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刚被拒绝,她就收到了通知书。
她深吸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出办公室。
利落地在单子上签了字,便接过了那个颇有些分量的信封。
信封下面的落款是“省高等学校1958年招生工作委员会寄”。
叶满枝这几天已经看过好几个这样的信封了,无论录取还是未被录取的通知,都是由这个委员会寄出的。
她没怎么犹豫,当着大家的面,快速撕开信封,将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最上面的一张纸上印着省大的印章,第一排是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新生录取通知书”。
【叶满枝同学:我们高兴地通知你,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你已正式被我校“工业经济系”录取。谨向你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
【望你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准备,如期报到,接受祖国交给的重要而光荣的学习任务!】
第94章
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 叶满枝压抑着激动心情,将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发给了为她道喜的同事们。
而后她一分钟都没耽搁, 抓起那封通知书就撒丫子跑向军工大院。
常月娥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为由,跟纸壳厂请了假, 这会儿正在屋里听话匣子呢。
见到闺女突然推门跑进来, 她慌忙问:“来芽, 怎么了?”
“妈妈, 我考上大学啦!”
叶满枝跑得双颊通红,神情亢奋, 搂住妈妈的肩膀原地乱蹦。
“诶诶诶, 先别跳了!你被哪个大学录取了?通知书呢?快给我看看!”
叶满枝将通知书递给她说:“省大的工业经济系!就在咱们滨江本地上大学, 不耽误我回家吃饭!”
常月娥小心地将通知书展开, 逐字逐句地将上面的内容看了两遍,这才激动地说:“好好好!太好了!”
她无所适从地在原地转了几圈, 然后跑回屋里拿了钱和肉票, “我到市场买肘子去, 今天炖个肘子给你庆祝庆祝!”
叶满枝将人拦住说:“我现在根本吃不下, 你别去了, 出租车还需要人看着呢!”
三嫂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礼拜了, 但新手爸妈一直没给孩子定下名字, 大名小名都没取好。
沈亮妹比较促狭, 说这孩子是坐出租汽车出生的,小名可以暂时叫出租车。
于是全家人就莫名其妙用出租车, 指代这个新生儿了。
“出租车睡觉呢,醒了也有你三嫂看着,”常月娥自顾自地往外走, “对了,你被哪个专业录取了来着?”
“工业经济系!”
“这个工业经济系是学什么的?”
“学经济的呗!”叶满枝笑嘻嘻地说,“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常月娥默念了几遍工业经济系,而后攥着钱和肉票出门了。
“老常,干嘛去呀?”
“哈哈,我家小闺女考上大学了,我去买点肉给她庆祝庆祝。”
闻言,留守在家里的好几个老太太都打开门问,“你闺女真考上大学啦?咱们楼里还从没出过大学生呢!”
“考上了考上了!咱们八栋也有大学生了!”常月娥欢天喜地道,“省大的工业经济系!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以后要帮助国家搞经济建设的!能当大干部为人民服务!”
叶满枝:“……”
她妈咋这么能吹呢!
重点大学没错,但不是重点专业呀!
她报的所有志愿都不是省大的热门专业,而工业经济系在不热门的专业里也是排在第九个的。
足可见这个专业有多冷门。
瞧常月娥的兴奋劲儿,今天可能吃不到肘子了,叶满枝不好意思听妈妈当面吹牛,打声招呼就带着通知书跑去了656厂的军代室。
自从两人结婚,叶满枝就没再来过军代室。
收到门卫的通报电话以后,吴峥嵘从办公室出来,一直走到办公楼门口迎人。
“是不是收到好消息了?”不等她报喜,吴峥嵘便笑着问。
叶满枝将通知书递过去,笑容灿烂道:“幸好你聪明,把‘工业经济系’和‘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92-100(第6/22页)
调换了位置,否则我很可能被那个机械制造的专业录取!”
她可真不想去车间进行金工实习。
“恭喜大学生!”吴峥嵘看过通知书,抬腕瞄一眼手表说,“走吧,晚上请你去工人俱乐部吃西餐庆祝一下!”
“别去工人俱乐部了吧?”叶满枝内心蠢蠢欲动,又怕对他影响不好。
“我已经订好位置了。”
叶满枝睁大眼睛问:“你不会早就知道我被录取了吧?”
