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永不后退(1 / 2)

玺元 罄木先生 14202 字 2023-02-25

“羽大人,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大人,现在平远的官兵都接到了高总兵的命令,下令平远地区的守军全部退往关内,现在除了我们,所有的守军已经撤往关内了。”

“大人,撤吧!”

此时的羽翼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后撤,自孙崇武以来建立抵抗达瓦的东方防线就此功亏一篑,如果不后撤,一方面武官带走的平东的大部分兵力,另一方面,如果不向后撤,违反了皇帝的旨意,日后追责还好,一旦防守失利,自己和一万亲兵都将葬身于这片地区

“各位不必在争吵了,敌人大概还有五日抵达平东,今天之内我就会给大家具体的答复,不过我希望大家巩固城防,为接下来做准备。“

对此大家也不再多说什么,剩下来的人大部分是羽翼修的家丁,自打孙崇武建立平原防线开始就跟着羽翼修,对于羽翼修的为人大家也了解,对此大部分人依旧等待着羽翼修拿定主意。

在所有人都离开了府内后,羽翼修带着几位亲信,离开了平东城,不过并不是向后走,而是继续向前。

在路上,挤满了逃难的灾民,甚至路上还有不少强盗正在抢夺灾民最后的粮食和为数不多的财产,不过有一个身材高大,四肢壮实的人拿着木棍与强盗搏斗。

羽翼修给身边的亲信使了眼色,亲信随后便将强盗等人赶跑了,强盗对付手无寸铁的灾民尚可,面对真正具有武装的边军,那是不够看的。

灾民没有了强盗的威胁,终于愿意停下脚步看下眼前的来人,对于目前还能看到身披边军盔甲的士卒确实是少见。

附近的亲兵赶忙将羽翼修保护了起来,谁也不确定这批难民会不会将故土沦陷的责任怪到羽翼修的头上,如果是在城内则不用担心,但毕竟是野外,羽大人则是实打实的文官,指望羽大人自己杀人是不可能的。

“大人,多谢相助,不必再往前走了,前面的襄东已经被敌人占领了,附近的官兵已经撤了,大人带着这么点人过去,无异于找死啊。”

羽翼修看着解救的那名壮士,倒是觉得挺有意思,便开始询问他一些事情。

“你们愿意远离故土嘛?”

“谁愿意呢?在孙相国来之前,有点关系有点钱的人早就跑到关内去了,我们这些剩下的人啊,靠着曾经孙相国和边军的庇护,至少还有口饭吃,如今孙相国辞官了,原先的主战的德承爵大人被撤职了,换上了如今这个混蛋总兵,达瓦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进来了.”

“如果平远还有地区愿意反抗呢?“

“大人放心,如果还有地方愿意抵抗,平远的人自然会帮助他们的,不过官兵都撤离了,大人这么点人只怕是不够用啊。”

“如果我还有人呢?”

“那我们当然愿意效劳了,大人叫我们守在哪里就守在哪里。”

“不用你们帮忙守城,我只求你们能活着,另外你的名字叫什么?”

“回大人的话,我叫赵鼎泰,原先是养马的,对养马略有精通。”

“其他官兵撤离的时候有焚烧军粮,销毁军械吗?”

“哼!军粮和军械几乎都完好无损,根本就没有销毁。”

对此,羽翼修大概有了主意,除了留下两位亲兵,让其他的亲兵带着灾民去临**北和平西,以及附近的厂卫接受军粮以及军械。

等到羽翼修再次回到平东的时候,驻守城内的部队有条不紊的正在加强城内的防守,城门用铁条加固,军械库内的大部分火药和箭矢都发放到了部队,仓库内尚有一万副崭新的盔甲,刚好足以配发剩下的守城部队。

不多时,亲兵各自领着自己所带的难民回到了平东,带来了各地遗落的军械和军粮。

夜晚,到了与部将规定的时间,羽翼修与众将都没有说话,最终还是亲信詹昌寓打破了这可怕的平静。

“驻守平东十年,随着孙相国征战十二年,如果不守就撤,就真的对不起为了我们辞去官位的孙相国了。”

“但是没有援军,仅仅依靠我们这些人是完全守不住的啊!”

“好了!我去求高大人,去叫传令兵过来!“

不久,传令兵就来了营帐,所有人都好奇羽翼修到底要给高大人怎样求援。

“你去告诉高大人,我不求他派给我一兵一卒,我只希望一旦开战自平东去往关内的士兵以及将军,不管是谁,希望高大人坚决处决!”

帐内一片死寂,很多人对这样的结果的都难以接受,大多数人认为羽翼修不过是象征性的防守,给自己以及平东百姓一个交代,大部分人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持悲观态度。

“大人打算怎么打?”

说话的是羽翼修的心腹毛礼泰,自打平东再次建设以来就一直跟着羽翼修,一直负责火枪手与弓箭手的训练。

“坚守内城,然后出战。”

“大人,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守不住,干脆我们出城迎敌,在野外我们车兵可以为毛大人提供防护,可以更好的杀伤敌人啊,况且我们在内城,有城墙的防护,我们车兵根本无事可做啊,等到城破,几乎就是等死了.”

此时羽翼修的另一名心腹满仕义则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也无心与其他部将争功,反倒是为无事可做感到悲凉。

“把你的战车拆了,叫你手底下会木工的兄弟配合城内剩下来的工匠赶紧制作木板,你们肯定有事干!”

