你们小队长请个假呗,谁家里还能没点急事啊?”
吴玉琢背着手,故作为难地说:“哎呀,不行,我现在就是小队长,我怎么自己跟自己请假呀!”
叶满枝微怔一秒,赶忙问:“宝宝,你当小队长啦?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今天呀!”吴玉琢既高兴又疑惑地说,“不知道怎么回事,陆跃进突然就不能当小队长和宣传员了。团长让我们小队的小朋友重新选个小队长,我口令喊得最好,大家就选我啦!”
“那宣传员是谁啊?”
“也是我呀!”
叶满枝连声称赞:“宝宝你太厉害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之前那些口令都不白喊!”
那个陆跃进小朋友,肯定是因为违规使用汽枪被儿童团撸掉了。
她跟闺女商量,“有言啊,你爸要是想炖了大花,你就让他吃了吧。”
第193章
叶满枝的福利鸡, 因得名大花而保住了一条小命。
整个春节期间,一直在家里咯咯哒咯咯哒,高傲地昂着头颅。
吴峥嵘对大花的嫌弃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家从来不养闲人、闲猫、闲狗, 梨花常年负责捕鼠工作,葵花也有看家护院的执勤任务。
但这个大花是只公鸡。
不能下蛋, 还特别吵, 天不亮就开始打鸣。
所以, 吴峥嵘和叶满枝总想找机会炖了它。
为了留住大花, 吴玉琢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大花联系了一份工作。
隔壁周所家也养鸡了, 但他家养的都是母鸡, 每天下蛋给四个孩子补充营养。
“开春以后, 芳芳姨想孵一窝小鸡, 到时候可以把大花借过去孵小鸡。芳芳姨说,如果抱窝成功, 大花就能得到两个鸡蛋的工资啦。”
得知她的打算以后, 叶满枝和吴峥嵘都没再提炖了大花的事。
“咱家可以再圈个鸡窝了。”吴峥嵘说。
“嗯, 我看有言每天喂大花喂得挺起劲, 反正一只鸡是养, 一窝鸡也是养。我们家以前住平房的时候也养鸡, 我就是在她这个年纪开始负责喂鸡的。”
于是, 吴玉琢小同志就多了一份新工作——家禽饲养员。
……
过了一个春节, 家里和单位都是新年新气象。
叶满枝放下了没能吃到小鸡炖蘑菇的遗憾。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听到一个好消息——玩具枪生产小组的试制成功了!
玩具枪没啥技术含量, 只要外形好看就行。
负责玩具试制的康健,将几把铁质手枪交给叶满枝,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叶满枝:“……”
行吧。
她来了曙光厂以后, 仍然分管经营工作。
产品销路,确实应该由她牵头去找。
曙光厂没有供销科,只有供运科。
顾名思义,供运科就是负责供应原料、运输物资的。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833厂几乎没有销售环节,所以,原供运科,现供销科的这批人,全都没有销售经验,也没跟各省市的商业部门打过交道。
所以叶满枝打算让供销科先用玩具枪练练手。
由供销科的同志,自己出门找找订单。
“叶厂长,不就是玩具枪嘛,咱供销科保证来个开门红,搞几个大订单回来!”
供销科长程良才三十多岁,意气风发,他进厂工作的时候,正是833厂的鼎盛时期。
供运科出门采购时是甲方,从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因此,程良才说话时,与雷万元是一脉相承的牛气哄哄。
叶满枝心想,有本事的人都比较高傲,比如她家吴峥嵘。
这个程科长瞧着挺有自信的,兴许能做出大成绩。
“那行,程科长,你放手去干,争取多拉几个大订单,为咱们的转产工作打响第一炮!”
