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物质上的问题,靠着跨星系开发、新世纪的物质资源已经无比充裕;这是极大规模的空间尺度扩张带来的新问题。
星际旅行时代的初期,每一艘星际飞船的船员们,都要面对时间债。
在那时候,飞船是以亚光速前进,以经典物理学的速度模型计算,每光年的航程需要耗时大概1.1个地球年才能走完。不过,根据相对论,船员们在船上度过的时间可远没有1.1年那么长……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多出来的时间、或者船员们没有经历的时间,就被称为“时间债”。
一两年的往返航程造成的时间债并不算多,也不算无法克服,可一旦飞船越走越远、走出太阳系,这就成了大问题。出发时女儿还小,回来时迎接你的却是孙辈……这种感觉可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直到2032年,维兰德公司的科学家发现了超光速旅行的方式,才算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034年,维兰德公司的第一艘超光速空间探索飞船制造成功,只不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这种超光速技术会造成另一种时间债……船员们无法理解那些理论与公式,只知道自己实际体验到的时间其实反而变久了,且是相对于航程的指数级增长。
如果不使用冷冻睡眠技术,很多飞船到达目的地之后、船员们就已经会老到没法再工作了。
FTL引擎加冷冻睡眠舱,从此成为了维兰德公司飞船的标准配置。
渐渐地,“时间债”这个词都快被人忘记了,包括蕾普莉在内,这个新时代的所有“船员”们都渐渐习惯了在空寂无人的宇宙内漂流的生活。
蕾普莉她绝对想不到,再醒来的时候,她的时间债会像冤鬼一样找上来、缠住她。
就在前些日子,公司的人找上门来告诉她,她已经在逃生飞船的冷冻仓里沉睡了五十七年。这段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她认识的所有人都已经不在;这段时间在她记忆里又不够长,让她直到今天还会从睡梦中惊醒。
梦里的那个怪物通体黝黑,包裹着一层透明的黏液,从盔形的头甲下、尖利的牙齿滴下。
它撕开人们的肋骨,从被啃噬一空的胸腔中跳出,消失在黑暗中,随时可能在某个瞬间出现在你的身后。
想到这些还很鲜活的记忆,今晚的蕾普莉还是睡不着,她隔着近地轨道站的舷窗望向那道蓝色的地平线,决定去走廊里转转。
为了方便作为资源的中转、飞船出发的空港,这轨道站是悬停于赤道正上方、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的,只是日出会比地球上早上不少。
蕾普莉走出房间的时候,正是轨道站留在夜面的最后一个小时。
大部分工作人员不用上夜班,此时还是睡得最沉的时候。她漫步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竟然一时有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
面前又一扇自动门打开,她不知不觉来到了休息区。
前两天“维兰德-汤谷公司”的听证会上,她被吊销了太空飞行执照,为了糊口只能暂时留在空港找了份重机械操作员和物资搬运工的工作,住在轨道站提供的搬运工宿舍里。这宿舍的休息区当然不会有多大,顶多就一个小型水吧、几张桌子、二十把椅子而已。
但蕾普莉走进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休息区的侧墙上、监控摄像头的盲区里,竟然多了一扇一点都不协调的门。
不是轨道站这里到处可见的、上下闭合的自动门,也不是厚重的气密门,只是普通的、带根金属把手的白色门扉。门板正面,霓虹灯拧成了“BAR”的字样,在宁静无人的休息区里散发着粉紫色的幽光。
这面墙上没有舷窗,据蕾普莉所知,墙外应该就是宇宙空间。想要在这里开一扇门,就需要首先密封休息区、然后发射一个全新的舱室上来,再将舱室连接到这里。这么麻烦的事,除了公司之外她想不到还有那些组织或个人可以办得到。
是公司高层终于舍得给搬运工加点福利吗?恐怕也不是,毕竟上面写着“酒吧”……所以肯定还是要自己花钱的。
管他呢,反正她已经喝够了那些合成饮料和浓缩咖啡因,来点酒精也没什么不好。
蕾普莉这样想着,推开那扇门走了进去。
门里面果然是个酒吧,此时还有几个客人坐在里面,互相聊着天,要不就是掏出笔来在玩数独或填字游戏。
奇怪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身上穿的是公司配发的“标准地外活动制服”……不过这也不是强制的,前两天接待她的那个公司代表,卡特·伯克,一样也不穿制服而是穿自己的西装。
