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所说的后半句话被一声巨响掩盖了。
吴玉琢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感叹道:“放鞭炮啦!”
而叶满枝和吴峥嵘几乎同时皱眉,下意识转向声源的方向。
“不太像炮仗的声音。”叶满枝说。
“应该是有什么东西爆炸了。”吴峥嵘语气笃定。
夫妻俩相互望向对方。
看清对面眼中的惶恐,吴峥嵘果断抱起闺女说:“今天玩的差不多了,咱们先回去。”
吴玉琢还没玩够,抱着爸爸的肩膀央求:“再玩一会儿会儿行不?”
“再晚就没有公共汽车了。”吴峥嵘一手牵着媳妇,一手抱着闺女,边走边跟她商量,“咱家还有烟花呢,回家在院子里放烟花。”
有烟花在前方吊着,吴玉琢终于不噘嘴了,老实地被爸爸抱出了公园。
走出公园大门,能很清晰地看到远处冲天的火光。
叶满枝望着远方喃喃:“那边好像是工厂区啊,不会是哪个工厂爆炸了吧?”
“有可能,一会儿找个电话,先报火警吧。”
远方的火光让人心里发毛,来参加游园会的不少市民都提前离场了。
一家三口挤上回家的公共汽车,越靠近火灾现场,路上的交通越拥堵。
因着之前发生过巨响,街上的行人都脚步匆匆地逃离。
当然,也有人逆向而行,冲进发生火灾的工厂。
汽车经过时,叶满枝透过窗玻璃,看清了工厂大门上的名字——滨江市第一食品厂。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滨江第一食品厂是工业厅直属工厂,也是工业厅所有直属企业中,唯一的一家食品厂。
食品工业是轻工业,正是夏竹筠分管的工作。
她心里突突直跳,与吴峥嵘商量过后,就近下了车。
她得给夏竹筠打个电话。
吴峥嵘牵着她的手说:“别慌,这个时间不好找电话,这里距离老宅不远,咱们先去老宅打电话。”
一家三口赶去吴家老宅,给夏竹筠打过电话,汇报了这边的火势以后,夫妻俩将孩子托付给吴爷爷吴奶奶,然后又套上军大衣,跑回了火灾现场。
在领导抵达之前,叶满枝必须弄清楚食品厂这场大火的起火点。
两人进入食品厂的大门,拉住一个刚跑出来的老工人打听里面的情况。
那人脸上都是黑灰,呸呸了两口才说:“是罐头车间起火了,具体咋回事我也不清楚,反正火势挺大的,好几个车间都烧起来了。”
“车间里有人进行生产吗?”叶满枝连忙问。
“没有,今天正月十五,晚上没倒班,除了留下值班的工人,全厂工人都放假了。”
叶满枝稍稍放了心,至少不会有太多的人员伤亡。
“厂里应该有值班领导吧?今天是哪个厂长值班?”吴峥嵘问。
“好像是陈副厂长吧?”老工人摇头,“忘了是谁值班,反正刚才没在现场看到厂长,这帮当厂长的,没一个好……”
老工人像是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站在厂门口破口大骂,然后不顾其他人的目光,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吓死老子了。”
叶满枝:“……”
火警的救援车马上就能到,发现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正不停召集现场工人,跑进火场救火,叶满枝出面将人拦了下来。
“车间里随时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现在让大家进去救火太危险了!”
“不救咋办?那里面是刚上马的生产线,那是国家财产,哪能眼睁睁看着机器被烧没了?”
叶满枝强硬道:“人命关天,万一发生二次爆炸,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你能负责么?”
“那国家财产被烧没了,你能负责吗?”
“我不能负责,起火跟我没关系,轮不到我负责,但是让这么多人往火海里冲,真出了人命,就是你的责任!”