不然干嘛提前定位置请她吃西餐?
“今天不是七夕么?我请小叶主任过节。”
叶满枝本就因为通知书满心欢喜,听他提起七夕,更是惊喜地问:“你还知道过七夕呢!”
“嗯,去不去?”
吴峥嵘从不过什么七夕节,但他这两天也关注了省日报上的录取名单,发现没有叶来芽的名字后,就准备找个机会宽慰她一下。
她喜欢吃西餐,那就去西餐厅吃一顿好的调节心情。
叶满枝笑着嫌弃:“七夕节吃西餐,土不土洋不洋的。”
但她还是乐颠颠地跟军代表同志一起过七夕了。
*
继叶满枝之后,光明街上又有十二名考生陆续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其中有三人被重点大学录取,成绩最好的那位考上了人大。
往年全街只有一两人能考上大学,今年这个高考战绩,算是光明街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了。
叶守信才不管别人的成绩怎么样,得知亲闺女考上大学以后,他连夜给老家拍了电报,向父母和村里的父老乡亲通报了这个大好消息。
叶来芽可是老叶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毕业以后要当大干部的,说一句光宗耀祖也不为过了!
他把女婿喊到家里来,想问问他打算如何为叶来芽庆祝。
吴峥嵘闻言微怔,一时没明白老丈人的意思。
他当年考上西南联大的时候,只得到吴院长一句“还行”的评价。
他妹妹岫岚的待遇比他强点,但不多,一家人吃顿饭就算庆祝了。
可是,看他老丈人这意思,只吃顿饭的话显然是不够的。
“爸,您说怎么办吧,我跟来芽都听您的。”
叶守信一拍大腿,“当然要大办特办啊!来芽考上大学这么大的事,咱们两边的亲戚朋友都要通知到。能来吃饭的就请来吃饭,没时间来的,咱就送两块喜糖过去,跟人家通报一下好消息!”
吴峥嵘点头表示认可。
见女婿赞成自己的提议,叶守信更来劲了,“亲家那边,由你来通知,还有你的兄弟姐妹,姑姑舅舅,这些关系亲近的亲戚都要报喜。来芽她爷爷奶奶,大伯和大舅,就由我们负责通知……”
去年周牧考上省大的时候,老周家就摆了酒,臭显摆了好几天。
这回轮到来芽考上大学了,他们老叶家肯定要办得更热闹才行!
叶守信慷慨激昂地安排了一通,叶满枝却泼冷水说:“爸,我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去学校报到了,这期间还得交接工作、办户口迁移证、粮油转移证、转移党团关系,事情多着呢,哪有时间请客啊!”
吴峥嵘与老丈人统一战线说:“你忙你的,我们庆祝我们的,你到时候把通知书交给咱爸就行了,本人可以不出席。”
“就是这个理儿!”叶守信感慨,“还是峥嵘懂我!”
叶满枝:“……”
只要他想,他可以懂任何人。
她将通知书留给父母跟亲戚们显摆,自己则回单位办理交接手续了。
街道办的每项工作都是由两人共同负责的,即使她突然离职去上学,也对工作没什么太大影响。
张勤简帮她办好工资转移证以后,客套地感叹:“小叶主任,你这两年为咱们光明街做了不少实事,我是很希望把你这样的人才留下的,但是上了大学以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咱们以后就没什么机会共事了。”
叶满枝哈哈笑道:“主任,我走了以后,你可别懈怠呀,还得像以前那样积极进取,争取早点升到区里去,当个区长书记啥的,等我毕业的时候,你就给我腾位置,让我回咱们光明街当个主任!”
第一次被人当面提起升官的话题,张勤简有点不自在,假咳一声说:“那就借你吉言了。”
办好转移手续后,他在街道办内部,为叶满枝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虽然没有饭菜,但叶满枝从家里带了一瓶茅台过来。
与每个同事都碰了酒杯,向每个人都表示了一番感谢。
轮到凤朝阳时,叶满枝与她拥抱了一下,“凤姨,我来街道办工作的第一天就跟着你了。写字是跟你学的,织毛衣也是跟你学的,连我的结婚证都是你帮我写的!我说你是我师傅,你认不认?”