……
叶满枝放心地将销售工作交给了供销科。
又出门考察了几天以后,她给雷万元提交了一份生产汽枪的可行性报告。
“咱们省内没有专业的汽枪厂,相关产品都是从外省市调入的。省里每年都要组织专业和业余的射击比赛,各大机关、企业、学校都有人参加这类比赛,所以规模不算小,汽枪作为体育用品,有一定的市场行情。就是不知道咱们厂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能否实现转产。”
雷万元将她那份报告看了一遍,又翻回去重新看。
“这玩意不像自行车和收音机使用广泛,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采购的限制都是很多的。”雷万元伸出两根手指,“以咱们厂的生产能力,如果拨出一半的职工生产汽枪,年产量最少是这个数。”
“两万支?”叶满枝问。
“嗯,”雷万元摩挲着一只未点燃的香烟,“如果真的转产搞这个,只靠射击俱乐部和打麻雀的那点需求,是完全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的。”
叶满枝说:“国内市场确实不大,所以我考虑过出口的可能。我听说射击在西德算是一项热门活动,作为体育项目在民间相当活跃。但是他们那边在战后被禁止生产这类产品了,需要从国外采购。过年之前,我去拜访过省外贸局的段副局长,咱们省里暂时没有这类产品订单,如果能在今年春季广交会之前通过产品评估的话,可以将咱们的产品放进出口清单,去广交会上找找销路。”
“广交会在什么时候举办?”雷万元从没参加过广交会。
“四月中旬,还有两个半月左右。”
“两个多月转产汽枪,那时间有点赶了。”
叶满枝低声说:“这是计划外产品,面对内销市场的时候,咱们的成本如果是50块,那出厂价顶多定到60块,但是外销的话,要根据国际市场行情走,出口价可能会达到80至90块。”
“利润能达到这么高?”常年只有5%利润的雷万元震惊了。
“要看国际市场行情。”
“哪怕只有80块,那利润也不低呀。”
雷万元要求不高,如果每件产品的利润能达到30块钱,两万件就是60万,那一年后转产自行车或收音机就有本钱了。
叶满枝感觉雷厂长的双眼已经开始冒光了,她谨慎建议:“咱们还是按照早先定好的原则,少量试制,看看市场行情再说。”
“哈哈哈,我知道知道!”
雷万元跑到办公室门口喊了一嗓子,把在家的康健、黄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8/31页)
,还有技术科的工程师喊了过来。
听了他们的打算,黄河一拍大腿说:“可惜老袁去小三线了,他之前就自己研究过这玩意,59年除四害的时候,咱厂用来打麻雀的枪全是他搞出来的。”
雷万元说:“他那个射程不太行,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100米射程的了,咱们曙光厂既然要搞就搞最先进的,不说突破100米,也要差不离。”
康健仔细将叶厂长的报告翻阅了一遍,拧眉道:“汽枪与咱们之前的产品工艺特点相近,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而且不用增加设备。但是如果靠咱们自己试制,起码要三五个月的时间,想参加今年的广交会不太可能。”
闻言,雷万元把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全都喊了过来。
大家一起讨论两个月完成汽枪试制的可能性。
技术上的问题,叶满枝插不上话,只能坐在一边旁听。
但她听出来了,这种产品的主件、部件加到一起有上百个,要用到的刀具、量具有上千种,几位工程师都觉得俩月完成试制不可能。
叶满枝从上午坐到下午,午饭也是在会议室里吃的。
临近下班的时候,雷万元拍板说:“咱们分两步走,先组织人手设计图纸,制定标准。另外,跟上海厂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双方合作。让曙光厂使用他们现有的图纸,咱们厂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协助对方提高产品质量。”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相当有自信。
833厂在行业内的技术水平不是吹的。
要不是参加广交会的时间太紧张,他们其实自己就能将汽枪鼓捣出来。
*
定下了试制汽枪的目标以后,几位男厂长负责研制汽枪,而叶满枝则组织人手向工商局递交了商标申请。
她忙碌了几天,突然想起玩具枪的销售情况似乎没有后续。
“如意,供销科那边怎么样?接到玩具枪的订单了吗?”
周如意摇摇头说:“我正想汇报这件事呢,供销科那边一把玩具枪都没卖出去。”
“一个订单都没有?不可能吧?”
“真的,供销科那些人说,把产品拿去商店和供销社,人家一听出厂价就摇头了,这么贵的玩具枪,一般人买不起。”周如意犹豫道,“现在不少人都说这种玩具枪可能要积压到仓库里了,咱开门第一枪放了一个哑炮。”
除了几位厂长靠面子拉来的五金零件和汽车配件订单,玩具枪算是曙光厂转产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产品。
不少职工都在关注玩具枪的销售情况。
从供销科带回的消息来看,这种产品的市场反馈不太行。
叶满枝刚来曙光厂就给厂里拉来两条果酱生产线,其实给职工们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但玩具枪也是她提议生产的,现在生产出来了,却卖不出去。
又让大家对她的信心有些动摇。
周如意在家属院的筒子楼里,已经听到好几个人嘀咕叶厂长了。
听她吞吞吐吐地介绍了情况,叶满枝心知流言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
她蹙眉沉思片刻,什么也没说。
让秘书在厂里看家,她自己带着一把玩具枪出门了。
她先去了两家商店和两家规模稍大的供销社,考察一下玩具柜台的情况。
然后乘车前往光明街,去光明街邮电所,找到了黄大仙。
黄黎这几年接连出版小人书,又在报纸上发表过不少赞颂工农阶级的文章,算是邮电所的笔杆子,去年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了。
见到叶满枝的身影,她惊讶地问:“叶大厂长怎么来了?你们单位这么早就下班了?”
“哈哈,我上班时间过来,肯定是来办公事的呀。”
黄黎搬了把椅子给她,“什么事?”