双方在这边吵架时,吴峥嵘不知从哪个干部手里夺过一个大喇叭。
“所有人听我口令,向后撤退五十米!再说一遍,所有人严禁靠近起火厂房,后撤五十米。火警消防车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保卫科的同志维持现场秩序,还有余力的职工先去工厂门口疏散群众,保证消防车能及时实施救援。”
他脱下了军大衣,肩章上的星星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
普通老百姓对军人都有莫名的信任,见到突然冒出来一个军官,要求大家撤退,不少人便不再盲从领导指示,真的后撤了几十米。
吴峥嵘将铁皮大喇叭给了叶满枝,低声说:“爆炸发生半个多钟头了,现场不见任何一个厂长出现,估计今天没人值班,回家过节去了。”
叶满枝点点头,举着喇叭疏散人群。
之前那个小干部还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40-150(第6/28页)
跟叶满枝争辩,觉得应该组织人手进去救火。
叶满枝说:“救火得有水源吧?你先带人去找水源吧。”
她这话音刚落,不远处的厂房里又传出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设备发生了二次爆炸。
小干部乖觉地闭了嘴,再不敢提让人进去救火的话。
要是真的造成了死伤,他确实负不起责任。
夏竹筠接到秘书的电话以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她住得远,但是几乎是与滨江市的领导、食品厂厂长,以及消防车一起跑进食品厂的。
今天食品厂没有值班厂长,叶满枝作为在场唯一说得上话的小干部,向夏竹筠和各位领导介绍了眼下的情况,并把她和吴峥嵘的处理办法交代了。
“火势很大,我们将实施救援的工人拦下了,”叶满枝说,“一刻钟前,发生了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发生在晚七点半左右,我们赶来现场时是八点五分。在此之后没有工人进入过火场,但更早之前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有工人说今天全厂放假,每个车间只留了几人值班……”
现场来了不少领导,她将情况详细介绍一遍,之后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
罐头车间是单独建设的,四间厂房连在一起,火势并没有蔓延到其他食品车间。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终于控制住了火势。
*
正月十五这天是2月27号,一场大火不但烧光了罐头车间,造成重大国家财产损失,还有2人遇难,7人受伤。
两名遇难人员中,有一人是食品厂的副厂长何大力。
滨江市委和工业厅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专门进行“2.27”火灾事故调查。
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领导,都因为这场大火受到了一定的处分和批评。
经历了一场火灾,让叶满枝心有余悸,彻底清扫了家里的消防隐患。
而工业厅这边,处理过食品厂的问题后,也终于将几个专业公司的人员调整提上日程了。
除了省制糖工业公司、省纺织工业公司、省皮革工业公司,这三大专业公司的经理人选,这次还要研究决定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副厂长人选。
三楼的会议室里,厅领导们正在听人事处长介绍个人履历和相关情况。
罗厅长率先发话说:“滨江第一食品厂的何大力同志牺牲了,另外几个厂长因为这次事故受到了处分,厂里的士气比较低迷。但食品厂的重建工作很重要,生产任务不能耽搁,需要尽快给食品厂补足一位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副厂长,协助厂领导班子开展工作……”
孙处长颔首道:“食品厂党委向厅里推荐了供销科长刘胜同志,刘胜同志是第一食品厂培养起来的干部,有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历任灌装车间工人,供销科业务员,供销科副科长、科长……”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安静听着刘胜的履历和事迹。
孙处长的介绍结束后,有将近半分钟的时间没人发言。
“咳,我说两句,”李副厅长轻咳一声说,“刘胜同志我听说过,在食品厂工作兢兢业业,但我隐约记得前年,还是大前年,他好像闹出过什么事情吧?是不是给咱们厅里的同志行贿过?我没记错吧?”
孙处长说:“前年,省里评选省优产品的时候,他代表食品厂给评委送过礼,后来主动向评审组交代,承认了错误。认错态度还是很好的,据食品厂的几位同志介绍,后来这一年,刘胜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上,都有很明显的进步……”
李副厅长摇头说:“他行贿的事情才过去不到两年,我觉得不宜太快给这位同志加担子,至少要过了两年观察期。第一食品厂刚经历了火灾,说一句百废待兴也不为过,应该任命一位能让大家信服,有能力,有魄力,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前往。我给人事部门推荐一个人吧……”
“化轻工业处综合三科的科长赵桂林同志,非常不错。既是轻工业口出身的,又是大学生,这样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正适合在危急时刻临危受命……”
他巴拉巴拉介绍了赵桂林的情况,其他领导却喝水的喝水,放空的放空,没人接他的话茬。
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长是副处级干部,副厂长是正科级干部。
而赵桂林是化轻工业处,综合三科的科长,已经在正科的位置上好几年了。
同样是正科,从省厅平调到直属企业当副厂长,相当于不升反降。
孙处长整理着手上的资料,心里也在不断权衡着。
赵桂林虽然在上次竞争副处长的时候失利了,但他本身能力不错,没什么大毛病,上次完全是被手下人的举报信扯了后腿。
让他去食品厂当副厂长,真不至于。
不过,食品厂最近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如果领导想安排一个能力强的同志去食品厂搞重建工作,也还算合理。
就是可惜了赵桂林。
孙处长抬头,目光快速扫过对面的李厅和夏厅。
赵桂林是由夏竹筠一手提拔上来的干将。
这次组织部门推荐的名单中有赵桂林,而且暂时推荐到了省皮革工业公司。
他们通常会为每个岗位推荐2-3名候选人。
而省皮革工业公司的另一名候选人,是直属企业处的郭凯。
郭凯是李厅的老部下。
一旦赵桂林被安排去第一食品厂当副厂长,那之后为皮革工业公司选人时,赵桂林就直接出局了。
他又往夏竹筠身上瞟了一眼,赵桂林是她的人,夏厅总要为自己人说说话吧。
夏竹筠放下茶杯,轻描淡写道:“既然李厅推荐了人选,那我也推荐一个吧。”
孙处长心里苦笑,这位不会有样学样,推荐郭凯吧?