凤朝阳觉得她有点喝多了,点点头说:“认。”
“凤姨,那你以后得开心点呀!咱俩都是军属,咱们这关系比别人亲近多了,”叶满枝拉着她问,“以后我生了孩子,让孩子认你当干姥姥,你愿不愿意?”
“等你真生了孩子再说吧,到时候把孩子带来给我看看,我送他点东西就是了。”
叶满枝与她碰杯,仰头将酒盅里的白酒干了,“凤姨,那咱们就说定了,等我生了孩子,让孩子认你当干姥姥,跟你学写字!”
离开熟悉的同事,独自开启一段新的征程,让叶满枝心里特别伤感。
在街道办上班的最后一天,她是被人架回家的。
交接完所有手续后,叶满枝在家休息了一个礼拜。
通知书上要求的报到时间是8月28日-8月31日。
叶满枝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又是本地的学生,28号就去大学报到了。
这年头很少有家长会送孩子上学,连小学生都极少有接送的,所以大学新生几乎都是背着行李独自前来报名的。
叶满枝没带行李,漫步在浓荫蔽日的校园里,走到东门时,有辆公共汽车缓缓停在门口,提着大包小裹的新生们相继下车。
站台上立即就有人举起了“新生接待处”的牌子,为新生们指引方向。
见状,叶满枝溜达过去问:“同学,请问工业经济系的新生在哪里报到啊?”
“工业经济系的录取工作还没结束,新生报到处那边没有你们系的人接待。”男生推了推眼镜,与同伴商量过后,建议道,“你直接去学生处报到吧,刚才有几个工业经济系的,都去那边了。”
叶满枝与两人道谢。
难怪在报纸上一直没见到工业经济系的录取名单。
原来是录取工作还没结束。
她能在第一梯队收到录取通知书,已经算是速度快的了。
叶满枝找到学生处,递上自己的入学材料登记报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92-100(第7/22页)
看到通知书上的名字,中年男老师冲隔壁的办公室喊道:“小陈,你们系的叶满枝来了!”
有个梳着齐耳短发的女教师闻声跑出来,目光精准地落在叶满枝身上,问:“你是叶满枝?”
“老师好,我是叶满枝。”
陈莹点点头说:“那你跟我过来吧!”
而后她想起什么似的,往门口望了一眼,喊道:“陈光旭、邬梅、边鹊桥来了吗?”
有个戴眼镜的女生举手说:“老师,我是边鹊桥!”
“嗯,叶满枝和边鹊桥跟我进来吧。”
两人跟着她进了隔壁的办公室,里面坐着一男一女,打扮都比较成熟,让人分不清身份。
“调干生的录取通知是最先发出的,咱们系今年一共有六名调干生,每个班三人。你们四个先来学校报到,正好能给同学们帮帮忙。”
陈莹拿出名单说:“边鹊桥暂代一班团支书,叶满枝暂代一班班长。吕国庆暂代二班团支书,孔琳暂代二班班长。”
四个调干生:“……”
这么草率的就把班干部定好了?
陈莹没理会几人的反应,拿出两份学生名单交给他们,交代了新生报到的相关工作。
“今年学校增加了一项入学体检环节,大家与各自班级的同学要说清楚,要是有隐瞒的病史要提前上报,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学校退回原籍。”
边鹊桥惊讶地问:“陈老师,咱们高考之前不是已经体检过了吗?”
“嗯,今年要复查一遍,到时候会组织大家去医院做胸透,有哮喘、肺结核,或是怀孕的同学,不得隐瞒实情,要及时上报。”
闻言,叶满枝和邻座的孔琳都下意识抚上了小腹。
“::::::”
第95章
两个女生摸上小腹的动作, 没能逃过陈莹的眼睛。
她让在场唯一的男同学先去外面帮忙,然后坐到三个女生对面问:“你们三位都结婚了吧?”
三人颔首。
叶满枝心中惴惴,听陈老师的话音, 复查出怀孕的学生,似乎也要被取消入学资格?
她不太确定自己怀没怀上, 正想旁敲侧击打听一下学校的最新规定, 就听另一侧的边鹊桥笑道:“我26, 孩子都五岁了, 调干生有几个不是拖家带口的?陈老师,你看起来挺年轻的, 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吧?”
