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由自己亲口说,意义不一样(支持下订阅)
“你怎么不叫族长? ”
从益州来到长安,前往汉王府的路上,长孙无悔忍不住说道。
“本将为何要叫? ”
准备到河西走廊上任,途径长安的长孙顺德来面见君主,反问道。
再者,来这里面见王上,以后还是不是长孙家族的族长,那还两说。
“你……”
气极的长孙无悔只说了个你字。
“无悔不得无礼。”
尽管长孙炽很不爽,只是对方在汉军有官职,他们父子则没有。
特别是今天要到汉王府,更不能轻易生事,免得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传到君主的耳里。
“曰 。主 ”
XE, X 7JK O
汉王府就在前方不远,作罢的长孙无悔看向对方,眼里依旧有怒火存在。
“来到长安内的汉王府,还搁这,给本将装族长的架子? ” 长孙顺德在益州尚且不惧父子,何况到了长安。
“顺德,别说得太过分。”
自己好歹还是族长,长孙炽沉着脸。
还不是归顺了汉军,他们父子和王后有点矛盾,才敢说出这些话。 要不然,有顺德这个家伙好看的。
“都是你儿子挑起的,本将又不会故意来说你们。”
长孙顺德摊了摊手。
“你!”
长孙无悔还要说什么,被旁边的父亲阻止,只能愤怒的看过去。
“这是本将的临时证明。”
“还有我们的。”
除却在长安的文武,24其余大臣头次来需要临时证明,三人各自拿了出来,这才得以进入汉王府。
“宣长孙顺德。”
已经熟悉记室一职的徐世绩,高声一喊。
“臣长孙顺德,见过王上。”
在带路下,长孙顺德在宣政殿的偏殿,面见到君主本人。
过程中,尽可能依照该有的礼数来,生怕失礼之类。
“免礼,坐。”
从王位边,传来一道充满威严的声音。
“王上真乃盖世人物。”
这样的气势,长孙顺德只在隋帝身上看过,此外就没有了。
最关键的是,君主的年纪并不大,代表着以后有一番更高的作为。
“长孙卿,你可知寡人,调你去河西走廊的缘故? ”
正批阅着政务的曹封,随意的一问。
观音婢的堂叔在原来时空,算是响当当的人物,才能方面还过得去。
不过,一些话还是得说,有没有立了功就目中无人。
“臣不知,只知王上的诏令怎样,尽可能去完成。”
本身属于武将的长孙顺德,但是,可不会傻到问其中的缘故。
“听长孙卿这么说,寡人就放心了,足以胜任河西走廊都督一职。” 曹封语气不变的说道。
“多谢王上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
长孙顺德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河西走廊的情况怎样,他一点都不清楚,先到那里上任后再说。
“到底是长孙大人的堂叔,懂得一些事的忌讳,不是纯属的武将。”通过几句话,徐世绩得出这样的信息。
“长孙卿是王后的堂叔,亦是寡人的堂叔,之前归顺汉军,寡人甚感欣慰。”
一张一弛方是王道,当汉军久了的曹封,越来越精通君主心术。
“臣谢过王上还记得,当时全是王后劝说的臣,才有今天的上任。”
果不其然,不是一天当将的长孙顺德,由衷一谢。
“王上的手腕,一如既往的高明,我等不及也啊。”
看新同僚产生的微妙改变,徐世绩不禁发出一叹。
短短几句话,瞬间让将军长孙顺德,增加的汉军的归属,及其对君主的忠心。
“今天来到长安,那就歇一下脚,明天再去河西走廊上任。” 话到此处,曹封不再多说什么。
“诺,臣告退。”
长孙顺德拱起双手,退回所在的殿宇。
今天的收获并不少,这是一位大有作为的君主,在汉军麾下效力有前途。
“宣长孙炽,长孙无悔。”
得到王上的示意,徐世绩来到殿外高喊。
“臣等见过王上。”
虽然在汉军没官职,但是,长孙炽带着儿子摆明态度。
说起来,他们有为汉军立过功,这么自称倒不逾越礼数。
“不必多礼。”
相比前一人,曹封对待父子俩的态度,还是颇为明显的。
“糟糕,王上对我们有意见。”
长孙炽暗道一声糟糕。
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表明不把他们当汉臣,连坐都不叫他们坐
“臣等谢过王上。”
来不及想太多,拉着儿子连忙说道。
“看来,王上要亲自为王后做主,就是不知这个度会有多大。
站立旁边的徐世绩,如是想道。
长孙炽父子做得过分,今天遭到算账,其实早该想到的。
“哗…哗...”
曹封并未开口提及,而是处理起今天的剩余政务。
“怎么回事,王上不说话? ”
长孙无悔很想问,又怕自己说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