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8438 字 2023-03-09

历史上,德国吞并奥地利,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时间点为三月十三日),斯大林准备利用这个时机,在谈判桌上歪下楼,把这个话题挑起来,炒一炒,给希特勒添点堵。

当中,苏,美,英,法(被英国人拉过来的),未来的蓝星五大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开始暂时讨论“爱与和平”的话题时,身在美国的黄克,也在第一时间里,感受到了大时代的浪潮冲击。

-------------------- 第264章常凯申日记 --------------------

先更了一万字,把昨天欠的也一起一次补了。去洗澡,然后校对

1937年九月,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在一天之内就基本沦陷,两天后日军完全控制了上海。几天之内,上海租界就被各处逃亡过来的“名流”塞得满满堂堂。一时间,万国租界房价暴涨,一地难求。

一直困守在租界里的常凯申,在这段时间却是“心如潮涌”。

下台后的这五个月里,常凯申的日子并不好过。

墙倒众人推。在黄克的特意安排下,常凯申的名声在中国,在江浙是彻底地臭了。上海是江浙买办的大本营,其实不是适合他“政治避难”的地方。

刚下台,黄克的“黑常”攻势还没有开始 时,身边还有几个跟班,包括宋子文在内,都劝说常凯申出国“考察”,比如到美国走走,看看能不能在美帝那边拉些赞助什么的——毕竟现在在台上的是英国人捧的势力代言人陈济棠,他常凯申代表美国利益,反而还有被收买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其实也算是宋家的一厢情愿罢了。

山西战役后,常凯申政权垮趴无比,举世皆敌,被各方势力联手薅羊毛时,罗斯福可是看在眼里,但真正的真金白银的支持却一点都没有掏出来。反而是最大的共谍黄元兴帮他拉来了赞助......

本来常凯申是有这个意思的,结果四一二下台后的那半个月,日本密使三天两头上门勾搭常凯申——在日军的计划里本来就打算在四月底开战奇袭江南的,正好需要一个适合的傀儡扶持一下。

也因为这样,常凯申留了下来,原因是他也想看看,日本人和中共交战,最后情况会怎么样。傀儡儿委员长,人家傅仪当得,我常凯申就当不得吗?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润石抢先出手,在平津地区主动攻击日军,重创日军的华北派遣军,取得空前大捷,并把两任驻囤军司令官都击毙。(注:田代皖一郎虽然是死于心脏病,但是民间普遍认为其是被红军飞机空袭炸死,理由是哪有这么巧的。)

“你们都嘲笑我无能打不过李润石,现在不也被李润石按着打吗?”

当时常凯申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但却也很快忧郁了起来:李润石现在抱着苏联的大腿一起打日本人,通州战役后,更是显露出一代英主的雄浑气魄,李润石更牛了,他常凯申不是将来会更惨吗?

常凯申虽然有恐日症,骨头软,卖国什么的也从不犹豫,但是眼光还是有一些的:日本人在华北、东北两线同时开战的狼狈相,他倒也看得一清二楚。却也知道自己得观望一下再考虑投靠日本当儿委员长的事宜。

在观望的过程中,常凯申因为和日本人走得太近,和宋子文也闹了点矛盾。通州战役之后,黄克准备多时的“黑常”攻势开始。

常凯申过去做过的脏事恶心事见不得光的各种事,被一件件揭出来暴露在阳光下,一下子就让他成为江浙财阀恨得咬牙切齿的“常狗贼”。而李士群吴四宝被杀案,租界警方意外地发现张啸林案的“证据”,又让他戴上了“欺师灭祖”的大帽子。

然后被苦主告上租界法庭,象犯人一般地接受各种调查和问询。整个中国,从文人到陈济棠政府,几乎没有人说他半句好话,提到他全是“常贼该死,常贼该杀”。、

在五月到九月,日本发动淞沪战役的四个月间隙期里,可谓是常凯申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期。

住在租界“美龄公馆”里的那段时间,白天门前总是成天堵着大批记者,夜里则是各种不明人士,拿着由他最恨的“小赤佬”黄元兴发明的“大黄弩”,有事没事就往他的住处发射新鲜出炉的“粪包”。

这事是王亚樵的人干的,不过背后却得到了那些中统特务绑架的各地富商家人的暗中支持。比起常凯申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公开回到上海的王亚樵,却是被上海当地人视为英雄,热情招呼。很多常凯申时期的受害苦主,都动用关系请求王亚樵帮忙,对付躲在美龄公馆里不肯出门的常凯申。

此时的常凯申,身边还有三十多位奉化出身的近卫队铁杆,又得到租界的保护,加上深居简出,要杀他不易。而其如今成了落水狗后,王亚樵杀他的心态反而不急了,完全是抱着“精神折磨”他的心态在慢慢地玩, 然后就有了每天都派人往美龄公馆里弹射大粪包的事,以至于五月之后,整座美龄公馆,天天都臭气熏天。

而这个时期,割喉夫人受不了每天被人大粪砸脸,加上和常凯申的矛盾日深——他们之间本就是政治婚姻,从前她能忍受常凯申,那是因为他是常委员长。现在的你是啥,你只是一条人人喊杀的败犬。