“黄主任,”叶满枝笑问,“你现在算是畅销书作家了吧?”
“……”黄黎谦虚道,“谈不上畅销,都是给孩子们看的书。”
“孩子的市场多广阔呀。”叶满枝将玩具枪掏出来,放在桌上,“黄主任,能帮我个忙不?”
黄黎被它吓了一跳,“你从哪弄来的?赶紧收起来!”
“哈哈哈,这是我们厂生产的玩具枪,给小孩玩的,”叶满枝推给她,“你能不能帮我们这个玩具枪,画个连环画?”
“什么样的连环画啊?”
“就是你之前出版的那种类型,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不用画太多,有一两个小故事就行。我想放在包装盒里,买玩具就送一大张连环画,孩子们娱乐的同时,也能接收点爱国主义熏陶。”
黄黎问:“你们这个产品卖得不好吧?”
“嗯,定价有点贵,不太能被消费者接受。”
“多少钱啊?”
“出厂价一块九,估计商店要卖到两块二以上了。”
黄黎拿起玩具颠了颠,“你们这个玩具枪的质量挺好的,但确实太贵了。”
两块多钱的玩具,她其实愿意给儿子买来玩玩。
但她的消费观念是21世纪的,时下的普通家长,一般不舍得给孩子买这么贵的玩具。
“你们产品定价这么高,即使加上了连环画,也未必有效果。”
“死马当活马医呗,先试试。”叶满枝说,“嫂子,我不让你做白工,到时候厂里给你润笔费。”
“润笔费就不必了,你们厂送我两把玩具枪吧,另外连环画要保证有我的署名。”
“那没问题。”
叶满枝与黄大仙商量了连环画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眼瞅着天色渐暗了,她没再回厂里,留在娘家吃了一顿晚饭。
次日去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供销科的程良才请了过来。
程科长再没了之前的意气风发,见了叶满枝便大倒苦水:“叶厂长,这个玩具枪真的不行,我们供销科的同志,跑了大大小小的商店和供销社不下三十家,没有一家愿意采购的。”
“除了价格贵,他们还挑剔别的毛病了吗?”叶满枝问。
“那倒没有,咱们厂的产品用了真材实料,技术也没得说。”程良才颓丧道,“叶厂长,这么贵的产品,要不还是走出口吧?内销市场真不行。”
程良才在833厂供运科的时候,一直是给人摆脸色的那一方。
这回为了拉到玩具枪的订单,他反而要天天看人家的脸色。
这十多天过得别提多难受了。
“要是出口也不行呢?”叶满枝说,“咱们同时试制了三种产品,但是因为玩具枪最简单,便被最先试制了出来,职工们都在盼着咱们打响第一炮呢!要是内销和外销都不行,那这一炮是不是就打不响了?”
“……”程良才闷声道,“那也是没办法的,试制嘛,有成功就有失败。以后再想试制新产品,还是提前考察一下市场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90-200(第9/31页)
他觉得产品卖不出去,一是因为定价太高,二是因为这是领导们拍脑袋的决定。
这个叶厂长以前是从事食品行业的,对其他行业一窍不通,她觉得生产玩具枪简单,就让车间试制玩具枪。
殊不知这种玩具枪成本高,定价也高,在国内完全没有市场。
叶满枝听出了他话里的埋怨,心说这供销科长本事没多少,怨气还挺大的。
刚开始听对方信誓旦旦地拍胸脯,她还以为人家是什么供销奇才呢。
她在心里翻个白眼,肃着脸说:“程科长,你通知供销科的所有同志,咱们一起去一车间,跟玩具枪生产小组的同志们开个产供销会议。”
程良才不抱希望地点点头,拿着本子回了供销科。
供销科加上玩具枪生产小组的工人,总共有三十多人。
叶满枝端着茶缸,赶去车间办公室的时候,里面已经或坐或站挤满了人。
她一进门就笑道:“我在食品厂的时候搞两参一改三结合,几乎每天都下车间,来了咱们厂以后,我一直忙忙叨叨的,这还是第二次来咱一车间呢。”
“那叶厂长以后常来呗。”车间主任安林笑着邀请。
“行,我以后得经常来车间跟大家一起劳动了。”叶满枝喝了口热水,问,“供销科那边的情况,大家都听说了吧?咱们的玩具枪在销售上遇到了一点麻烦。”
众人:“……”
岂止是一点麻烦,十多天过去了,一把玩具枪都没能卖出去。
供销科有人喊:“定价太高了,价格能不能降一降?跟咱们差不多的玩具枪,商店里才卖一块六,咱们这种要比人家贵上七八毛。”
车间的工人回:“定价是厂里的事,但成本在这摆着呢,定低了咱就卖亏了!”
