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什么叫智慧,这就是智慧(支持下订阅)(2 / 2)

不归顺,连七万隋军都败了,凭借这一点兵力可以撑多久

归顺了,官职依旧不会变,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什么,汉军已经拿下洛阳!”

看到最后,本来还平静的长孙顺德,瞬间大喊起来。

“不可能吧,难道是诈我们的? ”

姚思廉满脸的不相信。

以洛阳的守备力量,支撑半年的粮草器械,怎么可能发生的事。

“不会,这是汉王王后,看在有亲戚关系的份上,刻意提醒的本将。”

这是最后一行字体,相比其余行要淡许多,长孙顺德摇了摇头。

再者,堂侄女说的没错,这是救自己来了,给他指明一条有前途的生路。

“还真是,

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定睛一看,姚思廉发现确实有这么一行。

长孙将军看得太仔细了,这也能注意到。

不得不说,长孙无垢十分高明,把这句放在最后一行,还刻意写淡了。

“自家人还是自家人,关键时刻,还得看堂侄女。”

当了解汉军实力,认识到处境有多威胁的长孙顺德,非常感谢这位堂侄女。

不,王后!“你怎么看,姚大人? ”

想罢,长孙顺德收起这封亲笔信,问道。

事实上,已经有自己的打算,就是要预防同僚有不一样的想法,免得告密去了。

“汉军真的拿下洛阳,选择归顺他们才是明智之举。”

在姚思廉看来,连洛阳都拿得下,何况是区区梓潼郡。

而自己祖上,从南方被迫迁到北方,没有什么根基,投奔汉军不失为好选项。

“不错,一旦汉军主力回来,压根守不住梓潼郡这里。”

虽说镇守在川蜀险关,不过,长孙顺德还是有自知之明。

“那长孙将军,你的意思? ”

这位将军可没表态,姚思廉生怕被杀了。

“承蒙汉王王后还记得,本将这么一位堂叔,当然是归顺。”

长孙顺德直接便是说道。

堂侄女给他指明生路,又有莫大的前途,归顺汉军并不丢人。

“oo?将军你的家族那边? ”

不忘另外一件事,姚思廉记得,长孙家族由长孙炽掌管。

“别人认长孙炽为族人,我可不认,完全不用担心。”

长孙顺德满不在乎的说道。

当年把上一任族长的后代,无情的赶出族门,谁去承认这样的族长。

何况有王后的亲笔信,没忘记自己这个堂叔,长孙炽爱哪呆着就去哪呆着。

“好,既然长孙将军你同意,我们马上归顺汉军。”

指不定哪一刻,就有隋军增援益州,姚思廉连忙说道。

“来人,传本将的军令,打开鸣马阁,迎汉军接管梓潼郡等地。”

“有顽抗者,杀了!”

长孙顺德自是没二话,下令道。

“诺,将军。”

当下,这一道军令传遍马鸣阁。

“将军归顺汉军,我们就跟着。”

一万五千名隋军,跟着长孙顺德很久了,大多数都没反抗,有反抗的仅是零星。

“报,隋军打幵马鸣阁,并派人来说听从王后之命,归顺汉军!”

不多时,消息直接传到汉军的中军大帐。

“一封亲笔信,不到半柱香,长孙顺德所部归顺,太厉害了!”

以前仅限于听说王后贤惠,今天算是见识到的郭孝恪,忍不住一叹起来。

一旦长孙顺德所部归顺,不止梓潼郡成为汉军地盘,连(李的的)带广汉郡等地也是。

“亲笔信的内容,到底写了什么? ”

归顺速度之快,直接让樊子盖咋舌,很想知道信里的内容。

“果然,得以成为王上正室的王后,也不会见到哪里去!”

此刻,张公瑾不免发出感慨。

什么叫智慧?

以一封亲笔信免去伤亡,平白多出好几个郡,以及一支可用之兵,这就是智慧!

“如此一来,我军直接推进到蜀郡,只需接管各地即可。”

阴弘智的呼吸猛然一窒。

“一下子,我们就要到蜀郡成都了,这推进速度!”

其余将领看了一眼地图,惊呼道。

而这一切,都是王后一封亲笔信带来的。

“传令下去,全军拔营进入马鸣阁,准备接管梓潼郡等地。”

带着几分激动的情绪,郭孝恪命令道。

“诺,末将等遵命。”

阴弘智和樊子盖等将领,无不是兴高采烈的说道。

“王后到底是王后,厉害!”

对于王后,郭孝恪是充满了信服尽。

不再像一样,纯属是看王上的面子,贵为王后才这么称呼。

“郭将军的说是,王后平时不怎么干涉政事,并不代表不懂政事

对此,张公瑾说出自己的由衷之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