“我是咱们系大三的, 今年兼任你们两个班的政治辅导员。”
边鹊桥惊叹:“大三就能兼任政治辅导员呀?陈老师, 那你在校表现肯定相当优秀了!”
陈莹提起暖瓶, 往三人的茶缸或水壶里添了水,和气地笑道:“工业经济系成立时间不长, 我们56级就是系里的第一批学生, 不是从其他专业调剂的, 就是像我这样由单位保送的调干生。咱们系人手有限, 稍微有点能力的学生都被系主任抓壮丁了。”
听着两人的对话, 叶满枝突然找到一点同类的气息, 嗅到一点熟悉的味道。
她好像还没离开街道办, 现在不是新生报到, 而是基干茶话会。
叶满枝恍惚了一瞬,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四颗水果糖, 给每人分了一颗,笑着说:“这是新人来我们街道办领结婚证时送的喜糖,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而后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陈老师, 你能被单位保送到省大来,工龄至少有三年了吧?我在我们区里连续申请了两年免试名额,都没选上,这才在今年参加高考的。”
陈莹说:“我来上学的时候带着五年工龄,像你这样第一次考试就成功被录取的,也很难得了。”
双方你来我往交换着信息,渐渐就熟悉了起来。
叶满枝在对方第二次为大家添水的时候,试探着问:“陈老师,新生体检安排在哪天啊?之前怎么没听说有复查这个环节呢?”
“班里的同学全部到齐以后,就可以组织体检了。以前有政治复查,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健康复查。据说是因为之前有人的高考体检造假,找别人代替体检。这次入学复查不合格的,会取消入学资格,限期离开学校。”
孔琳紧绷着表情问:“怀孕的如果提前上报,会被取消入学资格吗?”
“会。除了调干生,怀孕的学生都会被取消入学资格。”陈莹观察着她的神色问,“你怀孕了吗?怀了要跟我说。”
孔琳点点头:“一个多月吧。”
陈莹在本子上记了几笔,“那你体检的时候不要去做胸透,胸透对胎儿不好。回头把你怀孕的化验单交上来。”
“???”叶满枝赶紧问,“陈老师,我不确定自己怀没怀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啊?”
“那也暂时不要做胸透,等上两个月,确定没有怀孕后,与明年春季班的新生一起体检。”
叶满枝将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
她就说嘛,要是相关规定有了反复,吴爷爷应该会提前提醒她的呀!
*
叶满枝和边鹊桥当起了一班的临时班干部,协助陈莹搞起了新生接待工作。
58级工业经济系一班,共有30名学生,但按时来学校报到的只有22人。
很多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通知书寄送得比较晚,外省市的新生还在赶来滨江的路上。
“陈特冶是滨江本地的吧?他怎么还不来报到?”边鹊桥核对着名单问。
“估计是单位的工作还没交接清楚,我听说他跟学校请假了。”
他们班一共三名调干生,除了叶满枝是自己考上来的,另两人都是由单位保送的。
边鹊桥是荣城下面一个人民公社的妇女主任。
陈特冶则是滨江某区工业局的办公室副主任。
按理说,陈特冶应该是最早一拨来学校报到的,男生那边的工作,正需要他帮忙推进一下。
但不知他是怎么回事,外地同学都赶来报道了,他这个本地的却一直没动静。
“我看还是别等他了,”叶满枝将收上来的书籍费重新清点一遍,小声说,“姜南挺爱张罗的,男生那边让姜南负责联络吧。”
边鹊桥帮她把那一沓钱扎好,无奈道:“明天开学典礼,班里才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报到,咱们宿舍的舍友还没凑齐呢!”
她跟叶满枝被分到了12栋201宿舍,五人间只来了三个人,另外两张床还是空的。
“哈哈,你看看隔壁那个‘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总共才来了十个人。咱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边鹊桥闻言一乐,“这些专业名字搞得我头晕眼花,我至今还不知道咱们工业经济系是学什么的,毕了业能去干啥也不清楚,明天我得好好听讲。”
上午的开学典礼是由全校新生一起参加的,叶满枝没能抢到第一排的座位,聆听校长讲话。
所以,下午听系主任讲话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92-100(第8/22页)
时候,她早早就替一班的同学们抢占了前排位置。
姜南带着一群男生走进教室时,笑着问:“班长,你怎么给咱班占了这么靠前的位置啊?”