夏竹筠只当没看见众人的微妙表情,平静道:“我想推荐办公室的叶满枝同志。”
第143章
夏竹筠推荐的人选,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罗厅长问:“叶满枝同志是你的秘书吧?”
“对,”夏竹筠笑道,“我这次也算是举贤不避亲了。小叶是省大工业经济系的高材生, 毕业分配到咱们工业厅的时候,被我点名要去了化轻工业处, 我对她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李副厅长说:“我记得叶满枝这个女同志还不到三十岁, 之前也没在领导岗位上任职过, 这么快就将其提拔到第一食品厂副厂长的位置上, 是不是太草率了?小叶工作表现是不错,但我不建议揠苗助长。”
孙处长不想掺和两位领导的交锋, 但他作为人事处长, 在有关年轻干部的问题上, 还是要解释一二的。
“咱们厅里有九名青年后备干部, 其中包括咱们都知道的,罗厅的秘书蒋峰同志, 也包括叶满枝同志。叶满枝同志曾是滨江市正阳区委育苗储备的青年女干部, ”
尽管人年轻, 但她与同期分配来的大学生不同, 提拔副科已经好几年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40-150(第7/28页)
夏竹筠接着他的话说:“叶满枝同志曾是正阳区某街道的副主任, 大学期间兼任过省大系办机械厂的副厂长, 基层工作经验是很丰富的。第一食品厂刚经历过一场伤痛, 广大职工和家属的情绪需要安抚, 领导班子里也需要一位能尽快上手参与工作的副厂长。要说专业对口,叶满枝比赵桂林更对口, 她在化轻工业处时,一直是分管食品工业的。”
工业厅里的副科级干部一抓一大把,连正科级的都不在少数。
如果只看职级和任职年限的话, 厅里有很多人都能去食品厂当副厂长。
但是,食品厂的副厂长是实职正科,要参与工厂的经营管理。
厅机关里,除了重工业处和化轻工业处设有科室,有几个科长,其他处室的干部都是非实职正科和副科,很多人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
与其他人相比,叶满枝的年龄是她的短板,可丰富的基层经验却是她的优势。
大家沉默寻思她推荐的人选时,夏竹筠将目光投向孙处长。
“我记得第一食品厂的领导班子里似乎是没有女同志的吧?”
