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6086 字 2023-03-09

然后他又叹气道:“象计算器一样的计算是最好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本事不足,又感情冲动地胡来,我们斯拉夫人中,太多这样的混蛋了。”

有些话黄克没有说出来,因为太帝国主义范了。

留着柬埔寨不吃,也是为了能在印度支那这边,留个可以在未来帮中国干脏活和搅屎的国家——就象二十一世纪的那个位面的柬埔寨所起的作用一样。

马来半岛这边未来局势未知,越猴肯定是靠不住的,泰国更不必多说。柬埔寨不加入中国,但只要能象历史上一般和中国长期友好,就极方便中国在这边行事。

这个位面,没有经历战火磨砺的越共已经废了,但柬埔寨没有。相对柬埔寨,这个国土人口大减的越南,没有任何的优势。柬埔寨的新政权这儿在未来只要好好地经营,未来会是辐射控制南洋重要棋子。

和斯大林对话的时候,黄克抬着头,目光却落在新加坡和其东边,兰芳共和国的旧址处。

PS: 本书求月票,

另一本新书《龙与屠龙者》也在息壤更了

第345章大英帝国之秋

“欧洲开战后,我曾以为绥靖政策已经结束,却没想到在亚洲却还在继续!”

1941年四月二十日,站在新加坡要塞的炮台上,海峡殖民地总督珊顿爵士对着身边的远东舰队司令官菲利普斯叹气道。

他不甘且痛苦无比地道:

“而且我们现在绥靖的对像,居然是中国!”

他手上握着刚收到的一份电报,在刚刚结束的中英谈判中,大英帝国永久性地失去了缅北大片土地:克钦邦和掸邦的统治权。

1940年四月,拿下下老挝后,解放军一边继续南下,一边却从东边向缅北挤压,进入掸邦地区。而云南方向,则继续横扫整个克钦地区,并不断地向藏南方向渗透。

在克钦地区,解放并不急着高进猛打,而是全力地修桥修路,稳扎稳打。其在在不断挺进,扩大控制区域的同时,也不断地拉拢“自古以来”之外的克钦地区的土司势力。

缅北地区,多山,多丛林,多热带疾病,堪称是穷山恶水。蚊虫带来热带病,才是最大的敌人。南下这里时,来自苏联支援的杀虫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使早有准备,也有大量的士兵染病病倒。

夺取克钦地区时,中英之间只发生了规模不大的战争冲突。英军的殖民部队战斗力极弱,基本是一击即溃,最后整个克钦地区只能守住最重要的节点城市密支那,余者全被解放军夺取。

整个1940年,解放军在这一地区的任务主要就是修路,以及解决、压服当地的土司势力——与当地土著的冲突,军方是尽量避免的。因为没有必要且代价太大(因为丛林游击战实在恶心)。现在的第一目标是把英国人赶走,至于这些还停留在半奴隶半封建时代的势力,战后有得是时间解决他们。

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解放军修通了从云南边境到藏南英控区之间的公路,而后大批解放军通过公路乘卡车穿过克钦地区,兵逼“新的”中印边境。

而同一时期,大英帝国在缅东北掸邦的地区的殖民势力此时也土崩瓦解。当地土司势力在解放军的支持下,纷纷掉转枪口对准英国人,要求“独立”。当年七月,当大英帝国在阿尔及利亚背刺盟友法国海军时,整个掸邦这时已经完全脱离了英国人的掌控。

八月,不列颠空战开始时,已经无法再忍受中共在缅甸北部行动的英国人,被迫同意和中共开始就“新的边界问题”展开谈判。在这之前,尽管双方在缅甸已多次交手,英军在大小冲突中被消灭的殖民部队也有两千多人。但英国人为了不拉破脸,始终将其定性为“冲突”,而不是“中英战争”。

在这一点上,盗世英奸丘吉尔很清楚:对大英帝国来说,崛起后的中国比日本还要危险。真的撕破脸对中国宣战,想象一下几百万的解放军,不顾一切地从云南涌入缅甸和印度的场景......