“吃饭的家伙都拆了,还能有什么事干?”

“你的那些东西在内城依旧可以保证兄弟的安全,你放心吧,另外你在城内搜集被子,高粱梗子,在去找军需官要点火药,把火药和高粱梗子用被子包裹严实喽,后面守城要用的,剩下的人加强戒备,今天大家就都回去休息把。”

会议结束后,羽翼修来到了难民暂时的聚集地,前来找上午遇见的壮士赵鼎泰。

“赵兄感觉如何,平东毕竟比不上重镇襄东,没有感觉有什么亏待的地方吧。”

“好多了,有口热乎饭吃,至少有个地方可以住下,比起逃难的日子好太多了,羽大人缺人吗,我们这些人虽说打仗不行,但是还是可以给边军帮点忙的。”

“我想你们向后撤!”

“撤到哪里?关内?那些地方容不下我们,我们在那里不会受到欢迎的!”

“我想你们去附近屯田!”

“大人,你手上没多少人,还是我们留下来帮助你比较好。”

“没有必要所有人都死在这里,你往平东后撤300里,那里有一片不错的地界,孙相国曾经想在那里筑城屯田,奈何相国辞官了,就作废了,但是达瓦突然来袭,粮食和建筑材料还没有运走,你带着灾民去那里,筑城屯田,我派一部分人去协助你们,放心吧,原先的后备军,打达瓦估计悬,对付土匪还是可以的。”

对此赵鼎泰也不好多说什么,就在羽翼修准备走的时候,赵鼎泰想羽翼修提出了困扰这批灾民的疑惑。

“大人为什么不和其他边军一样,撤往关内呢?”

羽翼修停下来了,刚想说些什么,嘴巴微微张开,又迅速的闭上,最后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凌晨,羽翼修还在回忆赵鼎泰的问题,为什么不向后撤,是因为对朝局的失望吗?还是为了所谓的文人风骨?舍身报国?还是为了赢得后世的美誉?或许都有吧!但是羽翼修并不后悔,他很庆幸自己和同僚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三日后,那名传令的士兵终于抵达了帝都,当士兵企图向总兵高晋川汇报时,被门口的守卫拦在了屋外。

“什么人?就你这寒酸样,也不像边军的将领啊,回去换身衣服,带好给高总兵母亲祝寿的礼物再来,你这人啊!只怕是边军不知名的大头兵吧!”

“娘的,三十万边军不战而撤,你他娘的在家里给母亲祝寿,边军有你这样的指挥真是不幸。”

或许是对于高总兵不战而撤的愤恨,或许是对灾民流离失所的怜悯,再或许是自己的妻儿死在达瓦的铁蹄之下,传令兵再也忍不住了,抽出自己腰间的佩刀。

“小子!我劝你冷静,我们两个人可不是你能对付的,看到腰间的佩刀和身上的盔甲没?皇帝亲兵专用的,锋利无比,我家大人赐福把这上等的装备给予我,我劝你好自为之!”

“啊!”

早在一名守卫得意忘形地讲解腰间装备的来源时,身旁的以为守卫早已被传令兵所击杀,不多时,两位守卫均被轻松解决。

“娘的,白糟蹋了这一身的好装备,禁军?连边军的后备军都不如!”

说罢,传令兵在守卫的身体上搜到了两小袋钱币,并托起一起尸体,打算给高总兵的母亲祝寿。

“娘的,边军在孙相国走后,饷银都拿不到,这批看门狗赚的倒是不少哈!”

越往内走,越能看到具体的来宾,作为长期游走在平远的传令兵,边军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认识的,值得让人开心的事,约莫一半的边军将领是没有前来祝寿的。

后知后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位身上带着血迹,扛着尸体的大头兵,前来的嘉宾大部分是文官,不少人对此直打哆嗦,但是还是正襟危坐,对其发出质疑。

“来者何人,不知道这是高总兵母亲的寿宴嘛,身上的血渍都不洗干净,还带着醉酒的人来,是不是没把高总兵放在眼里,有没有最基本的尊重。”

“娘的,高总兵在原先的文官集团也就是个饭桶,在我们这当总兵连饭桶都不如,我们羽大人在前线准备抵抗达瓦,娘的这个废物在这里给他娘办寿宴,那个没用的东西在哪里!”

这时人们终于明白那血渍来自于亲兵,他们也终于接受了这一难受的事实,高总兵的府邸被一个小兵轻松的突破了。

此时人群中最尴尬的莫过于高总兵,此时的他早已钻到寿宴的桌下,作为跟羽翼修同样文官出身的将领,他依靠的是党争而原非军宫,如果不是因为孙相国所在的的南怀党被自己所在阉党所击败,自己也根本不会接任国师的手下的军队,更可况在座的边军军官连皇帝都无法调动,更何况是自己一个没有什么大用的人呢?

在座的边军军官依旧夹菜,喝酒,部分禁军的将领想要站起来将那名不速之客擒拿,然而却被边军将领狠狠的瞪着,考虑到皇帝要求对平远边军退让,更何况高总兵是是平远边军体系的人。

“这是边军体系的事情,我们这些禁军的人根本不用考虑这些事情,死了就死了吧!”

大部分的禁军将领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同体系之间的关系需要维护,自己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