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车站出来的粟裕和方志敏,乘着汽车穿过人流熙攘,京城的繁华与古老,让他忍不拿自己见过的另一座南方名城杭州和其相比,南方出身的粟裕还是喜欢杭州。
经过一条街道时,粟裕看到了旁边一排的房子,有好几处异常的空地,而和其紧连的房子,外墙则有明显过火烧焦的痕迹。这是过去一年的战争里,日机轰炸的结果。
从通州战役起到南京战役期间,北平和天津,断断续续地被日军轰炸过几次,损失并不大,主要也就是恶心人用的袭扰,在这过程中,空袭的日军在中苏空军的打击下损失却十分巨大。在意识到这种轰炸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后,日军于去年的十月就停止了这种行为,而后“平津”无战事就一直持续到现在。
随着日军被逐出山海关,平津地区的战争危机解除了。不过由于海运一直被日本人封锁,两地的商圈依旧还没有恢复元气。但北平城却以极快的速度恢复了昔日的人气,北京的几所大学已经在春节后正式开学了。不过学生却比去年少了一大半——大量的学生都被急需干部的中共召去,在“实践中”参加“社会 大学”学习了(基本都是文科生)。李润石的住处就在北大附近,粟裕乘座的汽车经过时,大批的学生刚刚下课放学。
粟裕到达时,主席正在接待到访的所谓的“左翼民主人士”。他暂时被隔在了外面,等候时意外地在附近一处民居里遇见了黄克。
黄克当时正在给学生和老师讲课:听课的人基本都是住在北大附近的学生老师:成份五花八门,交大、浙大、燕大皆有。如今的教室,大半却是被从上海、杭州、南京等江南沦陷区转移过来的大学学生占用着,不过随着江南大片区域的解放,目前浙江大学的师生有一部分已经回到杭州复学。
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一部分原因是黄克回来了,知道半导体将会是开启 下一次工业革命大门钥匙的中共,在这方面是空前重视,很早就开始培育相关的基础人材了。机电、半导体的一些知识在全世界都是新学说,上课的老师都是从黄克这边拿到教材,自己也是学得半桶水,积累下很多弄不清楚的地方,黄克每次回来,就是他们上门把从前积累的问题请教的时候。
第二个原因却是李润石主席的意思,为了打破信息茧房,他故意让黄克在自己的住处附近开了个讲习班,学生老师过来上课后,他只要有时间就会直接兜过来,然后抓着这学生和他们聊天拉家常。
——这种手段也就是这个时期可以用,等解放后十几年,那时候如果他去清华北大里找学生聊天,遇上的只会是各种将军、书记,或者各种X长之类的子女。就象他后来报怨的那般,那时的中国高等学府,早就成了大量红色勋贵们,以及传统的“书香门第”的子女聚堆的地方——平民子弟,真正的贫下中农和工人子弟,在解放后要上大学,即使天资出色,但在那个时期能接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知识量也是极有限。比后台,他们比不上那些可以直接跳过考试就入学的勋贵子女,比教育资源,又怎么比得上那父母都是高级知识份子的“书香门第”。
那个饱受争议的十年发生前昔,泥腿子,城市普通人家的子女,能考上高中或中专技校,差不多就是他们的人生极限了。是有一些考上大学的,但比例不多。更多的时候,情况却是李主席接见所谓的大学生代表时,一询问对方出身,基本得到的答案皆是:我爸爸是XXX,是主席您的部下,老革命,全都又红又专呢!
这也就是后来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起源——后者自然也有一堆的问题,但是却给了许多工农平民子弟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后世的很多无知者在骂这事,但在张口之前,先看看自己的祖上的成份,平等高考?玩读书你们的教育资源拼得过那个时期的“书香之家”吗?