“总工程师是女同志。”孙处长说。
夏竹筠点点头,“也就是说,一正四副,五个厂长里并没有女同志。咱们这个会议室里,只有我一位女同志,这番话由我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女同志在工作中有自身优势,情感细腻,亲和力、共情能力都比较强,某些工作由女同志出面,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食品厂女职工的占比不算少,我觉得厅党委可以考虑给第一食品厂的班子里安排一位女干部。”
很多工厂的领导班子几乎全是男同志,尤其是重工单位,女同志大多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任职。
她春节前去几个基层单位慰问,与厂领导班子合影时,很多时候画面里只有她一个女的。
在个人条件差不多,时机也成熟的时候,她还是希望有更多女同志能走上领导岗位的。
李副厅长放下茶杯,摇头说:“在任用年轻干部这件事上,我觉得还是要谨慎。叶满枝同志是个好苗子,但还欠缺一些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可以在厅机关里再沉淀沉淀,多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加担子。”
夏竹筠不以为然道:“第一食品厂发生火灾那天,叶满枝同志是第一个给我打电话通报情况,也是咱们厅里第一个赶到事发现场的同志。当时第一食品厂的领导都不在现场,叶满枝在处理紧急事件时沉着冷静,及时阻止食品厂职工冲进火场抢险,避免了二次爆炸带来的伤害。她不是食品厂的干部,做出这项决定时,其实承担了巨大风险。”
“这样行事果决,敢于承担责任的干部,别说在青年干部里,就是在老资历的干部中也不常见。要我说,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肯定要有些不同,孙处长刚才就提到了,蒋峰也是后备干部之一。像蒋峰和叶满枝这样敢于承担责任的青年干部,厅里应该考虑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
蒋峰33岁,已经给罗厅当了五年秘书,正科的任职年限也满了三年。
罗厅近两年内未必有机会调动,如果再让蒋峰给他当两年秘书,从蒋峰的个人发展来看,其实有些耽搁了。
蒋峰只比赵桂林晚一年分配来工业厅,这会儿赵桂林正酝酿着升实职副处呢。
而且厅里要根据国家经委的要求,试办托拉斯企业,这个试点非常关键。
为了能及时了解到试点的真实情况,罗厅必然要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去省制糖工业公司守着。
而有谁能比跟了他五年的蒋峰更值得信任呢?
制糖工业公司是正处级单位,蒋峰不能当总经理,但是当个副经理还是有可能的。
孙处长往自己的笔记本上瞄了一眼,心里暗暗佩服夏竹筠会把握时机。
这次人事调整,他与罗厅交流过很多次,尽管罗厅没明说,但他如果不能及时领会贯彻领导意图,这个人事处长的位置是坐不稳的。
他的笔记本上,确实有蒋峰的名字。
要是叶满枝那样拥有基层经验的女同志不能当食品厂的副厂长,那让蒋峰这种只有机关任职经历的领导秘书,去试点托拉斯企业当副经理,也没什么说服力。
等到会议后半程讨论省制糖工业公司的经理、副经理人选时,蒋峰很可能会坐蜡。
他用余光瞟向罗厅的方向,见他慢悠悠地吹着茶叶,一副智珠在握的淡定模样,只能在心里腹诽在座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李厅和夏厅的交锋还没见分晓,这会儿又把厅长扯了进来。
他沉默片刻,主动开口说:“咱们厅里一直提倡让青年走革命的路,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对于咱们育苗的后备干部,确实要尝试多种培养方式……”
*
一场会议进行了一下午,叶满枝在秘书室里整理资料时,完全没料到这次的人事调整会与自己有关。
出缺的那几个位置,她早就清楚,任职要求至少是正科级干部。
她这样的副科级小干部,根本就没机会上桌。
而第一食品厂那样的国营工厂,很多时候是论资排辈,从单位内部就地提拔的。
厂党委给厅里提交人选,厅领导觉得没啥问题,大笔一挥签个字就行了。
这种好事咋能轮到她呢?
所以,当她从夏竹筠那里得知,她很可能会去食品厂当副厂长的时候,她人都傻了。
“怎么是这副表情?”夏竹筠笑道,“去食品厂当副厂长是好事啊,你之前不是说过嘛,想去业务部门锻炼锻炼。”
“那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呀!”
叶满枝确实跟领导提过,想去业务部门锻炼。
她整天陪着夏竹筠东跑西颠,两人私下交谈的机会很多。
春节前有一次,从重机厂慰问回来的路上,夏竹筠曾跟她闲聊过,问她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规划。
叶满枝其实没啥规划,她向来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她能考上大学,进大衙门工作,还给工业厅的副厅长当了秘书,用叶守信的话说,已经是老叶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能发展成啥样,她自己也没数。
不过,她心里一直惦记着黄大仙给她的提醒,所以当夏竹筠问起时,她就趁机说,以后想去基层锻炼锻炼,做点具体事务。
可是,这个“以后”应该是很以后,最起码要像罗厅的秘书蒋峰那样,在夏竹筠身边当三四年的秘书,积攒足够的经验和人脉以后,再被领导放出去。
上次的谈话距今才几个月啊?
夏厅怎么这么快就要让她下基层啦?