“听领导讲话,当然要坐在前面!”叶满枝故作严肃道,“你们赶紧坐下吧,我参加工作以来,出席的所有会议都要坐在第一排!”
边鹊桥对男同学们说:“咱们班长年纪轻轻就能当街道副主任,这是有迹可循的,你们快坐下吧。”
“谁是街道副主任啊?”头发灰白的系主任走上讲台,笑吟吟地问。
“苗主任,是我们一班的叶满枝同学。”
“嗯,叶满枝我知道。今年的新生里,只有8人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咱们工业经济系。叶满枝同学是唯一的女同学,可见这个街道主任没白当,还是很有眼光的!”
叶满枝:“……”
还真不是她有眼光。
最后两个志愿,完全是因为新办专业没人气,她填上去碰运气的。
58级两个班的新生陆续在教室里落座。
苗主任环顾四周问:“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听说了,咱们工业经济系的新生,大多是从其他院系调剂过来的。有些人刚才在心里反驳我的话了吧?报考工业经济系算什么有眼光呢?”
新生们没出声,但是一些被调剂过来的学生,确实如此想过。
“咱们工业经济系是前年,也就是1956年,从经济系中独立出来自立门户的。工业经济系的成立得到了校领导,甚至是省领导的大力支持。”苗主任问,“哪位同学知道,省里为什么要把工业经济系独立出来?”
空气安静了三秒,没人回答。
坐在第一排的叶满枝积极举手发言。
“叶满枝同学请讲。”苗主任就喜欢这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
“为了配合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大工业吧?”叶满枝猜测。
她是1956年参加工作的,她还记得当年为了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市财政连小学建校的拨款都停了。
“叶满枝同学说得没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壮大,凸显出的许多重大工业经济问题,需要工业经济人才去做综合性的研究。比如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工业在内地和沿海的分布问题,工厂的工资问题……”
“只要国家还想实现工业化,那咱们工业经济人才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明显。”苗主任笑着说,“在座的同学们其实非常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工业经济系在两年之后的录取分数将会直线提升。”
“我想问问,在座有多少同学的志愿表是学校老师帮着填的?参考了老师意见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
叶满枝回头瞅了一眼,除了几个调干生,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
苗主任颔首说:“学校老师为什么不建议大家报考工业经济系呢?因为工业经济系是新成立的院系,至今还没有毕业生参加工作,你们的中学老师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不了解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工作,自然不会建议你们填报工业经济系。”
教室后面有学生问:“老师,那我们毕业以后到底能做什么啊?”
“国家还没给省大工业经济系的毕业生分配过工作,我还不能打包票。但今年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可以为咱们做一个参考。”
“人大的学生都去了哪里呢?国家计委、地方计委、科学院、中央工业部、省市工业厅,以及地方管理局。等到你们毕业的时候,也可能被分配去一些大型工业企业,但大致跑不出这个范围。”
学生们成功被苗主任画的大饼诱惑了。
连边鹊桥都偷偷跟叶满枝说:“没想到咱这专业还挺厉害的,毕业以后能去那么好的单位!”
叶满枝冷静分析:“他们是第一届毕业生,各大单位都急需这样的人才。咱们毕业的时候是省大的第三届,也许没有前两届的分配结果好,但应该也不会太差。”
讲台上的苗主任见自己的讲话有了效果,便继续道:“所以我才说,咱们工业经济系不但不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工业经济人才,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即使要补录和调剂,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调剂的。被调剂过来的学生,大多报考过经济系、机械系、政治系、数学系,其中有一两门的成绩非常突出,符合我们工业经济系的要求,才会被调剂过来!我们要培养的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多面手,综合性人才!”