“嘿。”她走上前去,跟吧台后坐着的老板打了个招呼:“你们什么时候到轨道站的?我都没注意到休息区开了间酒吧。这里的酒应该不是那种高浓缩合成块吧?我可不想喝那个。”
她注意到,老板听她说起“轨道站”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他一边掏出瓶酒来拧开盖子,一边自嘲地说:“看来我们酒馆终于也能连接到某个近未来的时代了……这都是货真价实的酒,由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成,除了过滤、提纯和储存之外没有经过什么二次加工。”
说完,老板又拿出一个几百年来形制都没什么太大变化的玻璃杯来,为她倒上了小半杯。蕾普莉也熟练地亮出自己的手腕,准备付账了。
因为她是公司的员工,这里也是公司的产业,所以她只需要刷一下自己的识别芯片,就理当能使用自己的工资账户直接结算。
这间轨道站、所有飞船、几乎所有殖民地都由维兰德-汤谷公司运营与管理,一个员工从生到死的所有需要完全都可以通过公司来满足,哪怕是在五十七年前,她也早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但对面的老板却笑着对她摆摆手:“女士,我稍后会向你解释的……但假如你没有贵金属货币,就暂时不用付账了。不管你是要刷指纹还是刷脸,本店都没能力提供对应服务,抱歉了。”
蕾普莉神色一变,从兜里掏出便携终端来,按了几个按钮,发现这玩意完全没反应。
这可是公司的“最新科技”,理论上只要处在公司产业的范围内,就无需充电、不需要进行任何手动连接操作,直接便能用来接入无线网络、收发数据信息。
但此时,这个终端却好像死了一样,不管她怎么按都没有任何反应。
“……我不是在维兰德-汤谷的近地轨道站,对吧?”再试了一会之后,她终于也放弃了,把终端放回兜里,拿起了那杯酒。
“不是。我恐怕得说,这里甚至不在你那个世界的任意一个星球附近……这间酒馆虽然连接着你们的世界,却独立于所有世界之外。”
薛鲤指着周围的几个客人一一介绍说:“这一位、这一位和这一位客人,她们的世界已经有空间站了,但恐怕科技水平还做不到‘在近地轨道站开设酒吧还能叫人习以为常地走进来’这种程度;这位、那边那位客人,他们在来这之前多半还认为月亮是跟太阳类似的天体。”
“唔……平行世界论?”
和之前的所有客人不同,蕾普莉看起来是懂行的,并且立刻提出了一个可能从科学上解释酒馆存在性的说法。
薛老板立刻感觉轻松多了,跟明白人交流有时真就不用太废话,当即点了点头:“你可以这么理解。还有,看那里——”
他手指的方向挂着一张白板,那是上次客人的问题全部解决后酒馆里多出来的东西,现在被他利用起来作为留言板了。
白板的最上面,由他写着这间酒馆的规矩:
一,用故事或贵金属付账;
二,你无法在此对其他客人作出敌意或伤害举动;
三,老板和其他客人都愿意帮忙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真不错,要是这不是梦、轨道站里真有这么间酒吧那就太好了。”看完白板上的文字,蕾普莉这样说:“或者哪怕这是梦,也比之前让我睡不着的那些梦强太多了……”
“这个简单。”薛鲤说,从较下方的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啤酒瓶盖,将它递给蕾普莉:“如果明天你醒来的时候还能看见这个,就再来喝杯酒吧。”
蕾普莉捏着那瓶盖,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商标,用指头按压着它的锯齿,陷入了沉思中。
[41.第41]
第二章 航向虚空
蕾普莉在酒馆里呆了一会儿,喝了杯酒,跟老板聊了聊天,又平静地离开了。
不久之后,酒馆窗子上也照进了第一缕阳光。
马克斯一边吃着从外面带回来的早饭,一边跟老板薛鲤讨论着刚刚的客人。
“……这次的客人好像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哪怕知道‘其他世界’的存在也不惊慌。”马克斯说,“而且又是开宇宙飞船的,太让人好奇了。”
薛老板则回答:“也许驾驶超光速飞船、到达宇宙的另一端这件事,本身就跟前往另一个世界差不多呢?”
想想看,叫一个人描述一下“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多半下意识地就会开始讲起地球,什么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类社会,因为“世界”这个词在群体意识中的认知边界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