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什么叫智慧,这就是智慧(支持下订阅)(1 / 2)

第二百三十一章什么叫智慧,这就是智慧(支持下订阅)

自从击败七万益州隋军,击杀左天成和定彦平后,汉军轻而易举的占据武都,汉中一线的地方。

并在郭孝恪和张公瑾的带动下,三万常规军步卒,迅速开进梓潼郡境内。

只要突破这里,他们就能抵达广汉郡,再往后就是蜀郡成都了!

“诸位,我部目前的位置,在梓潼郡所属的白水城,需要先拿下马鸣阁。”

“然后,才能逼近剑阁!”

在中军大帐内,张公瑾指着地图,正介绍基本情况。

“常言说蜀道难,险关极其之多,果真是名不虚传。”

郭孝恪不禁感慨蜀道难。

突破武都和汉中,只是进入益州的通道,倘若不采用计策,一路强攻过去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

他们带来的三万人,完全不够看的!

“驻守梓潼郡的守将叫长孙顺德,兵力有一万五千,占据益州仅剩兵力的一半。”

未了,张公瑾还补充一句。

“长孙顺德? ”

这个人,阴弘智显然是认识的。

作战比较勇猛,本身也有一定谋略,对付起来不容易。

“各位,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

强攻肯定不能强攻,郭孝恪看向在场的将领们。

“郭将军,想要拿下梓潼郡,必须打击隋军的有生力量,把长孙顺德引出来。”

樊子盖想了一下说道。

“现在的长孙家由长孙炽掌管,不一定可以劝降长孙顺德。”

张公瑾没有说话,思考着可行的策略。

“长孙顺德不会出战,他手里,仅有益州剩余兵力的一半,只会死守。

—时间,郭孝恪也想不出好的策略。

“确实,隋军只有一万五千,后方极度空虚,不会跟我军硬拼。

其余将领一样被难住,实在棘手啊。

“报各位将军,张大人,这是从长安来的一封书信,王后亲自书写。”

就在众人苦思良策,一名将士走进来。

“王后的亲笔书信? ”

听闻,众人都是不禁一愣。

“或许,这是拿下梓潼郡等地,劝降长孙顺德的机会!

郭孝恪瞬间联想到许多信息,目光里闪过一道精光。

王后和长孙顺德有亲戚关系,即是堂叔和堂侄女的辈分,亲笔信带来的劝降几率,不是一般的高。

“王后就是王后啊,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想到这一点。”

王后一出手就是不凡,直抓前线战事的核心,张公瑾体会从中包含的先见之明。

说实话,他们一时半会还真忽略了。

“如果是王后写的亲笔信,说不定,一举成功劝降长孙顺德。”

樊子盖等人也是眼前一亮,比他们在这里绞尽脑汁好太多了。

“弘智你速速派人,将这一封信交给长孙顺德,说是王后亲笔所写.V

当即,郭孝恪立刻说道。

“诺,末将这就去。”

阴弘智拿过那一封尚未拆开的信,接着转身离去。

“还好我军和长孙顺德所部,暂时没有展开厮杀,王后亲笔信来得很及时。”

张公瑾心里升起几分庆幸。

倘若他们已经和对方开打,厮杀得十分激烈,概率至少要下降一半。

到时候,王后的一番苦心用意就白费了!

“是的,否则会大大降低长孙顺德,归顺我汉军的几率。”

这一点,郭孝恪是深以为然的。

王后这一封亲笔信,时间不早不晚的,堪称是刚刚好。

“张大人郭将军说的是,我部只需等候消息即可。”

旁边的樊子盖,包括其余将领也是认同的说道。

“禀将军,阁外来了一骑,高呼汉王王后的亲笔信。”

险关马鸣阁内,一名隋军来汇报。

“汉王王后?亲笔信? ”

听见几个关键词,长孙顺德联想到一位堂侄女。

堂侄女嫁给新崛起势力汉王,贵为正室王后的消息,他是略有耳闻的。

“莫非是来劝降我部的? ”

来协助镇守的文官,即是姚思廉,后世颇有名气的史学家。

不怪人这么想,在汉军持续南下的紧要关头,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放下篮子,把这位汉将带来的亲笔信,带来给本将。”

倘若说的是别人,长孙顺德可不管什么亲笔信。

堂侄女的话,可以先看一看信的内容。

诺。

随即,这名隋军离去,依照刚才的吩咐去执行。

“将军,这是汉将拿来的亲笔信。”

没过多久,那名隋军去而复返,只是手里多了一份信。

“本将知道了,你先下去。”

挥了挥手,长孙顺德一边拆开书信。

诺。

那名隋军离去,而姚思廉则是凑过来看。

里面的内容并不多,大致是一些长孙家的家常,接着是晓以利害,归不顺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