夏竹筠推心置腹道:“你有能力,还敢于担事,既然眼下有机会,那就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去基层好好锻炼锻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很可能会像蒋峰那样当五六年的秘书。
给领导当秘书,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大家都知道秘书是领导的心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40-150(第8/28页)
进步的机会也多。
可是,越是这样,越要注意影响,以防落人口实,没有特别合适的机会的话,领导们一般不会主动推荐自己的秘书。
夏竹筠这次之所以会将叶满枝推出去,一则是因为她本身条件足够优秀,除了年龄,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处理2.27大火的紧急情况时,也表现得可圈可点。
这让她推荐自己的秘书的时候,不至于底气不足。
二则是她想搭上提拔蒋峰的顺风车。同样是青年后备干部,有蒋峰在前面顶着,叶满枝的提拔就没那么突兀了。
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叶满枝内心无比激动,有点语无伦次地说:“领导,我还想在您身边多学习几年呢,这,这也太快了……”
“当秘书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在具体的工作中学习,才能更快成长。”夏竹筠感叹道,“能当好秘书的人,未必能当好领导,也未必能做好基层工作。我巴不得你们都能在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呢……”
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了副厅长以后,对这句话更有切身体会。
她现在需要的不是围在自己身边的应声虫,而是真正能干事、能顶事的人。
赵桂林、吕健、叶满枝,都是她亲手提拔上来的干部,而且有一定的年龄差,属于不同梯队,是她有意培养的班底。
叶满枝连声保证道:“领导,要是能去食品厂工作,我一定好好表现,绝对不给您丢脸!”
她身上贴着夏厅秘书的标签,如果在新单位折戟沉沙了,夏竹筠这个推荐人也会被质疑用人眼光,跟着她一起脸上无光。
……
领导们关起门来开会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会议室的大门。
所以,会议结束后,会议结果很快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除了那几个呼声很高的热门人选,罗厅的秘书蒋峰,夏厅的秘书叶满枝,居然也在这次的调整名单中!
这个结果不知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蒋峰从厅长秘书,摇身一变成为国家试点托拉斯企业的副经理,集中统一管理全省的制糖工业。
虽然跨度有点大,但他毕竟给厅长当了五年的秘书,这个结果算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叶满枝才来工业厅工作两年多,她凭啥这么快被提拔,还是去国营工厂当实权副厂长。
对她的任命,不少人都心存疑惑。
与她同年被分配来单位的校友邬杰,更是当着叶满枝的面,半真半假地将疑惑问了出来。
叶满枝早有面对质疑的心理准备,这些质疑,她其实完全不用理会。这是厅党委的决定,你们要是有疑问,就当面去问领导呗。
不过,邬杰问到她先前的时候,她还是心平气和地回答了。
“你知道街道办主任是啥级别不?”
“正科级。”邬杰说。
“对啊,我去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街道副主任了,副科级干部。”叶满枝理所当然道,“我当初是我们区的苗苗班成员,名字被写进了区党委育苗后备干部的名单里。我的副科级任职年限已经有七年了,当初要是不考大学,继续留在街道工作的话,七年的时间,也能当上街道主任了吧?”
邬杰:“……”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内情。
如果叶满枝是区里的后备干部,一直留在本区工作的话,现在确实可能被提拔。
街道主任和食品厂副厂长,职级相同,说不上哪个更好点。
叶满枝解释得理直气壮,不过,她自己心里清楚,这次的升职机会很难得。
最起码,光明公社,也就是曾经的光明街道办那边,公社书记还是张勤简。
只要张勤简不走,她熬多少年都当不上公社书记。
所以她才会说,这次的任职机会很宝贵,夏厅对她有知遇之恩呐!
*
为了不辜负夏厅的信任,在完成组织谈话以后,叶满枝找来不少滨江第一食品厂的资料研读。
等她提前了解了食品厂的相关情况,又与夏厅的新任秘书交接了工作以后,就在孙处长的陪同下,前往滨江市第一食品厂了。
正式上任这天是礼拜一,两人来到食品厂时,厂长牛恩久正带着厂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等在大门口。
见到孙处长,便热情地握手寒暄:“孙处,总算是把您盼来了,为了等厅里给我们输送人才,我老牛的脖子都快抻长了。”
“哈哈哈,厅党委对第一食品厂的发展非常关心,这次选定的副厂长人选,是经过再三斟酌,深思熟虑的。”孙处长与他握过手,回身介绍道,“这是叶满枝同志,大学学历,省大工业经济系科班毕业,曾是省厅业务部门的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也相当丰富,正是能适应食品厂发展需要的人才。”
“好好好,太好了!”牛恩久声如洪钟,高声说了几个“好”,用热情饱满的语气欢迎新同志的加入,“叶满枝同志与我们食品厂也算是老熟人了,以前还对口管理过食品厂,这几年咱们没少打交道。”
叶满枝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列宁装,乌黑的长发整齐地盘在脑后。
闻言,便客气又不失热情地说:“厂长,以后我就是您手下的兵了,还请您多指点多关照!”