缅北地区唯一能阻挡中共前进的只是交通和恶劣的环境。但是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过去近一年里,中共集中十几万人一直在克钦地区疯狂地修路架桥,这种“不紧不慢”,步步为营的手段,当真把丘胖子吓坏了。

大英帝国被德国赶出欧洲,丘胖子又头铁要和三德子硬捍死拼到底,这场战争谁也不知道要再打多少年。中共有得是时间和英国在南亚地区慢慢地折腾。

从七月份法国人被彻底地赶出印度支那时起,唐宁街的老爷们在恐惧的同时,已经达成了一个内部协定:无论如何都要稳住中共,不能让他们再象从前般肆无忌惮在缅甸地区乱来了。

然后秘密的外交谈判就开始了——此时苏联人正和英国人大做生意,丘吉尔找到苏联驻英大使伊万做中间人,向中共透露谈判的意愿。

中方这边正好前期吃得太撑,也需要时间缓缓,然后双方就开始坐到桌前。

中方的要求很简单:要求英军开放缅甸与藏南间的连接通道,并将这段通道所有权转交中国。至于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这个时间 英国人连提都不敢提。

谈判是在密支那举行的。起初英方的谈判代表,在现场拍着桌子,嚣张地宣称,在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前,绝对不会再放弃大英帝国的一寸土地,并威胁说他们将派出远东舰队炮击中国海岸城市。

而负责谈判的中方代表彭石穿,则冷笑地道:“那么,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以解放整个南亚大陆为最终目标!”

这个时候,其实全世界都知道大英帝国已处于外强中干状态,否则中英在缅北小规模交手打了这么久,大英帝国被打死打伤被俘超过两千人,居然还没有对中国宣战——放在几十年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英国在印中边境的局势,却一天比一天恶化。

解放军继续在缅北修路架桥,向四面八方“稳步渗透”,他们并不急着向英军正在集结重兵的印东北地区挺进,而是向英国人势力虚弱的缅甸中部进军。

而在另一个方向,1939年就已经进入新疆的解放军,这时也南下从北面进入西藏。

到1940年十月时,一支解放军部队突入阿克塞钦地区,占领了部分地区——之所以没有继续进攻,却是这个时期冬季已至,气温骤降。此外另一个原因,却是英国人这时已经从最初的挫手不及中回过气来,重新组建了大批殖民地兵团。

而从新疆南下的解放军,无论数量还是装备等,相对对面的英国殖民地部队并无优势,加上后勤补给线太长,已经到了军事上所谓的“进攻转折点”,短期内并不适合继续前进。

而后双方就在阿克塞钦地区和藏南-克钦,一东一西两条战线对峙起来。

整个冬季,两边在这两条线都很克制,但是南线的缅甸方向,没有低温影响,解放军仍然以每月前进五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向缅甸中部进军,扩大控制区域。

这种“进攻的距离等于修路的速度” 的前进方式,让英国人空前绝望。

而这个时期,英军在希腊再次大败,意大利对英宣战 ,德军组建了非洲军进入北非,埃及危急,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非洲和南亚两线作战英国人缩卵了。

急着回头去对付小胡子的非洲军的英国人,几乎全盘答应了中共的要求:放弃整个阿克塞钦的中方“传统领土”,开放藏南到克钦的边境通道,同时缅北地区“中立化”。

“我们丢光了所有的一切,最后收获的,仅仅只是中共的一纸不再继续南下的空头承诺!”

站在炮台上,珊顿爵士看着北面的大海,恨恨地砸着桌子,对着菲利普斯上将抱怨着。

“唐宁街难道不知道吗?我们在南亚的地盘,有多少头恶狼一直在窥探!别说是中共了,现在连日本,甚至那个披汶,都对着这里开始流口水了!”

没落中的大英帝国。在英奸丘吉尔指引下,硬是死盯着希特勒不肯屈服的代价,就是被人不停地在其势力虚弱的后方狂挖墙角。

珊顿爵士所说的披汶,是指现代的泰国总理披汶,1941年后,这位泰国刚刚上台不久的军方强人,在另外几头恶狼的鼓动下,也有了蠢蠢欲动的迹像。

————————————————

泰国可是亚洲最古老的几个国家之一,有人曾经就说过,实际上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整个亚洲,可以称之为国家的就仨国家。

其他那些国家,菲律宾、朝鲜、韩国、越南、缅甸等等,都是别的国家的殖民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