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276 字 2023-03-09

他说着把报告丢给了叶戈罗夫,然后道:“步兵追不上坦克,那就让步兵坐上为步兵准备的装甲车追上坦克,这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同志解决问题的态度。”

斯大林听取黄克的意见后,早就命人在秘密开发步兵战车,他故意没有对外说出这一情况,就是在等候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正确解决问题建议的人出现。

这样的人,他等到了。

一个月后,刚刚升官不到两个月的克拉夫琴科中校,其军衔被升为上校。

本书新群群号:545765452

求月票

-------------------- 第202章“常凯申已无可用之兵!” --------------------

伍豪在淮南战役结束后第四天就赶到合肥,其任务是要来接收战役中俘虏的国军军官。

18、71、74军三个军全是常凯申的中央军,尤其是18军,更是江浙黄埔系的嫡系。从军长到排长是清一色的黄埔生。

临时建立的军官俘虏营这儿,站了满满的超过一亩地的军官战俘,四分之三以上都是黄埔生。现在红军还在满世界抓捕国军败兵。

山西战役后,常凯申鉴于每次战败,被俘的黄埔军官太多丢尽了他的脸,内部指示时,要求军队里军官和士兵之间的称呼,不能加职业,而是要使用亲近的“老张老李”之类的,以避免被红军针对性对待。(注:历史上此为解放战争1947年后常凯申的壮举,他还提出了军官肩章钉军装里面的奇葩设想,甚至还传授军官战败后记得换士兵服逃跑。)

尽管常凯申很努力地给这帮手下找出路了,但是当伍豪来到合肥临时军官的俘虏营时,还是不断地有被叫作“老张老李”,身穿士兵服的国军党高官被甄别出来,送到俘虏营里。

黄维和丘清泉就是在穿着士兵服,打扮成“老张老李”的情况下被甄别出来,然后送过来的。

“暗箭伤人,胜之不武,算什么英雄?”

见到伍豪时,丘清泉鼻子朝天,不服气地哼出一口气。丘清泉在两年前被常凯申送到德国装甲兵学校留学,今年春节前提前回国,在南京任教导总队参谋长,淮南战役时任l8军67师副师长,兼任突击军第一纵队司令(其实手下就一个坦克营)他的部队以战车营为主,编配工兵营、装甲汽车队、高炮队、摩托搜索队、战车防御炮队及步兵营,十八军所有的装甲精锐都是他负责指挥的。

此人是标准的浙江黄埔系,进过陆大,还出国在德国镀过金,所有BUFF点满,是根正苗‘白’的常凯申嫡系中的嫡系。就算是在十八军中,也是自视甚高,斜眼看人的存在——他“邱疯子”的外号不是白叫的。

见到伍豪后,他不但不低头,还一个劲地在叫嚣。

“郭小鬼在哪,郭小鬼在哪!这个卑鄙无耻的共谍!还有,林长河在哪?你这个暗中下毒的卑鄙小人!一定是你在坦克的汽油里做手脚了!一定是你干的!”

在德国留过学的丘清泉确实是学到了一点东西,他的装甲团那么多坦克同时爆缸,对比一下山西战役时的同类事件,立刻就猜到肯定有人在汽油里做了手脚。

至于“郭小鬼是共谍”一事,却是张治中被俘后,与其他俘虏一交流也悟出来了,在俘虏营里恨恨地大骂郭汝瑰......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被俘是非战之罪,完全是战前中了卑鄙小人的暗算,废了武功才战败的。

丘清泉脾气大,伍豪过来时直接就不客气地冲着他大骂着二人,不过这个时候,郭汝瑰和潘汉年知道自己要是出现在现场,绝对会被人用口水喷死,早就识趣地躲了起来。

伍豪出场,开始对这些军官俘虏讲话,说明红军的俘虏政策。现在十八军的军官,和红军间更是血债累累。

如果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些人有血债的该讨还的就讨还,该进功德林的进功德林。但目前情况不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近在眼前,而目前红军这边,最缺少的就是大量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

淮南战役结束后,红军高层就战俘问题开过会,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高级军官全部收监——尤其是十八军的那几位对根据地人民犯下血债的家伙都会在里面接受劳动改造,没有血债的则释放。对于被俘的这群国军高官,红军这边采取的是有罪的人抓大放小。最后真正会被严惩的,也不过二十多人而已,比如94师师长朱怀冰。