“你是夏厅亲自培养的干部,肯定错不了!”
牛恩久只在门口短暂寒暄,便将人请进了会议室。
而队伍里的几位副厂长,相互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也跟了上去。
老何意外牺牲以后,他们都以为工业厅会照顾食品厂干部职工的情绪,从本厂内部提拔一位副厂长。
没想到等来等去,等到了叶满枝。
这位不仅是女同志,还是年轻漂亮的女同志。
混在一众中年男领导中间,显得相当不协调,他们厂里最年轻的陈副厂长都37岁了。
不过,不论她是否年轻,是否是女同志,是否有能力和真才实学,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比较敏感——省厅副厅长的前任秘书。
这个任命,很像是厅领导不满第一食品厂的现状,特意往食品厂安插了一个眼线。
难怪老牛一大清早就组织人手在工厂门口迎接,把欢迎仪式搞得那么隆重!
说到底,还是对这个叶满枝不太放心啊。
……
一行人来到会议室,孙处长正式宣读了厅党委的任命文件,详细介绍了叶满枝的个人履历。
因着上午还有生产任务,所以,全体职工大会被安排在午休之后,到时候叶满枝要在全厂职工面前亮相发言。
厂领导班子的见面会结束后,牛恩久将孙处长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想跟他打听一下厅领导对前阵子那个事故的看法。
而叶满枝则被厂办的丁主任带去了她的新办公室。
丁主任走上二楼,介绍道:“这间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40-150(第9/28页)
公室有些年头了,本来想将墙面重新翻新一下再给您用,但您到任时间比较快,我怕刷了房以后有味道,便暂时耽搁了下来。不过,桌椅和柜子都是新换的。”
叶满枝笑道:“挺好的,辛苦丁主任了。”
她听出来了,对方这是在变相跟她透露,这间办公室是刚收拾出来的,不是何大力用过的那间办公室。
何大力在救火时牺牲,认真说起来算是横祸。
有些人还是比较忌讳这个的。
叶满枝胆子不大,晚上去公共厕所都要吴峥嵘陪着。
厂办能给她换一间新办公室,那是再好不过了。
见她露出满意神色,丁主任在心里暗暗舒了口气。
他这一步走得没错,幸好没听其他人撺掇。
甭管其他领导对这位省厅空降的女厂长有什么看法,作为厂办主任,他不能在这种小事上出错,给人留下话柄。
叶满枝在自己的新办公室里快速打量一遍。
格局与夏厅的办公室差不多,厂长办公室外面套着一间秘书室。
但面积小了一半。
除了办公桌椅、文件柜,还有一套茶几和布艺沙发,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丁主任跟在身后问:“叶厂长,您刚来上任,可能需要个秘书帮您熟悉工作环境,对秘书人选有什么要求吗?”
叶满枝昨天还在给人当秘书,今天就要给自己挑选秘书了。
一个得力的秘书,能让领导省心不少。
所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秘书,她还是想好好斟酌一下的。
“丁主任对厂里的情况比我清楚,你帮我推荐几个人选吧。我对秘书没什么要求,最好是女同志,高中以上学历,熟悉厂里的情况。”
丁主任用钢笔快速记录着,边写边等着她的下文,结果等了好几秒,却迟迟不见她再提其他要求。
这就完了?
对方让他推荐几个人选,而不是推荐一个人选,说明叶厂长还是想挑一挑秘书的。
可是,有高中学历的女同志,这可选择的范围就大了。
越是这样没什么要求的,反而越难办。
他点点头,表示会尽快帮她安排秘书,而后又看了眼手表说:“叶厂长,厂里安排了一个小型的欢迎宴,就在咱们职工食堂。欢迎宴结束后,是下午的全体职工大会。时间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去食堂跟牛厂长他们汇合吧?”