“那你们就不能少用点铁?一个玩具枪做那么重干什么?”
“少用铁不是偷工减料吗?咱军工厂从来不干这样的事!”
“现在已经军转民了……”
“军转民怎么了?咱们一直保持品质,卖不出去就是你们供销科没本事!”
会议还没开始,车间和供销科先吵了起来。
叶满枝拍拍手说:“好了好了,咱抓紧时间讲讲实质问题!咱们现在都转换一下身份,把自己当成消费者,大家觉得一把玩具枪卖两块三左右,贵不贵?”
“有点贵了。”
“愿意买的同志请举手。”
办公室里没人举手。
叶满枝问:“咱们厂一把玩具枪的价格,与两瓶黄桃罐头的价格是差不多的。大家都知道黄桃罐头贵,但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买呢?”
“那不是吃到嘴里的东西嘛!”有人小声答。
“一斤鲜黄桃才四毛钱,买一瓶罐头能买三斤鲜桃,那为什么大家还要买罐头?”
“冬天吃不到新鲜黄桃,”安主任不好意思道,“再说,那水果罐头买来都是走礼用的,谁家舍得总买罐头吃呀!”
“哈哈,对啊,”叶满枝笑道,“罐头是公认的硬通货,走礼的时候提两瓶罐头,双方都有面子。所以,罐头已经不只是罐头了,它已经有了另一层价值和意义,对吧?”
职工们下意识点头。
“孩子想要一个两块多的玩具枪,大多数家长其实是不舍得买的。”叶满枝问,“但是,如果咱家孩子加入了儿童团,儿童团每天有执勤放哨的任务,这时候,孩子说,我想要一把枪,放哨的时候用,大家愿意花这两块钱不?”
供销副科长付萱说:“那我可能会买,孩子有正事嘛!”
“对,这种情况可能会买。”另两人也接话。
叶满枝拍手说:“你看嘛,同样的一把玩具枪,它如果只是个玩具,那很多家长是不会花钱购买的,因为玩具是个休闲娱乐的东西,在大众眼里,那就不算个正事!而一旦给它赋予了‘有正事’的意义,这把玩具枪的待遇立马就不一样了。”
众人:“……”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两块钱对他们这样的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其实不算多。
但是买吃买喝可以,买玩具就算了吧。
主要是觉得没什么用。
玩具嘛,玩什么不是玩啊。
叶满枝接着说:“咱们曙光厂曾经是军工厂,担负着重要的国防建设工作,所以,我认为咱们即使军转民了,也应该有一定的责任担当,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应该起到一个正确引导的作用。”
“就拿这把铁质手枪来说,精工细作,质量过硬,咱们如果只将它定位为玩具枪,那就埋没了它。与其说它是一把玩具枪,我更想将其定位为‘国防教育模型’。”
“1955年7月4号,国家体委、总政治部、青年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在青年中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联合指示》。主要讲的就是开展国防教育,组织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掌握初步的军事技能。”
“航空模型、船舰模型、射击、游泳都是上级提倡的活动,很多中小学也开设了国防教育课。一些没有能力组织射击活动的学校,其实很需要这类国防教育模型,为学生们进行展示。”
付萱说:“要是按照这个路子走,其实咱们可以跟教育局联系一下,将这种模型枪送进中小学课堂。不过,玩具和模型之间的界限太模糊了,人家要是觉得咱这是玩具,恐怕不会采购。”
“付科长说得有道理,所以,我最近联系了著名少儿读物作家黄黎同志,为咱们这款模型绘制一些有爱国主义意义的连环画。另外还会附上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作为老师讲课或孩子自学的故事书。”
程良才怀疑地问:“这样能行吗?”
“其他地方行不行不知道,但是,”叶满枝笑着宣布,“我昨天联系了广州南方大厦的同志,那边想从咱曙光厂采购两百套这类国防教育模型。广州太远了,有些同志可能没听说过南方大厦,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百货商店。南方大厦的同志对这种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玩具枪,很感兴趣,暂订两百套看看销售情况。”
叶满枝联系了自家大姑姐。
对方能从厂里订货,一方面是照顾她的面子,另一方面是对军工厂的产品比较有信心。
那种大型百货商店,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
将这种玩具枪放进他们的柜台,也能丰富他们的产品种类。
安主任惊喜地问:“那咱们这是拿到第一笔订单了?”
“对,而且是销往外省的!”
“太好了!”安林振奋道,“咱们只试制了20把玩具枪,既然有了订单,那咱下午就开工生产!”
生产小组的工人们纷纷鼓掌叫好。
“这个不着急,”叶满枝笑着说,“今天将咱们车间和供销科的同志组织到一起开会,除了聊一聊销售环节的问题,我还想提一下咱们车间这边的问题。”
闻言,办公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