中级军层则先集体关起来,政治学习和劳动改造一阵,视其表现再做决定。没有血债的下级军官,尽可能地收编吸收进抗日队伍里,发挥其能力。

除此之外,红军正在抓获的中央军俘虏中开展“诉苦”运动,俘虏里检举出来的罪大恶极的“长官”们,则在公审过后,罪行中等的会被送入后方的矿山接受劳动改造,罪大恶极引发公愤的则直接枪毙。至于查出来的“兵痞”,则发了路费赶出军队。如果被查出对革命老区人民有血债的,也是毫不客气地赏了颗花生米。

淮南战役胜利后,红军这边也杀了一些人。

伍豪向这些中央军军官俘虏讲解红军政策时,现场脸色最难看的就是朱怀冰。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他在湖北地区欠下不少血债。不过红军高层没有杀他,但他未来在矿山里,至少要挖上好几年的。

看着朱怀冰时,伍豪突然想起了黄克离开前对他说的话。

“中小反动派被发现基本被借人头死路一条。”

“但是越大越有名的反动派,杀老区人民杀得越多的,官当得越大的,很多时候反而会得到生机——你觉得这公平吗?”

“早革命不如晚革命,真革命不如反革命!越支持革命,就越没有优待的价值。当红军横扫天下的时候,我不知道到时候,又会有多少“反革命”被“争取”进革命队伍”.......在这事上,我是完全赞同斯大林同志的观点的,对敌人就应当是冬天般严酷!就算是现在考虑到统一战线或更大的国家利益不能杀,但在将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秋后算帐!”

伍豪在心里叹了口气。

“小黄再聪明,终究还是个只有十九岁的娃娃啊!”

对着这群军官战俘讲完话后,伍豪回过身去,却见了另一位这群“愤愤不平”的国军将领第三恨的人——战场起义的51师师长王耀武。

受黄克影响,淮南战役爆发前,红军高层对51师的实力有着极清晰的认识,一开始就是对其空前重视。只是王耀武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则稍稍有些出乎意料。

“欢迎你站到人民的这边来!”

见面时,伍豪以这样的话做为开场白,而王耀武则面容稍有些尴尬。不过他几天前他见到装甲突击旅轻松击破18军的多道环形防御阵地,见证了18军覆灭的全过程后,王耀武现在心里却是极庆幸自己的选择。

“我过来的时候,主席和我谈起过你,你在当时会那么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让我们全体上下都很是吃惊。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吗?”

“我早就厌倦了这种中国人互相残杀的内战了。”

王耀武用绝对政治正确的话回答道。

伍豪道:“我们也不想打内战,更不想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夜,还在继续打内战,但是不打不行。”

他看得出来,王耀武看似镇定,实则内心稍有不安。方志敏的红十军就是被他击破的,就欠红军的血债而言,王耀武并不比朱怀冰少多少。

“来之前,我听人说过,国民党将领中,有两个将领和其他的国军将领很不一样。他们虽然是为国民党的将军,但自身的行为举止,个人作风却非常地象共产党。他们离真理其实只差最后一步,只是自身的立场和人生经历,周围的环境让他们误入歧途,无法跨出那一步。”

其实这话,是黄克和二人讨论国民党中的将领时说过的,不过他当时谈的人不是两个,而是三个。(注:第三个是陈明仁)

“是哪两位?”

“北边的就是傅作义,他的军队军纪严明,从不扰民,训练严格。巴彦淖尔之战时,他的军队从军官到士兵,吃的都是一样的食物。我们红军虽然在那儿胜了他一次,但是他的部下却赢得了我们的尊敬。在那以后,我们一直就在争取傅作义,希望能将他彻底地拉到人民的这边来。”

伍豪说着看了看王耀武,他表面说的是傅作义,但后面还没有讲的话,王耀武却听出来了。他的话才说了一半,王耀武就瞬间感觉积压在 自己身上“降将”的郁气,瞬间发散了不少。

“第二个人就是你了。你的同僚郭汝瑰 ,他是我们地下党的同志。他给我们发来的关于你的评价是,你个人作风清廉,对待士兵的态度比他还象共产党。至少他无力做到象你这般,开饼干厂挣钱倒贴军队。在腐败成风,喝兵血遍地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里,你的部队是唯一一支满编没有吃空饷的!进门前,小郭告诉我,象你这样的人,混迹在国民党买办势力的淤泥里明珠暗投,实在非常地可惜。”

伍豪说着伸出手,主动地握住王耀武的手,用激动的语气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