这间教室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
国家安排的学习任务,没有转专业一说,但有些人心里难免会有错过心仪专业的遗憾。
被苗主任描绘了一番宏伟蓝图,听了工业经济系光明的发展前景以后,几乎所有学生都神情振奋,恨不得立即开始学习,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
苗主任趁热打铁,让各班的班长带人去办公室领取讲义和教材,顺便抄一下课程表。
叶满枝刚听了系主任的讲话,内心正激动澎湃,只觉得自己学成以后,可以去大衙门当大干部,或是去科学院当个研究员,既能发挥所长又很体面。
然而,等她拿到教材,看到课程表上的课程安排以后,就彻底傻眼了。
文化课有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
技术课有制图认图,技术学。
经济课有经济地理、国民经济史、工业企业组织与计划。
政治理论课有马列主义基础。
另外还有俄文课和体育课。
课程安排不多,每天最多三节课,有时候只有一节课。
但课程内容实在让她头大。
她捧着刚到手的教材,连宿舍都没回,直接乘车跑回了家。
“吴峥嵘!”
进了院子,她就大喊。
被点名的吴峥嵘打开书房的窗户,讶然道:“叶班长,你不是要住宿舍么?怎么突然回来了?”
叶来芽当了班长,声称要在学校好好为同学服务,还要跟舍友联络感情。
所以,每周只在周六周日回家留宿,其他时间都要待在学校。
吴峥嵘是过来人,理解她对大学的好奇和新鲜感,完全支持了叶班长的决定。
虽然要在工作日独守空房,但凡事有得失。
恢复单身汉生活的军代表同志,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军事学院那边的课题进度可谓一日千里。
叶满枝跑进书房,将自己的课程表递给他,“你快看!我们工业经济系怎么还要学数理化呀?”
“经济系都要学数学吧?你报考之前不是清楚么?”
叶满枝在中学时的数学成绩还可以,所以才敢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报了那么多经济相关专业。
“我知道要学数学,但不知道还有物理和化学呀!”叶满枝叹息道,“你知道我为啥报文科不?就是因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92-100(第9/22页)
我物理成绩不好呀!”
中学物理她都学不明白,大学物理就更够呛了。
吴峥嵘翻了翻她的教材和讲义,哦了一声说:“我物理成绩只得过满分,你上课听不懂的时候就回家来住,总不至于让你的物理成绩不及格。”
叶满枝趴在桌子上扒拉那些教材,嘟哝道:“我宿舍的舍友知道我结婚了,我总往家里跑,人家得怎么想我呀?”
“你就实话实说,你要回家学物理。”吴峥嵘停顿片刻,改口道,“也可以说你要回家教我学外语。”
“这种话谁信呀?”叶满枝瞪他一眼,又凑过去问,“你外语学得怎么样了?这两天有进步没?”
“能听懂一点导师和翻译的谈话,但还不太能用口语交流。”
吴峥嵘穿的是婚礼上那件衬衫,由于剪裁比较合身,每次都能让叶满枝横生出几分色心。
两人说话的工夫,她就将面对面隔着写字台的距离,变成了面对面零距离。
“我检查一下你的俄文学习情况。”叶满枝在他下巴上吧唧了一口。
吴峥嵘笑问:“要在书房检查吗?窗户没关。”
叶满枝下意识眺向窗外,发现梨花和葵花,一个站在狗窝上,一个趴在狗窝里,双双瞪着圆眼睛望着这里。
她将最近的一扇窗户关上,强辩道:“我又没想做什么,就亲亲你嘛,哎,我第一次住宿舍还挺不习惯的,可想你了!”
“想我也没见你回来住。”
“政治辅导员不让我们离校,刚开学这阵子都要住在宿舍里。”叶满枝靠在他怀里,揪着他衬衫上的纽扣说,“我平时不能回家,要是听不懂物理课咋办?”
“那你就去找吴院长,让工学院院长亲自辅导你学物理,即使是块朽木,也能雕出点花来了。”
“我是朽木你也好不到哪去!”叶满枝噘着嘴亲他,“你舌头都会雕花了,还不会说俄文呢!”
这句话不知触及了吴峥嵘的哪个笑点,搂着她笑了好一阵。
*
叶满枝不想承认自己是朽木,所以对短板科目特别重视。
每周的物理课,她都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好在一个礼拜只有一节课,她用一个星期磨一节课的内容,总不至于一点也听不懂。
上了两节课以后,她的精神就渐渐放松下来了。
宿舍是五人间,中间空地上摆着五张写字台,边鹊桥往她的课本上瞄了一眼,问:“又学物理呢?”