比起深居简出的常凯申,割喉可从来都不是甘于寂寞的安份守己者。恋恋不忘昔日繁华的她,在租界里也不忘记各种名流的“聚会”,尤其是洋人组织的那种。

1937年,割喉夫人“芳龄”四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在租界里,下台后的她和他的好友端纳先生走得很近,不甘寂寞的割喉夫人经常陪着他外出,深夜才回,下台失落中的常凯申更加地不快,觉得自己头上绿云笼罩他的,终于某天失控,大吵之后,割喉夫人搬出已臭不可闻的公馆住到宋蔼龄家中,留下常凯申独守空房。

(注:端纳在民国时期,其实是对中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外国人,

端纳投身于中国政治,动机出于帮助中国革命。他将希望寄托在当时被认为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个个中国的强权人物身上。他希望通过这些强权人物,将自己了解的西方民主,推及到中国。然而,他最后是深深地失望了。他拯救中国的宏图和构想没有在他所倚重的政治家的身上得以实现。他的美好愿望像泡沫一个接一个地粉碎。他之加入蒋政权,动机出于“蒋是中国的希望”这一判断。他的最后出走,亦源于目睹蒋政权的腐败,深感靠这个政党挽救中国之无望。

其本人对宋美龄的影响极大,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西安事件。此人奇特的人生本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传记素材,然而,这样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出光彩的人物,却长期遭到史学界和文坛的双重漠视。他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回忆录之类的东西,非常地可惜)

被迫闻着外面大粪臭气却出不了门的这段日子,常凯申做的事情之一反复地阅读他的很崇尚“先贤”的大作,《文正公家书》。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曾剃头一生杀人无数,屠城无数,死后却有“千古完人”,立功立德立书三不朽,狗子狗孙崇拜者无数。

在等侯中共和日本之间的战局明朗化期间,常凯申读着曾国藩所谓的家书,忽有所悟:文正公能不朽,是因为他著书留言方能不朽啊,我也该写点东西,为我自己的未来洗洗地啊。

想到就做到,常凯申在五月份官司缠身,时不时要被拉到法庭上和巡捕房,被人象犯人一般审讯的时期,他的天天都在写日记和补写日记,,以此作为自己在这段最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

时间点从自己早年参加革命开始写,三个月的时间下来,竟留下近十五万字的“日记”,越写越上瘾,到九月初南京战役开战时停笔时,竟已写到了九一八时期。他已经想好了,等日记写完,自己设法找人出版,常凯申名声再臭也是名流,怎么都是顶级IP,要出版大作其实是不愁出版商的。

九月,日军七个师团大兵压境,围攻南京,陈济棠弃城而逃,把保卫南京的职责“转交”给李润石。

看着陈济棠“保存实力”的“神”操作,常凯申和李宗仁一般大骂陈济棠:“娘希匹的,陈济棠这个草包,他这是把江山送给李润石啊!”

在叫骂的同时,常凯申当时心里却涌起一阵希望:不比在平津经营多日,李润石在南京周边却是根基不足(他忘记了这里有黄克和郭汝瑰替他打了前战)和日本人在这里血拼,战略上李润石很吃亏,肯定讨不了好。

九月一日起,常凯申的注意力就转到关注中共和日军在南京的大战上。因为前期三个月连续码字养成的习惯,从九月一日起,常凯申真的写起了“日记”来。

内容如下。

“九月一日:娘希匹的,陈济棠你这废物,让李润石帮你守南京?万一他守住了,你这江山就要姓李了!”

“九月三日,灵甫居然被共产党杀了?陈济棠,你这是借刀杀人!”——这事说的是杀妻将军张灵甫,他杀妻之后被南京陆军法院迫于民间压力判了死刑,然后一直关而不杀,原本是等着民间舆论散去后再悄悄释放。

谁知常凯申败得太快,还在坐牢期间,南京城就两次易主。

第一次易主时,主子是陈济棠。此时的陈济棠刚上台,要收买南方各届的民心。张灵甫这种惹了妇女众怒的黄埔败类,陈济棠自然也不会浪费自己的资源替他扛锅放了他,但同时他也不想伤了手下“黄埔心”多事,而是装傻继续关着他,一直关到南京战役暴发,国民政府仓促放弃南京时,张灵甫依旧是被扔在监狱里没人问津,然后他就这么倒霉地被共产党接手了。

张灵甫是谁,中共高层可都从黄克嘴里知晓,他做的那些脏事更是清楚。这个时期的红军,已经牢牢控制了川北松潘地区,并不断地向西康渗透,甚至接触到了那位救过张灵甫却被他忘恩负义的苦主土司。

然后,拿到下面交过来的案卷的邓发,向中央报告后,伍豪还想留一留,李润石却发来指示:依法行事。

然后张灵甫就被押上行场,执行了本就该在一年前执行的死刑,全国的妇女都在为这事叫好。不过这一事件在租界的报纸上,其实只占据了微不足道的一小角。

“九月五日,第二日师拿下丹阳和金坛了,彭石穿,你是客场作战,输定了!”

“九月十日,日本人,废物!两个师团打一个溧水,打了五天还没有打下来。”

“九月十五日,第十四师团也来上海了,土肥原贤二是中国通,他知道怎么对付中共的。”

“九月十六日,土肥原约我吃饭,我们在旭日饭店秘密......”(正想写,想了想,没动笔,这种事怎么能白纸黑字记下来授人口实?)

十七日凌晨三点,从旭日饭店返回家中的常凯申拿起钢笔,记下如下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