等候期间,粟裕就站在那间临时教室外,看着黄克在那边讲课。黄克并不是纯粹的自己讲,而是台下的人一个个地问问题,然后他解答,黄克讲解的时候,有专门人员在教室后方支起摄像设备,拍摄下讲课的内容——拍摄设备,是伪装成相机的,21世纪产的手机,拍完了后相关内容会被输入电脑,再进行技术处理后,选取有保存价值的东西再转拍下来,做成电影胶片。粟裕知道,因为师资不足,现在中国的许多学校,都开始尝试使用电影教学。已经部分复课的浙江大学里,就有一座小型影院用于电教,黄克就是经常出现在电影荧幕上的人。
粟裕在外面听着黄克讲课,晶体管、PN结什么的,他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却靠自己的战争经历,明白晶体管这件黄克“发明”的事物,真的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军事革命。
粟裕的部队在江浙淞沪地区的战斗,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团为单位的部队分散行动。得益于大量的晶体管电台的供应,他的部队虽然拆得很散,但彼此间的联系却十分紧密。部分主力部队,甚至可以做到晶体管电台到营,收音机到连,矿石收音机到排。而负责执行侦察任务的部队,更是直接背着晶体管电台行动。
对于粟裕这种擅长刀尖上跳舞打神仙战的名将来说,晶体管电台极大地提高了他的部队的作战效率,因为情报滞后而造成的损失和战机殆误都大大下降了。在粟裕看来,黄克靠这个拿奖绝对是名至实归的。
黄克讲完了课,结束了老师和学生的提问后,李润石主席那边还没有完事。看到粟裕来了,他热情地招呼他,然后粟裕就陪着黄克,直接在这间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吃晚饭。
过了一会儿,李润石主席只身过来,早有准备的警卫员端上饭菜,加上方志敏,和黄克粟裕四人拼了一桌,一起吃了起来。
粟方二人感觉好象被冷落了,主席和他们简单地聊了几句问候过后,却只顾专心地陪旁边的学生闲聊,一顿饭足足吃了三十多分钟才吃完。
送别这些学生后,李润石主席这才把粟裕和方志敏叫进房间,陪着刚过来的朱老总等一堆高级干部正式开会。粟裕注意到,开会的时候,黄克则把教室里的那部照相机也搬过来放在边上拍摄。(实际上是伪装的手机摄像机,即2020年产的那台高级手机。。)
“小黄过几天就要回苏联去。这次的军事会议的过程,会录下来,未来可能用得上。”
有了数码相机后,拍摄成本无限接近零,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可以保存下来。而且今天的军事会议,更是关系到抗战最后阶段,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天晚上,粟裕陪着高层开会,讨论下一阶段的作战事宜。黄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看热闹的摄像师,从来不主动开口,只是下面讨论时,偶尔遇上一些技术问题时,才会问他下。不过这么高级的军事会议,他能坐在这儿,本身就说明黄克在高层的地位。主席让在他在边上旁听,另一个原因也是他回到苏联去时,作为和中共和苏联方面的勾通人。
山东和淞沪战场,中央决定首先解决山东战场的日军——原因很简单,山东战场水网不象江南般密布,装甲部队施展得开。而且这里的日军和淞沪地区已猬缩成一团不同,控制区域较大,很适合装甲部队穿插切割敌军。
为了配合作战,粟裕北上的时候,跟他一起过来还有一部分江南的坦克兵——实行的是人走武器留的战术,这些人员现在正在接收刚从苏联运来的新装备。
日军已经拿到了红军新获得了一大批苏制装备的情报,惊恐万状的日本人现在已电令山东、淞沪的日军作好撤退的准备。
李润石道:“我们是故意把五月份就会大举进攻的情报泄露给日本人的,但实际的进攻时间,会是在三月底!小鬼子想跑,就要动起来,动起来就更容易歼灭他们。”
“多田骏这个老鬼子在山东和两淮陷得太深了,现在已经被我们缠住了,要走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月前我们的军事重心都在江南时,他那时要走还有机会,但现在林虎三就等着他走呢......”