“嗯,我高考是文史类的,物理化学基础不牢。”
边鹊桥小声说:“你别看了,我跟你说件事。”
“嗯?”
“陈特冶找了辅导员,建议咱们班里重新选举团委和班委。”
“陈莹同意了?”
“没有,她让咱们班自行安排。”边鹊桥低声说,“陈特冶在男生那边拉票呢,看那意思,他好像想当班长。咱俩都是女同学,不方便组织男生的活动,他觉得应该像其他班级一样,团支书和班长,选择一男一女。”
叶满枝问:“他既然想当班干部,之前报到的时候怎么不早点来?要是早点来报到,兴许老师就让他当班长了。”
现在她把最难最杂的活干完了,那个陈特冶反而想跳出来摘桃子了。
边鹊桥说:“他被市里抽调去小高炉炼钢了,据说还当了一个炉长,咱们报到的时候,他们炼钢正到了关键时刻,离不开人。”
叶满枝哼笑:“炼钢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街道也有小高炉,那高炉旁边虽然需要24小时值守,但都是大家轮班的。他一个办公室副主任,又不是什么重要的技术人员,用不着24小时坚守吧?抽出两个小时来大学报到都没时间么?”
叶满枝无所谓当不当这个班长。
但陈特冶私下的小动作让她心里不痛快。
陈特冶不是普通学生,他是当过区工业局办公室副主任的。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不可能不懂人情世故。
班里一共就三个调干生,他想当班长没问题,但是在她还暂代班长的情况下,最起码应该大大方方地跟她表达一下这方面的意思。
到时候由老师任命也好,同学投票也罢,大家可以公平竞争。
而不是这样私下搞串联,找机会把她轰下台。
叶满枝觉得陈特冶要么就是太自负,要么就是觉得区工业局出来的高人一等,没把她这种小年轻看在眼里。
无论怎么样,都很不尊重她。
所以,当陈特冶亲自找到她,想让她这个代班长组织一次班会的时候,叶满枝婉拒了。
“陈铁同学,大家上课都挺忙的,有些同学还要参加社团活动,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还是不要占用大家的时间吧?”
陈特冶纠正道:“我叫陈特冶。”
“陈铁。”
“……”
陈特冶个子不高,体型偏胖,眉毛上还有个痦子,与边鹊桥同龄,但衣着打扮可比边鹊桥成熟多了。
打眼一瞧就是坐办公室的。
要说他是老师也有人信。
见他因为名字面色纠结,叶满枝在心里哈哈笑得好大声。
“算了,你这普通话说得不行,”陈特冶言归正传道,“我已经跟陈莹老师说过了,男同学那边缺少班干部,很多工作开展不起来。现在的团委和班委是暂代的,应该找时间选出正式的班委成员,除了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等,都要选出来。”
叶满枝想了想,“行啊,要不就明天下午上完物理课,开个班会吧,你帮我向男同学转达一下吧。”
班委里只有她一个人确实不太行,其他成员该选还是要选的。
次日的物理课过后,一班的所有同学都留了下来。
叶满枝走上讲台,介绍了今天开班会的目的。
“咱班的同学应该早就听说了,我和边支书的职务,是当初来学校报到的时候,由辅导员临时安排的。”
“陈老师为什么会选我当咱们一班的班长呢?一是因为我来学校报到的时间比较早,被她直接抓壮丁了。二是因为我是调干生,之前在咱们滨江市下辖的街道办当过副主任。”
“大家都知道,街道工作就是基层工作,每天直接与群众接触,与居民打交道。为同学服务与为居民服务的核心都是为人民服务。在这方面我自诩还是经验丰富的,”叶满枝笑着问,“同学们对我最近的服务工作还满意吧?”
有男生喊:“满意满意,但是下次开会能不能别坐第一排啊?”
“对啊,不想再坐第一排听课了!”
“哈哈,座次自由选择,咱们不强求啊!”叶满枝言归正传道,“有同学反映说,我跟边支书都是女同学,与男同学那边的联络不够紧密,建议咱们选一位男班长。这件事我觉得很有必要,大家提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已经向陈老师建议了,在咱们班增设一个副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