叶满枝对欢迎宴什么的,没啥期待,她现在只想开完职工大会,尽快熟悉厂里的情况。
刚才在厂门口那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她心里直犯嘀咕。
总觉得厂领导班子的氛围有点奇怪。
但今天孙处长也在,那所谓的欢迎宴,八成是打着她的幌子,实则宴请孙处长。
叶满枝不是啥也不懂的小年轻,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扫兴。
她没怎么耽搁,就跟丁主任一起出门,与其他几位厂长汇合了。
牛恩久一边走,一边跟孙处长和叶满枝介绍,最近厂里的一系列大动作。
“俗话说,机器是工人阶级的田地,必须好好保护。2.27的那场大火,让厂里损失惨重,烧毁了好几套成套机器。厂领导班子痛定思痛,在原有的‘防特、防盗、防火’工作治保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民兵连,负责全厂的安全保卫工作,晚上也有领导班子轮流值班。”
叶满枝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神色严肃地颔首。
火灾刚发生不久,厂里在安全保卫方面下功夫,是正常操作。
叶满枝听着他的介绍,没多久就走到了职工食堂。
有个办公室小干事先一步拉开了食堂的木门。
然而,一行人尚未进入,食堂里却忽地冲出两个人来。
打头一人四十多岁,目光在几个领导身上扫过一圈后,很快就锁定了面生的孙处长。
“您是省里的领导吧?”
孙处长心里咯噔了一下,直觉自己被搅进了食品厂的家务事。
但他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只能小幅度点了头。
“领导!”男人不顾小干事的拉扯,大声道,“我要向省领导告状!食品厂领导不看事实,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强行开除了。我要反映厂领导的问题!”
牛恩久被这突然冒出的男人气得脸色铁青,呵斥道:“刘汉民,你有完没完?你是罐头一车间的安全员吧?2.27大火那天,你本应该在车间里值夜班,却无故旷工离岗,厂里发生了那么大的火灾,你还在家里醉生梦死呢!何大力同志还因此牺牲了,把你开除都是轻的,你哪来的脸跑出来告状!”
刘汉民高声道:“那天是我的班没错,但那是何大力何副厂长让我先下班回家的,副厂长发话让我离开车间,算什么无故离岗!”
第144章
刘汉民的突然出现, 让厂长牛恩久相当恼火。
前阵子的火灾是敏感话题,他巴不得把这件事赶紧掩饰过去,而刘汉民这王八犊子竟然闹到省厅领导跟前来了!
他索性当着众人的面说:“对于刘汉民反应的情况, 厂领导班子相当重视。可他空口白牙说是何副厂长让他提前离岗的,而当天的值班表上, 没有他的任何出勤记录。何大力同志已经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了, 这让我们找谁求证去?”
副厂长蒋文明跟着附和:“要是放任他打着老何的幌子, 为自己开脱, 那事故的其他责任人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制,将责任推到已经不能开口的老何身上?”
刘汉民拽过躲在他身后的男人, 辩解道:“当天离岗的不只我一个人, 我和老郭都是听了何副厂长的话才离开的, 而且我俩都被厂里开除了!”
在场众人都没言语。
还是那句话, 死无对证。
谁能保证不是这两人沆瀣一气,将责任推到何厂长身上的?
刘汉民看向不为所动的孙处长, 焦急道:“领导, 你可以去查查以前的出勤表, 我刘汉民自打当了这个安全员, 向来坚守岗位, 从没有一天离岗过!2.27那天听了何副厂长的话回家过节, 怎么就正好发生火灾了?”
“你当安全员也才半年吧?”牛恩久轻哼一声, 对孙处长和叶满枝说, “刘汉民一直将矛头指向何大力同志,但是上级对老何的事情已经盖棺定论了, 他就是为了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刘汉民总往老何身上泼脏水,让人家的家属情何以堪?老何家属已经来厂里抗议过好几次了。”
厂里刚给何大力开过追悼会,还号召全厂职工学习何副厂长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的精神。
想说何大力有问题, 那得有确凿证据。
刘汉民拿不出任何有力证据,只管空口白牙说是老何让他回家的,这让厂领导怎么处理?
牛恩久看了眼手表说:“时间不等人,一会儿还有全厂职工大会。刘汉民,你不是想告厂领导的状吗,我绝不拦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