比淞沪的日军就在海边上,随时可以乘船跑,多田骏在山东的部队,有点象1948年东北国民党军,顶在徐州前线的日军,一月的时候没有马上退,现在想缩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粟裕北上时,红军故意在南京那一带放了一个装甲师,看起来很庞大,实际上却是幌子。南下的坦克部队一直气势汹汹地顶在淞沪地区,但是久经沙场老坦克兵大部分都悄悄地调走北上,直接接收苏联运来的新车,准备在山东发动攻击,打第二个大歼灭战。
会议上,李润石对粟裕道:
“现在是三月十七日,我们原计划是五月底解放上海。但如果林虎三在山东打得好。把多田骏砍掉两条腿甚至腰斩,畑俊六应当会吓得直接乘船走人,也许四月份的时候,你的部队就可以不开一枪直接进入上海了。”
第279章骤变的历史
发生在远东中日苏三国间的大战,曾一度引起欧洲的注意,尤其是李润石红军取得南京战役的大胜后,整个西方世界皆惊呼:继苏联之后,又一个国土面积巨大,且人口基数巨大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即将诞生了。
但欧美各国的注意力,在三月份时,很快被另一件大事吸引了过去。
三月十二日,古德里安奉希特勒之命,开始著名的奥托计划。他率领的德国装甲部队,开着一号、二号坦克这样的“玩具坦克”,在奥地利守军不设防,一路放行的情况下,轻易突入奥地利境内数百公里。虽然这过程中他的坦克的不断地因为机械故障各种抛锚,但是德国占领奥地利全境的过程,简直就象拔个瓶塞一般轻松。
3月14日,希特勒从他的临时司令部所在地林茨来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40辆坦克在前面开路,坐满军官的警车作后卫,一路上希特勒受到了来自奥地利各地的纳粹分子的欢迎,而过去就是他曾经保证过奥地利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在路上大部分时间里,希特勒站在敞篷汽车上,身着棕色的突击队员军服向狂热的支持者们几乎是歇斯底里地挥手致意。
“希特勒的大德意计划开始执行了!我们还要继续从前的绥靖政策吗?”
整个西欧,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尽管在这之前,斯大林牵头搞的“狼来了”的叫嚷已经喊了一年多了,但是当预言真的实现时,整个西欧依旧处于震惊和恐惧中。
“斯大林的预言已经实现了一个了,接下来就轮到捷克斯洛伐克了!按照斯大林的预言,希特勒首先会从苏台德地区下手,叫嚷着维护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利益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地。”
“按照斯大林的预言,在这过程中,希特勒一定会宣称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份领土要求,而我们的首相张伯伦一定会直接出卖捷克人!而在得到苏德台地区后,德国人一定会联合波兰人、匈牙利力一起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三月十五日,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威斯敏斯特特区白厅旁的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里,张伯伦手上拿着新出的当日《泰吾士报》,看着名为《瑟瑟发抖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闻,脸色铁青异常。
而与这篇报道配套的漫画,则让张伯伦尝到了被羞辱的滋味。
那张政治讽刺漫画,画面上身穿带着纳粹标记制服的小胡子拳击手,正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逼到角落,拳击台的地板上画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地图,而希特勒脚踩的位置正是苏台德。
希特勒的身还跟着波兰和匈牙利两个小弟在帮拳,而在拳击台的一角瑟瑟发抖贝奈斯,他的左手被英国首相张伯伦抓住,右手则被法国总理达拉弟擒着,只能被动挨揍。
这是一副讽刺意味极重的政治漫画,暗示英法两国不但不会相助捷克斯洛伐克,更会对德国暗中帮拳。
而这篇名为《瑟瑟发抖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文章,甚至还在预言了希特勒大概会在今年六月左右就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而这篇文章之所以会被登在头版,他真正的投稿人的名字叫斯大林。
两天后,在维也纳刚刚完成了连威廉一世、卑斯麦都无法达成的伟业,不发一枪就将奥地利收入囊中的希特勒,也正看着同一份报纸,脸色铁青。
“斯大林把我的底牌全看穿了!”
德国在吞并奥地的同时,从去年起就一直在和日本进行秘密谈判,主要的内容还是和反苏有关。历史上相关的条约,日本由于内部分歧极大,一直拖到1940年9月后才签定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